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魚鳥

《題魚鳥》是清代詩人八大山人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題魚鳥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朱耷文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八大山人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題魚鳥(又名《鳥魚怪石圖軸》)(1)
到此偏憐憔悴人(2),緣何花下兩三旬(3)。
定昆明在魚兒放(4),木勺藥開金馬春(5)。

作品注釋

(1)該詩所見多處有題。一,為《鳥魚怪石》立軸,即上所承。二,為《安晚書畫冊頁》之二。即甲戌夏給退翁所繪,款識:八大山人畫並題。印章:齒形印。三、為甲戌八月廿二十六日所繪,款識:甲戌之八月廿十六日畫並題八大山人。印章:忝區茲、齒形印、可得神仙、+艾。四、為韋華先生所作《雜畫冊之3頁上。款識:八大山人。印章:齒形印。五、王方宇先生所藏扇面,款識:甲戌題畫明年冬日承過峰和上枉顧為八大山人。印章:齒性印。該詩在1694年(甲戌)至1696年(乙亥)的兩年中,詩人多次題畫,詞字句均無異動,可見此詩的寓意無二說可解。所題均為一條魚或數條魚,僅《鳥魚怪石》所畫岩石棲有三鳥。
(2)憔悴人:指該詩後面所要吟詠的對象。此句用擬人的方式,以魚的口吻說:“來到這裡我便可憐你們這些形如枯槁的憔悴之人。”
(3)緣何:為什麼。花下:消耗掉,花去。兩三旬:指花去的時間,一旬為十日。兩三旬為二十天或一個月。“緣何花下兩三旬”句,似有自憫遭遇意。
(4)定:副詞。指必然是,的確是。如《吳志·華核傳》:“定聞陸抗表至,成都不守。”昆明:指昆明池,有三指。一、在陝西長安縣西南。今涸。《漢書·武帝紀》:“元狩三年。發謫吏穿昆明池。”巨瓚曰:西南夷傳有越嶲、昆明國,有滇池,方三百里。漢使求身毒國(印度)而為昆明所閉。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習水戰。周圍四十里。”《三秦記》:“昆明池中有靈沼。名神池雲。堯時治水,常停船於此,蓋堯時已有池。武帝因而廣之也。”二、指雲南滇池。《元史·地理志》:“昆明池,夏潦必冒城郭,張立道為大理等處勸農使。求泉源所自出。混其水,得田萬餘頃。”三、指雲南洱海。魚兒放:典出《三秦記》:“昆明池入釣魚,綸絕而去。夢於漢武帝,求去其鉤。明日帝游於池,見大魚銜索,帝曰昨所夢也。取而去之。帝後得明珠。”詩人此指漢武帝除鉤放魚事。昆明當指昆明池。魚兒放:謂漢武帝除去魚的鉤索。
(5)木芍藥:牡丹花異名。《事物異名錄》卷三十一載牡丹異名:“木芍藥”並指明為唐時的稱呼。牡丹常被稱為“國色天香”是中國原產的一種富貴名花。以河南洛陽牡丹為最著名,世傳有武后夜開牡丹佳話。金馬:一指金馬山。在雲南昆明縣東二十里。西對碧雞山。相距五十餘里。其中即有滇池。《漢書郊祀志》:“宣帝改元神爵。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於是遣諫大夫王褒使節而求之。註:如淳曰,金形似馬,碧形似雞。”《後漢書·郡國志》:“越+郡青蛉縣。有禺同山。俗謂有金馬碧雞。二、指金馬門,《漢書·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班固《兩都賦序》:“宣武之世”,“內設金馬石渠之署”。又:漢武帝得大宛馬,乃命東門京以銅鑄像,立馬於魯班門外,因稱金馬門,《史記·東方朔傳》:“(朔)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沉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金馬門者,宦者署門也,門旁有金馬,故謂之曰‘金馬門’”。該句為詩人因武帝除鉤放魚的出典所在地昆明池,而聯想到昆明池附近的金馬山,從而又引出“金馬門”的典故。“金馬”一典,另見詩人在題辛夷詩中再用“金馬歸誰家?”

作品簡析

該詩五處,三題為朋友。其一為:“甲戌夏給退翁所繪”。其二為:“為韋華先生所作”。其三為:“甲戌題畫明年冬日承過峰和上枉顧”。可見此詩與朋友有關。故台北《藝壇》曾載李葉霜文,言此詩是專為雲南過峰和尚所作。以為此詩是1694年(甲戌年)秋天八大山人為雲南過峰和尚所寫。“或許是甲戌之秋過峰曾與詩人相晤,或許是過峰未來,只聽說他已離滇出遊,賦此詩以志其懷念之意。好在甲戌之第二年乙亥的冬天,過峰和尚與詩人相見不是虛的。八大山人畫箑相贈,並題以此詩,可謂十分切合。”過峰,明宗室,俗姓朱,其號白丁、行民、民道人等。安徽鳳陽人,國變後為僧,住昆明以西祿勸州的香海庵。善書法、篆刻,寫蘭尤為卓絕。八大山人詩中“昆明”“金馬”兩詞,均與過峰住地雲南有關。
該詩首兩句說有朋友遠道來訪,面對年已七旬垂垂老矣的詩人,表現出了十分憐惜的心情。因為是老朋友,故而與友人相聚暢敘了難得的兩三旬時間,真可謂平生樂事。第三四句是說此冊頁的歸宿。可能正是因為遠道來的朋友,所以詩人畫了畫、寫了詩送這些朋友。因過峰、韋華、退翁各在一方,故此處的“定昆明在魚兒放”和“木勺藥開金馬春”均為泛指,其意在各得其所。
八大山人的題畫詩,常見由“一詩總題”和“一詩多題”的現象,在畫上,他高興時便每頁都給予題句,像這首詩,竟然一贈再贈,將其當作給朋友的贈詩。這就很難說詩里的詞句是針對某某得題詩了,他或許只是詩人的一個願望的表達。這種情況,說明詩人有時亦在冊頁完成後,尚有餘地,這才想到要系以詩文,這樣的題句,隨意性很大,有時就象是一個跋尾,他並不是針對畫上的某一物件或某一事件的說明,而是畫冊以外的某一件事情或聯想到的某一事件。這首詩的一題再題,是八大山人“一詩多題”的典型例證。

作者簡介

八大山人(1626-1705),明末清初人,傑出畫家。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字雪個,又字個山、道朗、個山驢、朗月、刃庵、傳綮、破雲樵者、人屋、驢屋和因是僧號良月,一生所用名號多達五十五個,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號。“八大山人”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嘗持《八大人覺經》,因號八大”;另一說“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為大,而無大於我者也”。 八大山人為清初“四大畫僧(朱耷石濤石溪漸江)”之一,他以大筆水墨寫意畫著稱,尤以花鳥畫見長,以簡略見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