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兒岙村位於臨海市東南75公里的東海上雀兒岙島上,離大陸海岸線最近點約20公里,是海島村。原屬頭門鄉,現屬上盤鎮。北臨三門灣,南與田岙島相鄰,東與漁山列島相對,西與白沙碼頭隔水相望。總面積3.71平方公里,轄跨頭、小岙2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跨頭。村以所在地雀兒岙島而得名。1992年,全村有66戶,242人。有6700畝山林,140畝耕地。有28艘機動船,以漲蝦捕魚為主,兼養殖紫菜等。人均純收入達4041元,居臨海市各村之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頭門島
- 外文名:Toumen Island
- 地理位置:浙江省台州灣外椒江入海口北
- 總面積:5.9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自然資源,旅遊勝地,優美傳說,重要的地位,
歷史沿革
雀兒岙村,周圍海域由雀兒岙、小鵝冠、磨龍坦、仰天飯蒸、水牛頭頸、小鑼一、小鑼二、大鑼一、大鑼二、大鑼三、茄花、前門嶼、沙崗嶼、石坦、外山等大小15個島嶼組成。海域遼闊,漁業資源豐富。但在1954年前,基本上是一片荒島,僅有13戶大陸漁民來島上搭廠開荒種紅薯度日。1957年起,有前所、杜橋、上盤等地漁民和農民陸續來島上定居。隨著居民的增多,土地的開墾,漁業生產逐漸發展。
自然資源
雀兒岙水域資源豐富,約有魚類43種、甲殼類27種、頭足類4種、其它2種。由於該島海域處於沿岸水系和大洋高鹽水系交匯區,故魚類隨著季節變化而品種比例也隨之變化。主要品種有:帶魚、黃魚、龍頭魚、暇虎魚、日本堤魚、黃鯽、銀鯧、中國毛蝦、細螯蝦、鼓蝦、蝦蛄、三疣梭子蟹、烏賊等。漁汛時節,商販雲集,跨頭、小岙的曬場上滿是魚蝦。
雀兒岙漁豐林也茂,1954~1980年,全村6700畝山,90%以上都栽上了適應海島氣候的美國黑松、火炬松、柏木、木楂、苦楝、烏桕、苦竹、剛竹等竹木和白芒、五草芒、野青茅等草叢。村前屋後還栽上了多種果木,有柑桔、梨、桃、枇杷、楊梅、文旦、葡萄等。森林覆蓋率達77.2%。綠化給放牧創造了條件。
旅遊勝地
村區周圍有烏沙頭、石坦島和雞籠山等旅遊勝地。
烏沙頭,位於東磯島南面海灘上,因沙呈黑色,故名。烏沙頭東西兩面瀕海,危岩如石林一樣壁立海邊,構成各種姿態的畫面,有令人看不夠猜不透之感。特別是烏沙在陽光折射下,象金子般閃閃發光,好似金沙金地。同時,受海潮沖洗,各種貝殼十分豐富。這裡貝殼五光十色,拾了又生,生了又拾,象個拾不完的貝殼倉庫。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夏季要是躺在沙灘上納涼,近景能看到一排危岩象屏風一樣挺立,遠景便是浩翰無際的大海,海浪有節拍地起伏,海風習習,傾刻就會使人消除疲勞。
石坦,位於雀兒岙島西南,是頭門至雀兒岙的必經之地。由三個小島組成。其中間小島隨潮水漲落時隱時現。潮水漲時,三島並二島。潮水退時,中間小島將左右兩島連成一片,三島成一島。潮漲時,近看那中間小島被潮水淹沒僅留一塊象口袋一樣巨岩,傳說是一隻炊皮袋。遠看那中間口袋又成一隻香爐。還隨潮候不同而換景,整個島像猜不透的迷宮。
優美傳說
雞籠山位於田岙島。山下有兩個天然浴場,稱粗、細沙頭浴場。山腰有兩塊巨岩,就像兩隻相戀的獅子。更奇妙的是山頭有二塊奇妙的岩石,一塊象雞籠,一塊象只雞,故人們稱之為雞籠山。
