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後靜脈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額後靜脈
- 外文名:posterior frontal vein
- 所屬學科:人體解剖學
- 公布年度: 2014年
額後靜脈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額後靜脈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定義向後走行,以直角注入上矢狀竇的大腦內靜脈。 出處《人體解剖學名詞》。...
額後內側靜脈(posteromedial frontal vein)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收集胼胝體上方的部分額內側回和扣帶回血液的靜脈。稍向前方行,注入上矢狀竇。注入前常與中央前靜脈匯合。出處 《人體解剖學...
大腦中靜脈淺支的血液進入海綿竇,而深靜脈匯入Rosenthal基底靜脈並最終匯入直竇。(3)Rostnthal基底靜脈:該靜脈是大腦大靜脈形成前的最大腦外靜脈,由大腦前靜脈、大腦中深靜脈、紋狀體靜脈匯集形成,在橫池處與大腦內靜脈以及按枕-額...
一部分患者出現神經系統局灶體徵,大靜脈受累出現皮層及皮層下白質出血,導致相應的神經功能缺失。嬰兒可表現為噴射性嘔吐,前後囟靜脈怒張、顱縫分離,囟門周圍及額、面、頸枕等處的靜脈怒張和迂曲。老年患者一般僅有輕微頭暈、眼花、頭痛、...
頭皮靜脈分布於顱外軟組織內,數目多;在額部及頹區相互交通呈網狀分布,表淺易見。靜脈管壁被頭皮內纖維隔固定,故示易滑動,而且頭皮靜脈沒有瓣膜,正逆方向都能穿刺,只要操作方便即可,故特別適用於小兒靜脈穿殉;也可用於成人。頭皮...
除此之外,大腦中深靜脈,額葉淺靜脈、大腦前靜脈和枕內靜脈也參與收集腦部靜脈血。主要涉及側裂底部、島葉、島蓋深部、額葉眶部、大腦半球內側面額上回及扣帶回前部等區域。簡述 大腦下靜脈是大腦淺靜脈中較小的一組,以2-3支為...
鼻額靜脈 鼻額靜脈(nasofrontal vein)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起於眶上靜脈的小靜脈。進入眶,連線眼上靜脈。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額板障靜脈 額板障靜脈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定義 位於額骨前部的板障靜脈。自眶上孔穿出,與眶上靜脈相連,經眶上靜脈與上矢狀竇相通連。 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
額前內側靜脈 額前內側靜脈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定義 扣帶回和額上回額極後方的靜脈。向前並稍向上行,在額極後方注入上矢狀竇。 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
額中央內側靜脈 額中央內側靜脈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定義 收集胼胝體膝前上方的扣帶回及額內側回血液的靜脈。向前上方行,以直角注入上矢狀竇。 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
顱內靜脈血栓形成是腦血管病中的一種特殊臨床類型,按病因可分為特發性和繼發性兩類。繼發性常並發於感染、圍生期、口服避孕藥、脫水、血液病和腫瘤壓迫等情況。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稱為化膿性血栓形成,以及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病因 ...
額中靜脈 額中靜脈(middle frontal vein)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行向前上方,以直角注入上矢狀竇的大腦內靜脈。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額前靜脈 額前靜脈(anterior frontal vein)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大腦靜脈中向前上達額極後方,向上注入上矢狀竇的靜脈。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是位於顱頂骨松質中的扇平靜脈,壁薄,無瓣膜。借貫穿顱骨的孔、管的導血管向外與頭皮的靜脈交通,向內與硬腦膜靜脈竇相連。它可分為額板障靜脈、顳前板障靜脈、顳後板障靜脈和枕板障靜脈四組。1、板障靜脈瘤的概述 板障靜脈腦膜瘤...
(2)耳後組:有耳後動、靜脈和枕小神經,分布於顳區後部。耳後動脈起自頸外動脈;耳後靜脈匯入頸外靜脈;枕小神經來自第2、3頸神經,屬頸從的分支。3.顳筋膜:上方附著於上顳線,向下分為深、淺兩層,淺層附著於顴弓的外面...
頭顱MRI提示兩側額、顳葉梗死伴出血。究其原因,直竇血栓形成,血液回流障礙,靜脈血淤積,相關靜脈血收集部位腦組織出現水腫、代謝障礙,最終出現細胞壞死,導致靜脈性梗死。出血則可能是梗死部位血管壁受損,血管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滲漏所致...
腦動脈有成對的頸內動脈 和椎動脈 互相銜接成動脈循環;靜脈系多不與同名動脈拌行,所收集的靜脈血先進入靜脈竇再匯入頸內靜脈;各級靜脈都沒有瓣膜。它包括腦的動脈系統和腦的靜脈系統。系統來源 腦血流供應來自二個動脈系統:頸內...
脈絡叢在透明隔下方長度為20~30mm,在體部(穹隆和丘腦枕之間)11~15mm,在側腦室的體部可見一些重要的血管,有隔後靜脈、尾狀核後靜脈、丘腦紋狀體靜脈、脈絡膜中、後動脈分支。隔後靜脈由胼胝體體部的透明隔靜脈(常為2~4條)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