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楮慧龍章雲篆詩文碑

題楮慧龍章雲篆詩文碑

《題楮慧龍章雲篆詩文碑》為北宋宣和元年(1119)刻石。現存於陝西藥王山南庵碑廊。圓首方座,高124厘米,寬72厘米,厚14厘米。分上下兩欄,上欄刻楮慧的龍章雲篆詩一首,下欄刻宋徽宗趙佶題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題楮慧龍章雲篆詩文碑
  • 規格:高124厘米,寬72厘米,厚14厘米
  • 位置:陝西省耀縣藥王山顯化台
石碑簡介,碑文原文,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石碑簡介

《宋徽宗題楮慧龍章雲篆詩碑》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縣藥王山顯化台,碑分為兩個部分,碑額為龍章雲篆詩,題為“西台長吏臣楮慧書”。“龍章雲篆”是北宋時較為特殊的一種篆體書體,既有篆體鳥獸魚蟲的印痕,也有方士巫術書寫咒符的章法,傳世不多,較為罕見。
碑體正文為宋徽宗親筆題寫的正楷文字,書法為其所擅長的自創“瘦金體”。其後有立石者題字:“宣和元年刻立”。碑記北宋皇帝徽宗趙佶見天神降於坤寧殿,几案上又得龍章雲篆詩,下有西台長吏楮慧書押,並與楮慧問答等情境。

碑文原文

龍章雲篆詩:鸞輿彩仗下層霄,絳闕瑤台一見招。三萬七千當聖運,坤寧忠孝助唐堯。
題楮慧龍章雲篆詩文碑碑文題楮慧龍章雲篆詩文碑碑文
碑文:政和丁酉季冬,既望之夕,天神復降於坤寧殿,比之中春,靈異尤甚。彩光星斗,洞煥楹栱。迅雷掣電,輿夫簪佩,幢戟相屬,而行者不可概舉。復有妙樂,其音冷然。卿雲異香,移時乃散,皆由西北而去。忽於几案間得龍章雲篆詩二十八字。其語悉神仙之妙,甚非世俗可以髣髴者。墨猶未乾,祥而視之,又有西台長吏臣楮慧書押在其後。楮慧即今之羽客林靈素,靈素寔高上神霄玉清王府右極西台長吏,天官仙卿之冠也。是時,邈在通真宮酣寢,中夜而達靈至此。翌日詰其端倪,笑而不答,則知大道示人,甚於影響,固不可以言傳,特在夫意會而已。因鑱諸石以紀其實雲。中澣日宣和殿書。

創作背景

史載,北宋重視道教,自真宗時偽造天書,大力宣傳,道教勢力超過佛教。宋徽宗更加尊崇道教,要群臣推戴他為道君皇帝。他信任道士林靈素,視之如神明,一方面賜林靈素以“通真達靈先生”之號,並留在宮中;另一方面開設了道學這一國立道教學校,開創了道士做官的先例。當上清寶篆宮落成後,宋徽宗立即將道士集中於此,於政和七年(1117)讓林靈素向兩千名道土報告長生大帝君降臨事。當晚有兩仙人降臨該官,於是道錄付希烈等人撰《降臨記》呈送徽宗。
此碑所記,就是這件事情。林靈素即楮慧,龍章雲篆詩乃《降臨記》之翻版,趙佶與林靈素一個以長生大帝君自居,一個被奉為天官仙卿之冠。

藝術鑑賞

題楮慧龍章雲篆詩文碑乃宋徽宗三十五歲時所寫,其字結體瘦長,運筆自如,鐵畫銀鉤,且碑石保存完好,筆畫如新,可謂書法珍品。瘦金體書法之氣韻在此碑中可以見得。
題楮慧龍章雲篆詩文碑局部題楮慧龍章雲篆詩文碑局部
宋徽宗這一時期的書法藝術正在經歷由表及里,由工細嚴整到勁健瀟灑的轉變,該碑也是體現宋徽宗書法藝術轉變期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簡介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之子,宋哲宗時封端王。1100-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貫等人主持國政,窮奢極欲,興建苑囿宮觀,濫增捐稅,以致國政日墮,河北、兩浙等地都爆發了農民起義。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傳位與趙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在位時廣收古物和書畫,擴充翰林圖畫院,並使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對繪畫藝術有很大的推動和倡導作用。吹彈、書畫、聲歌、詞賦無不精擅。書法方面自創“瘦金體”。平生著作極多,都散佚無存。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有詞集《宋徽宗詞》。
宋徽宗像宋徽宗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