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這首詩與下一首均選自詩人奉皇后旨意而作的耕織圖上的二十四首題畫組詩,此詩描寫二月春耕開始時的勞動生活情景。從詩意看,詩人非常熟悉農事生產情況,寫來歷歷如繪,親切有味。

作品原文(一),作品注釋(一),作品簡析(一),作品原文(二),作品注釋(二),作品簡析(二),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一)

其 一
東風吹原野[1],地凍亦已消[2]。
早覺農事動,荷鋤過相招。
遲遲朝日上,炊煙出林梢。
土膏脈既起[3],良耜利若刀[4]。
高低遍翻墾,宿草不待燒[5]。
幼婦頗能家[6],井臼常自操[7]。
散灰緣舊俗,門徑環周遭[8]。
所冀歲有成[9],殷勤在今朝[10]。

作品注釋(一)

[1]東風:春風。
[2]消:消融。
[3]土膏:肥沃的土地。脈:地脈,指泉水。
[4]良耜:見《詩經·良耜》注。
[5]宿草:隔年的草。不得:不須。
[6]家:動詞,持家。
[7]井臼:均用作動詞,汲水舂米。
[8]緣:依照。門徑:門前小路。周遭:四周。古時農家有在門前路上灑石灰或草木灰以祈求豐收的習俗。
[9]冀:希望。成:收成,豐收。
[10]殷勤:辛勤勞動。

作品簡析(一)

詩首兩句寫春風吹遍大地,積凍消融,既寫景,又點時節。“早覺農事動”至“宿草不待燒”寫春耕情景,作者選取農夫荷鋤相招、翻地整田幾個畫面,將春耕的忙碌景象描繪得極真切生動。“幼婦”兩句寫婦女孩子操持家務,側寫春耕的忙碌。尾四句寫農家灑灰祈求豐收的習俗,及農家“一年之計在於春”的心情。這首詩感情真切,境界超遠,極富詩情畫意,體現出作者奇逸和婉的一貫詩風。

作品原文(二)

其 二
當晝耘水田[1],農夫亦良苦[2]。
赤日背欲裂,白汗灑如雨。
葡匐行水中[3],泥淖及腰膂[4]。
新苗抽利劍[5],割膚何痛楚。
夫耘婦當饁[6],奔走及亭午[7]。
無時暫休息,不得避炎暑。
誰憐萬民食,粒粒非易取。
願陳知稼穡[8],《無逸》傳自古[9]。

作品注釋(二)

[1]耘:除草。
[2]良:很,的確。
[3]匐匍:彎腰。
[4]泥淖(nào):爛泥沼。膂(lǚ):背脊骨。
[5]指水稻長出的苗葉象刀劍一樣割人。
[6]饁(yè):送飯。
[7]亭午:正午。
[8]陳:上言,上書。稼穡:種植穀物,此指耕作艱辛。
[9]《無逸》:《尚書·周書》篇名。為周公戒成王不得耽於享樂之辭。

作品簡析(二)

此詩詩意與中唐李紳《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相同,只是對農夫耕作的艱辛描摩得更加細緻、真切。這幅農夫炎夏正午勞作圖有著強烈的藝術震撼力,炎炎赤日下,農夫匍匐水田中,勤苦勞作的畫面給人無法忘懷的印象。農夫的辛苦、稼穡的艱難等等情愫,通過這一形象的描寫表現得淋漓盡致。詩的最末四句諷諭統治者要知道糧食來之不易,要懂得耕作的艱難,繼承了白居易《新樂府》的創作傳統。作為封建官吏,趙孟頫有著真摯的憫農情懷,提出要特別珍惜農民的勞動,珍惜每一粒糧食,是值得肯定的。藝術上,本詩語言清逸,既清晰地傳達出畫意,又有個人獨特情感的抒發,啟人思索,為題畫詩中的難得佳作。

作者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後,因賜第湖州(今浙江),故為湖州人。入元後,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封魏國公。諡文敏。為著名書畫家,詩文創作亦有成就。有《松雪齋文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