額葉前部腦白質切斷術

前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是一種神經外科手術,包括切除腦前額葉外皮的連線組織,有時會被簡稱為腦白質切除術、腦葉切斷術等。腦白質切除術主要於1930年代到1950年代用來醫治一些精神病,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精神外科手術。包括精神分裂症、臨床憂鬱症,含有其他一些憂慮紊亂症。還包括一些被人們認為有神經病的人,比如說:喜怒無常,年少輕狂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額葉前部腦白質切斷術
  • 外文名:lobotomy
  • 類別:神經外科手術
  • 別稱:腦白質切除術、腦葉切斷術等
概述,歷史,年表,標準手術,改進手術,評價,

概述

前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是一種神經外科手術,包括切除腦前額葉外皮的連線組織,有時會被簡稱為腦白質切除術、腦葉切斷術等。腦白質切除術主
額葉前部腦白質切斷術
要於1930年代到1950年代用來醫治一些精神病,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精神外科手術。包括精神分裂症、臨床憂鬱症,含有其他一些憂慮紊亂症。還包括一些被人們認為有神經病的人,比如說:喜怒無常,年少輕狂等。

歷史

在19世紀末期,人們就開始嘗試對大腦實施手術以解決精神疾病,手術對象除了人之外,還包括狗、靈長類動物等。但是這一時期的手術沒有引起多少重

額葉前部腦白質切斷術
視。1935年,約翰·富爾頓和卡羅爾·雅克布森在倫敦舉行的第二屆神經精神學會上發表報告,提到他們對黑猩猩實行兩側前連合切斷術後,黑猩猩的攻擊性行為減少。這一報告引起了葡萄牙醫生安東尼奧·莫尼斯的興趣,他開始嘗試用類似的方法治療人類的某些重大精神疾病。最初,他嘗試通過向額葉注射酒精的方式摧毀神經纖維,但是不久就發現這種做法也會損害到大腦的其他地方。是他便開發出了被稱為腦白質切斷器的手術儀器來完成額葉的切除工作。 儘管1949年莫尼斯因為這項先鋒性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但他一直強調,腦白質切斷術只能在其他治療方法都不奏效的情況下,作為“最後解決手段”使用。
畢業於耶魯大學的沃爾特・弗里曼博士於1936年把這項手術引入美國。弗里曼從學校出來後,到華盛頓大區的聖伊莉莎白醫院一個實驗室工作。該醫院主要治療精神疾病,占地遼闊,規模龐大,有5000多名病人。但醫院條件惡劣,近似於維多利亞時代。當時聯邦議會每天只撥給每位病人可憐的2美元,用於支付其一伙食、住宿、治療和看護人員的工資。
弗里曼看到這種可怕情形,震驚不已,同時他又希望在醫學界揚名立萬,於是他對莫尼茲的腦白質切斷術進行了發展,並給了它一個新的名字:前腦葉白質切斷術(lobotomy)。他與外科醫生詹姆斯・華茲合作,於1946年1月17日進行了美國第一例手術,從此出了名,但很快對複雜的手術過程感到厭煩,於是創造出一種不需要在頭上鑽洞、通過淚腺抵達前額葉神經組織的方法,稱之為“經眼框額葉切除術”。他最初使用的切斷工具是廚房用的碎冰錐,後來經過修正,又改造為一種更加精緻的專用手術工具―――“腦白質切斷器”。目擊者說,病人接受電擊後陷入無意識狀態,然後弗里曼拿著尖利的“切斷器”,從病人眼窩附近把它由頭部骨縫敲入腦部,然後前後移動,以達到損傷前額葉的目的。整個手術過程只需10分鐘,在任何地方都可進行,而且不需要外科醫生的協助。
弗里曼自認為這是一場醫學史上的革命,開創了美國精神疾病治療新紀元,多年中他一直熱情萬丈地推廣這種手術,經常驅車幾千英里,去美國各地的醫院和精神病人收容所去做示範。
《偉大與絕望的治療》一書的作者艾略特・瓦倫斯丁說,這種手術如野火燎原一樣蔓延開來,是因為替代療法太少。“沒有別的辦法治療這些嚴重精神病人,”他說:“藥物直到1950年代中期才引入美國,心理諮詢機構人滿為患。患者和他們的家屬飢不擇食,什麼辦法都想試一試。”
到1950年代,弗里曼的事業達到巔峰,忙得不可開交。1952年,他在西維吉尼亞逗留了兩周,做了228例手術,其中一天就為25名婦女做了手術。當地媒體報導說,這個手術看上去似乎比治牙痛還容易。
由於弗里曼聲名日盛,每次做手術時,都有媒體、同行和好奇心旺盛的人前來參觀,場面十分熱鬧。而弗里曼又有雜技團老闆的天性,喜歡讓觀眾吃驚。他有時會一手拿一個冰錐,將它們同時插入病人兩個眼窩後面,連護士都被嚇得臉色發白。弗里曼一生中共做了3439例前腦葉白質切除術,但死亡率高達14%.
而對於倖存下來的人來說,這一手術的後果多種多樣:一些人終身殘廢,一些人則一直生活在植物人狀態中。美國前任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姐姐羅斯瑪麗生來患有認知障礙症,1941年,在老甘迺迪的堅持下,弗里曼為她做了腦白質切斷術。術後羅斯瑪麗喪失了語言和行動能力,生活無法自理,餘生在不同的看護機構中度過,直到2005年86歲時去世。一名家庭主婦安娜・路斯患有嚴重的頭痛病,1950年去找弗里曼求診,他建議她做腦白質切除術(他認為這種手術除了治療精神病人,還可以推廣開來對付別的疾病)。結果,安娜的頭痛病是治好了,但她的智力從此下降到與一個孩子相當的水平。“就像弗里曼所承諾的那樣,她再也不會憂愁了,”她的女兒卡羅爾・諾埃爾說:“她完全不知道正常的社交禮儀。如果有人正在家裡舉行聚會,她就會徑直走過去,自已坐下。”呂蓓卡・韋爾奇的母親安妮塔1953年因為產後抑鬱症接受了弗里曼的手術。此後她一生大部分時間在精神病院度過,現在住在英國一個療養院裡。呂蓓卡每周都去看望她。她認為弗里曼毀了媽媽的一生。
不過,這種手術偶然也會在一些精神病人身上產生效果,讓他們比以前安靜和規矩。他的第一個手術病人是艾倫・伊納斯科,一名家庭主婦。“那時她有嚴重的自毀傾向,”艾倫的女兒安吉萊娜・福萊斯特這樣描述她的母親:“手術之後,這些症狀都消失了。立即停止了,一切歸於平靜。我不知該如何解釋,總之就好像把硬幣翻了過來,看見了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很快,很奏效。”兩年前記者採訪了88歲的艾倫,她住在維吉尼亞一個療養院。“他是一個偉大的人,我只能這樣說。”她說,但她早已不記得弗里曼長什麼模樣了。
事實上,成敗相雜正是這種手術不夠成熟和精密的表現:這是一種在人們對大腦的特殊機制尚無深入認識的情況下發展出來的賭博式遊戲,偶爾會成功,但多數時候滿盤皆輸。

