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陶淵明採菊圖》是近現代詩人汪榮寶創作的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題陶淵明採菊圖
- 作者:汪榮寶
- 創作年代:近現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題陶淵明採菊圖》是近現代詩人汪榮寶創作的七言絕句。
《題陶淵明採菊圖》是近現代詩人汪榮寶創作的七言絕句。作品原文義熙甲子隨斜照,江左衣冠付落沙。惟有籬頭數枝菊,秋來常發去年花。作者簡介汪榮寶(1878年-1933年6月),字袞甫,一字太玄,江蘇吳縣人,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
此畫陶淵明持杖行走,一仆手捧瓶菊隨侍。菊為陶淵明隱居生涯中,所鐘愛的花卉。除了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被公認為陶詩的最佳境界外。如“秋菊有佳色。”、“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菊的秀芳,隨著陶淵明清高的人格,成為君子的象徵。因此畫家畫陶淵明像,也常配以菊花,兩相輝映...
自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悲鴻。”鈐“東海王孫”白文長方印。右下角鈐“戊子”白文方印。此圖系依據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文意而創作的人物畫。圖1中身著長袍的陶淵明手持黃菊正回首眺望遠處起伏的南山,幽靜的田園風景映襯出主人公辭官退隱的淡泊心境。作者以飽含水分的墨筆直接渲染畫中的...
《陶淵明愛菊圖》,無雙譜人物故事。陶淵明(376—27)是東晉大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因對士族把持的黑暗政治不滿,辭官歸隱。宅前植五棵柳樹,故又稱“五柳先生”。以愛菊出名,有許多詠菊的詩篇。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支小令在思想內容上有其獨特性。此曲的主要觀點是:人各有命,人各有志,求取功名,在科場爭勝,也是一種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未必就不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寄情于山水詩酒的生涯好。這種立意,在散曲作品中可謂標新立異,因為讚美歸隱是散曲作品最常見的主題之一。作品原文 【正宮】塞鴻秋 題人採菊圖...
元 剔紅東籬採菊圖圓盒,元,尺寸:徑12厘米,高3.9厘米。1952年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墓出土。上海博物館藏。 盒呈圓形,外髹棗紅色漆,盒內及底部髹黑漆。盒面中心雕一老者頭戴風帽,身著袍服,策杖而行;後隨一仆童,雙手捧著一盆盛開的菊花。行雲流水般的曲線做錦地,布滿空間。整個畫面表現的是陶淵明“采...
《又題採菊圖》是趙翼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自從陶潛愛秋菊,此花遂為隱者獨。豈知後世菊事繁,也染胭脂斗芳縟。醉楊妃與粉西施(紅白二菊名,見《匯苑》),全變東籬昔面目。君獨歸田餐落英,得毋猶誤舊虛名。不如還逐春風去,桃李河陽種滿城。作者簡介 趙翼(1729—1814),清江蘇陽湖人,字耘松,...
作者為表明醉翁的身份,依照傳統的表現手法,讓侍者手執一折枝的菊花,以示其為“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點明了此畫的主題。乍看侍童手持黃菊,很不起眼,但實質上則起到了畫龍點睛之作用,可謂妙筆。畫幅右上角自題:“酩然杜興酬佳節,指(只)恐梅花催鬢霜。”此自題不但充實了畫面的內容,而且更深化了圖...
陶淵明採菊硯為長方形,長16厘米,寬10厘米,高2.6厘米。硯石堅韌細潤,色澤青黑,下墨無聲,發墨如油,蓄水不耗。硯蓋上採用淺浮雕技法,巧刻“淵明採菊圖”。在秋高氣爽、黃花遍地的景色中,晉代大詩人陶淵明頭扎髮髻,皓首銀須,身著黑色長袍,雙手扶杖,兩眼微閉,悠閒小憩。身旁一籃菊花,清香遠溢。...
陳模《懷古錄》:陶淵明窮而至於乞食,其視樂天富貴聲色之樂,豈可同年而語?然淵明陶然自得,未嘗數數留意於外物,蓋真實有得於心者,與徒事虛言者不同。文天祥《海上》:王濟非痴叔,陶潛豈醉人。得官須報國,可隱即逃秦。金元 趙秉文《東籬採菊圖》:淵明初亦仕,跡留心已遠。雅志懷林淵,高情邈雲漢。
《籬菊圖》是近代陳師曾創作的紙本設色畫。圖畫簡介 畫幅左側自題:“籬邊黃菊關小事,窗外青山不世情。衡恪。”鈐“師曾”印。圖中畫菊花竹籬。菊花用寫意筆法勾形著色,再以墨葉襯托。從畫法來看,兼具陳淳的俊逸與吳昌碩的渾厚。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與意境引得後世無數文人墨客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