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正名是元明雜劇和南戲的劇情提要。用兩句或四句的韻語概括全劇主要關目,最後一句多是此劇的全名,而此句的末3字或4字多為此劇的簡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題目正名
- 作用:雜劇和南戲的劇情提要
- 年代:元明
- 形式:兩句或四句的韻語
簡介,示例,元雜劇角色,
簡介
戲曲用語。 元明雜劇和南戲的劇情提要。通常在結尾處用一聯或二聯對句,概括全劇主要關目,用末句寫出此劇的全名,而此句的末三字或四字多為此劇的簡稱。如馬致遠 《漢宮秋》,其結尾對句是“沉黑江明妃青冢恨,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又如王子《誤入桃源》其結尾對句是“太白金星降臨凡世, 紫霄玉女夙有塵緣;青衣童子報知仙境, 劉晨阮肇誤入桃源。”,這兩處對句的末句“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劉晨阮肇誤入桃源 ”便是這兩個雜劇各自的全稱。而《漢宮秋》、《誤入桃源》便是其簡稱。又如《單刀會》題目:“孫仲謀獨占江東地,請喬公言定三條計。正名:魯子敬設宴索荊州, 關大王獨赴單刀會。”
《單刀會》就是劇本的名字。
題目正名每句一般在5到8字之間,也有多到11字的。在刊刻劇本時把題目正名或放在劇前,或放在劇後。或稱“題目正名”,或省稱為“題目”或“正名”。有些已佚的劇目,從題目正名尚可推測出劇情概略。
題目正名的作用一般認為與近代戲園門口的廣告相似,用紙或木牌將劇情內容,介紹給民眾,以招徠觀者。
示例
概述
元雜劇在劇本的末尾,用二句或者四句韻,說明劇本的思想內容,作為全劇的收場語,這叫做「題目正名」。 元雜劇在劇本的末尾,用二句或者四句韻,說明劇本的思想內容,作為全劇的收場語,這叫做「題目正名」。 題目正名是在劇終時念出的,念的角色可能是副末。 題目正名是在劇終時念出的,念的角色可能是副末。 元雜劇的劇名,就是從題目正名最後一句中摘取,一是摘取三個字或四個字。 元雜劇的劇名,就是從題目正名最後一句中摘取,一是摘取三個字或四個字。
例子
在<元曲選>中題目正名是這樣寫的;以關漢卿的< 竇娥冤 >為例:
題目秉鑒持衡廉訪法正名感天動地竇娥冤
題目正名應該是合起來一起說的,不是「題目」與「正名」,而是「題目」的「正名」;在「題目」下加一個「正名」兩個字,是對題目的簡稱而言。 題目秉鑒持衡廉訪法正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是戲曲中的人物類型,它是戲曲中不同人物和表演上的不同需要劃分,如生、旦、淨、末、醜等。
元雜劇角色
元雜劇的角色在<元曲選>中把角色概括一下,一致分為末、旦、外、淨、醜、雜這六種類型,其中以正末、正旦為主。
末類:末是劇中男角,有正末、副末…..。 末類:末是劇中男角,有正末、副末…..。
旦類:旦是劇中的女角色,有正旦、副旦…..等。 旦類:旦是劇中的女角色,有正旦、副旦…..等。 各種旦類角色都以簡稱作「旦」正旦是劇中女主角。 各種旦類角色都以簡稱作「旦」正旦是劇中女主角。
外類:元雜劇中的外,可扮男角,也可以扮演女角;可扮演末類角色,可扮演旦類的角色,也可以扮演淨類角色,但是大都是末、旦、淨的次要角色。
雜類:大多是角色不明的角色名稱。 雜類:大多是角色不明的角色名稱。
醜類:元雜劇中好像沒有「醜」這一個角色,大部份都是由淨來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