年表

1890年:德國科學家FriederichGolz在實驗中發現,切除狗的顳額葉後會產生鎮靜效果。
1892年:瑞士醫生GottliebBurkhardt在六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身上進行了類似手術,四人出現行為改變,兩人死亡。
1936年:葡萄牙醫生安東尼奧・伊加斯・莫尼茲發明了腦白質切斷術,但建議只在其他方法都不奏效的情況下使用。
1945年:美國醫生沃爾特・弗里曼發明了“冰錐切斷術”。採用局部麻醉,只需幾分鐘,把冰錐插入眼窩後方的骨縫裡,然後經過操作,損害前額葉。
1946年:第一例腦白質切斷手術在敦提的瑪麗菲爾德醫院進行。這一方法從此沿用了30年。
1954年:安定藥物氯丙嗪獲得批准,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使得腦白質切斷術逐漸失寵。
1960-1970年:社會學家對腦白質切斷術進行了詳細研究,認為它是一個“心理化社會”的工具,德國、日本、蘇聯相繼禁止這種手術。英國、芬蘭、印度、瑞典、比利時、西班牙在極端情況下仍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少量使用。

標準手術

當實行這一手術時,醫生需要在病人的顱骨兩側各鑽一個小孔,然後將腦白質切斷器從洞中伸入病患腦部,在每側選擇三個位置實施手術。這個儀器的外形就像是一把修長而精緻的螺絲刀,不過它的頭部側面開了口而且沒有尖端。然後醫生需要拉動手柄,開口處的鋼絲在拉動作用下便會凸起,切斷神經纖維。1935年,阿爾梅達·利馬在莫尼斯的指導下完成了第一例這種手術,第二年他們將結果共之於眾。他們所治療的第一批20名病人全部存活了下來,這一手術很快在其他國家也流行起來。1949年,莫尼斯因此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獎。

改進手術

同莫尼斯一樣,美國醫生沃爾特·弗里曼也參加了1935年的倫敦會議。第二年在看到莫尼斯的報告之後,他開始嘗試實施自己的前腦葉切除手術。起初,他使用的是同莫尼斯一樣的手術方式,很快他就發展出自己的一種更加迅速便利的手術方式。在他的手術中,需要的工具是一個類似於冰錐的錐子和一個榔頭,病人被施以電擊以代替藥物麻醉。手術時將錐子經由眼球上部從眼眶中鑿入腦內,破壞掉相應的神經。這一過程十分迅速,而且某些情況甚至不需要手術室就可以施行。1936年到20世紀五十年代之間,美國大約實施了4萬到5萬例這樣的手術,弗里曼本人就做了3500例。

評價

現在對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所做出的評價一般都是負面的,這主要是因為在當時的簡陋條件下,對大腦所實施的手術精度很低,對術後效果的評價也沒有客觀、可信的標準。而且手術對象在經過手術後往往喪失精神衝動,表現出類似痴呆、弱智的跡象。一些文學和影視作品,如 、《1984》將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描述成使人喪失反抗意識的手術。1950年左右所做出的調查表明,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在手術後沒有多少變化,另外三分之一比術前還有所惡化。隨著後來藥物治療的發展和其他更精確腦外科手術的發展,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逐漸被拋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