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瘤是指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顱外段和頸外動脈及其分支的動脈瘤,好發於頸動脈分叉處,少數發生在頸內動脈和頸總動脈乾。這類動脈瘤較少見,約占周圍動脈瘤的2%,多為單側病變。常由動脈粥樣硬化、創傷和感染引起,先天性及中層囊性變較少見,極少數為醫源性。其主要症狀是患側頸部可觸及一膨脹性、搏動性腫塊,可有壓迫症狀,如聲音嘶啞、進食嗆咳、呼吸困難等。腫塊處有時可聞及收縮期雜音。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普通外科
- 常見病因:可由動脈硬化、感染、創傷、先天性及中層囊性變性等原因引起。
- 常見症狀:一側頸部出現膨脹性搏動性腫塊,可伴有局部疼痛等。
- 傳染性:無
病因
臨床表現
2.當頸動脈瘤影響顱內供血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腦缺血症狀。
3.頸動脈瘤增大後,可因腫塊壓迫而出現吞咽困難、氣管移位、呼吸困難。壓迫喉返神經時可出現聲音嘶啞,壓迫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霍納綜合徵。
4.當瘤體破裂出血時,可致咽、鼻或耳出血甚至窒息死亡。
檢查
(2)MRA檢查:可顯示結構而不被液體或骨骼所遮蓋,可以發現直徑毫米以上的動脈瘤。
(3)頸動脈造影:腦血管造影是診斷動脈瘤的金標準,不但可以清楚顯示動脈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態,還可準確測量瘤體的寬度,判斷動脈瘤的類型及動脈瘤與載瘤動脈及載瘤動脈重要分支的空間解剖關係,為進一步選擇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診斷
2.頸動脈造影(DSA)是診斷和制定手術方案的金標準,對手術方案的制訂有決定性作用,可判斷瘤體的性質、範圍、流入道和流出道的通暢情況,同時還可以了解顱內動脈和Willis環的情況。
治療
2.較小囊性動脈瘤游離並切除瘤體,縫合切口。
3.夾層動脈瘤切除病變動脈,用人造血管重建血流通道。
4.對高齡、嚴重心血管疾病無法耐受手術者,可採用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