說起雞籠山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的故事呢: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山下住著一位勤勞善良的老漢,他很窮,常年以打獵、采野果度日。一日,他陡然發現樹林中有一窩失去“媽媽”的小雞,餓得“嘰嘰”直叫,於是,他就把它們抱回家飼養。豈料,好事成雙,沒過兩日,老漢又在後山的一個小山洞旁發現一頭受傷的野牛犢,他把它拉回家精心治療,餵養。在老漢周密照料下,小動物們都逐漸長大了。老漢放它們歸山,它們誰也捨不得離開這位好心的老漢,都深情地圍著老漢直打轉轉。目睹此情,老漢亦依依不捨,就把它們都留下餵養。小牛漸漸成了大牛,長得很健壯,力氣也很大,它白天幫老漢拉犁開荒;小母雞也長大了,不斷下蛋,給老漢增加收入;可那些長大的公雞卻感到慚愧,因為,它們什麼事也未幫老漢做。又過了些年,老漢常常嘰咕道:“如果有人在天亮時叫我起床就好了。”不料,老漢的話讓在一旁的公雞聽到了。於是,它們每天五更就“咕咕嗡……”地叫起來了。公雞的叫聲,喚醒了老漢,公雞也派上了用場。老漢從那時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裡的牛、雞各盡所能,老漢的日子過得很紅火,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好心的老漢又想:要是四鄉八鄰的莊稼人都能聽到雞叫,按時作息,那該有多好呢!老漢想到做到,他毅然決然地把那些公雞放到山巔上,又不辭勞苦地砌了一個碩大的雞籠。老漢的目的達到了,鄉鄰們也都富起來了,雞籠山也聞名遐邇了
雀兒岙與桃渚的南門坑是一水相接的天然海濱浴場,建有飯店、招待所,還配備了快艇,形成了桃渚--雀兒岙"三日游",堪稱旅遊、療養、度假勝地
重要的地位
海闊水深的台州灣頭門島海域,有著26公里長的海岸線。這片曾經歷了血與火洗禮的海域,一度時期幾乎被人遺忘。 金敏是頭門港區第一任主任,回憶起2008年初第一次來到頭門港區工作時的情景:“白天幾乎看不到人,更不要說晚上了。夜深人靜時,海風呼嘯而來,聽起來像鬼哭狼嚎,讓人膽戰心驚,哪裡有什麼漁舟唱晚的詩情畫意。”
臨海市開始研究港口經濟的時間是2003年。當人們將眼光聚焦到頭門島上,當專家們通過數學、物理模型試驗,對頭門島港址進行了重點研究,結論表明具備良好開發前景,可建萬噸級以上深水碼頭泊位時,這片海水逐漸升溫,這些島嶼漸成熱土。
“台州地闊海溟溟,雲水長和島嶼青。”台州海岸線漫長,島嶼眾多,台州人對大港口求之若渴,期盼已久,一直在尋找一個大港口。
台州撤地設市、異地建市一個根本性的依據就是椒江有個海門港,希望能夠以海門港為依託建立中心城市。台州市第一次黨代會、人代會提出要把台州建設成為科工貿發達的現代化港口城市。2000年台州市第二次黨代會和人代會提出“四大”戰略,即“大工業、大城市、大交通、大港口”,仍然把建設大港口作為台州市建設的一大目標。
但海門港水淺淤積嚴重,與人們想像中的大港口相去甚遠,以至於台州市從1997年開始構築長順壩,希望借潮漲潮落之力疏浚椒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卻在燈火闌珊處。當頭門港的面紗被揭開時,不少人驚呼:“這是台州人民理想中的真正的大港口!”
這樣一個大港口,已不僅僅是臨海的港口,更是台州的港口,甚至是浙江的港口。
市委書記陳鐵雄在今年的黨代會報告中鄭重提出“主攻沿海”,“實施沿海開發戰略,全面邁向濱海時代”,“把港口開發作為沿海產業帶建設的龍頭工程來抓,重點抓好頭門港和大麥嶼港開發”。市長吳蔚榮在今年的人代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以大港口開發為龍頭……加快台州港中心港區(臨海)、大麥嶼港區、疏港公路和多用途碼頭建設”。
“頭門港區是台州沿海產業帶的重中之重、希望所在、關鍵所在,是實現台州從內陸時代向陸海聯動時代戰略性轉變的制高點。”陳鐵雄在台州港頭門港區考察時說,要求把頭門港區定位為台州港的中心港區,進一步加快開發建設,早日投入使用,帶動整個台州港的發展,帶動台州沿海產業帶發展,帶動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