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道川

頭道川,為邊山區與二道川、三道川、四道川平行的西東向大川,唯頭道川在邊山出流。頭道川有兩源,在汾陽市交口鄉,源於石樺崖南麓,東經任家嶂、蔚家溝、高家莊、馬家莊、任家莊轉東南至交口;南川源於黃蘆嶺北麓董家梁,東南行到拐嶺底折向東行,經唐垣上、南盤上、上古池、下古池、南坡上等村,折向東偏北,經殺樹灣至交口。北南兩川各長13公里和14.5公里,在交口村匯合向東行,經閻家莊、王莊、王虎莊,至汾陽、文水界峽谷折向東南行,經文水縣馬西鄉康家堡、曲折東行至神堂村北出谷。在谷口建小水庫一座。河道全長38.2公里,流域面積181.6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05。0.1立方米/秒,年徑流675萬立方米。建庫後,引庫水灌溉邊山農田。洪水經水庫緩洪,沿灌溉渠下泄,經文水縣馬西、上賢,滯於南武度村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頭道川
  • 著名景點:二道川、三道川
  • 全長:38.2公里
  • 文獻:《水經注·文水》
頭道川谷口以下稱神堂溝,北魏時名隱泉水,在文水平陶村南匯人文峪河。《水經注·文水》載,“文水又南逕縣(古平陶縣),右會隱泉口,水出謁泉山之上頂。俗云:蜴雨愆時,7是謁是禱,故山得其名,非所詳也。其山石崖絕險,壁立天固,崖半有一石室,去地可五十餘丈,有層松飾岩,列柏綺望。惟西側一處,得歷級升陟,頂上平地一十許頃。沙門釋僧光表建二剎。泉發於兩寺之間,東流瀝石,沿注山下,又東,津渠隱沒而不恆流,故有隱泉之名矣。兩澤豐澍,則通入文水”。隱泉山在川東,又名子夏山、大陵山o“石室”名“隱唐洞”、“隱堂洞”o明清時,開渠引水北行,經馬西至樂村,名“清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