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景蘇堂竹》是南宋詩人道璨創作一首詩。這是一首詠物兼懷人的古風詩。這首詩開頭四句一語雙關,竹葉“翻覆”,暗喻北宋年間的世事變遷;書墨“接續”,暗指蘇東坡剛直不阿的品格長留人間。中間四句寫竹枝因見過蘇軾,深受感染,故能一節不曲。今人因竹枝而想蘇軾,也同樣能感受其高風亮節,因而脫俗。最後一句以反問的口l吻嘲諷熙寧、元豐年間黨派鬥爭中的投機者,從反面襯託了蘇東坡正直的秉性,坦蕩的胸懷以及不屈不阿的品格。這首詩借物起興,率直而言,愛憎分明,溢於言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題景蘇堂竹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道璨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題景蘇堂竹1
一葉復一葉,也道幾翻覆。
一點復一點,書墨要接續。
親見長公來2,一節不肯曲。
見竹如見公,北麓能不俗3。
回首熙豐問4,幾人愧此竹?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景蘇堂:在今江西瑞昌。景:景仰。蘇:蘇東坡。
2、長(zhǎng掌)公:指蘇軾,古人稱長兄為長公。棼軾排行老大,故稱蘇長公。
3、北麓(lù):景定年間瑞昌主簿王景琰的號。
4、熙豐:指熙寧、元豐兩個年號。熙寧元年至元豐八年(1068—1085),宋神宗在位,正是變法與反變法激烈鬥爭的時期。
白話譯文
一枝竹葉又一枝竹葉,竹葉確實是有正有反。
一個墨點又一個墨點,墨點卻仍然接續不斷。
這墨竹親眼見過蘇長公的風度人品,因而也同長公一樣剛直不曲。
見到這傲岸的竹子就如同見到蘇長公一樣,王景琰也因此能夠免於淺俗。
回顧熙寧、元豐年闊的黨派鬥爭;有多少人能不愧對這傲岸挺拔的翠竹?
創作背景
蘇軾在神宗元豐七年(1084)四十八歲時,由黃州貶所調離,取道高安,告別其弟子由後,路過瑞昌,在亭子山的崖石上題了字,墨點灑落在竹葉上。據說自此以後,亭子山周圍的竹子,每一片葉上都有墨點。到理宗景定年間(1260—1264),王景琰任瑞昌主簿,將亭子山的部分竹子移栽於廳堂前,堂上掛了一塊“景蘇堂”的匾額,表示仰慕之情。這廳堂是當年蘇軾過夜的地方。一時賦詩的很多,道璨這首《題景蘇堂竹》,便是其中之一。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前四句先寫竹葉。景蘇堂前竹,以葉子最有特色。詩人的眼光自然而然被吸引了過去。“也道幾翻覆”,是以竹葉的翻覆暗寓歷史的變化。從蘇軾崖上題字算起,到道臻寫作此詩時已八十年上下,其間變法與反變法鬥爭,方臘等的起義,宋金之間的戰爭,宋室的南遷……說不盡世事滄桑,故以竹葉“幾翻覆”喻世事之變。“書墨要接續”,是說竹葉上的點點墨痰要代代相傳,永不褪去。這一句與“也道幾翻覆”隔句相應。
五六兩句接寫竹身。當年親眼見到過蘇軾的竹子,同他一樣傲岸,直節不屈。說眼前之竹在八十年前“親見長公來,”按之事實並不確切。但詩人本意只在抒情寫懷,借竹以寓對蘇軾的景仰,事實如何,無關宏旨。
七八句又由蘇軾引出王景琰來。他把竹子移栽到廳堂前,見到竹子就象見到蘇軾一樣,詩人認為,這正是王景琰能夠免於淺俗的原因。這兩句表面上只是在說王景琰,實際上卻是透過一層寫蘇軾之高節。
末兩句是詩人的感慨之辭。“熙豐間”正是變法與反變法激烈鬥爭之時。熙寧二年,王安石開始變法。變法之初,蘇軾正在權開封府推官任上,上了七千餘字的長篇奏疏,激烈反對。哲宗元祜年間(1086—1094)司馬光得勢,要廢棄免役法,恢復差役法。蘇軾、范純仁等只站出來反對。兩派鬥爭時,有不少假公濟私的投機者,但蘇軾直道而行,不依附,不諂諛,不以私害公,其直節如同此竹,同章悖、呂惠卿請人相比,真有天淵之別。“回首熙豐間,幾人愧此竹”,從反面襯託了蘇軾品格之高尚。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借詠物以寄意,表達詩人對蘇軾的崇敬之情。
名家點評
元·吳師道《暫吳禮部詩話》:“語雖直致而意佳。”
作者簡介
道璨(生卒年不詳),號無文,俗姓陶,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寶慶年間(1225—1227)為江西饒州薦福寺僧,有《柳塘外集》。一說號無文印,進士陶躍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