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全高 定義 與普通人想像與認識中的頭不一樣,在科學上講的頭指的是頭顱,不包括下頜在內的結構,它的形態雖然仍然是橢圓形,卻是橫臥在頸上,而不是一般圖片所見豎立在肩上。頭長指的是眉間到枕骨突起(即後腦勺)的直線距離。畫家所使用的“頭長“指的是
頭全高 。
測量方法 頭部固定於眼耳平面時,自頭頂點(v)至頦下點(gn)的直線在冠狀面上的投影距離。用圓桿直腳規測量。測量者位於受試者的右側。測量時注意圓桿直腳規的圓桿中軸應與眼耳平面垂直。受試者牙齒咬合。也可用間接測量法,即身高減去頦下點高。
比例分布 (1)確立“人體最美的比例是頭部為身高的八分之一”是公元前四世紀希臘雕塑家Lisippos,二十世紀以來,時髦體型的比例多次發生變化,頭與軀幹的比例從1:6的矮胖型變化到1:7一直到1:8 的高瘦體型。這種身高為8個
頭全高 的比例,至今仍被看作是美的協調比例,當作完美體型的審度標準。
但事實上,接近這種理想體型的人在中國並不是很多,只是時裝模特比較符合。由於種族、性別、年齡不同,頭與軀幹的比例會有所差異。通常有兩大比例標準,即亞洲型七頭高的成人人體比例和歐洲型八頭高的成人人體比例。七頭高比例關係是黃種人的最佳人體比例,根據地域、種族的不同,稍有差異,如日本和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的人體比例標準不足七頭身比例,而我國東北地區的人體比例接近八頭身比例。
表為頭身比的頻數分布,有52.9%的女大學生頭身比在6.5-7範圍內,95.2%的女大學生頭身比在6.5-7.5範圍內。
(2)大連地區女中學生的頭身比平均值為:頭身比=身高/
頭全高 =161.68/22.8=7.09。最大值為7.95,最小值為6.59。黃種人的身高約為
頭全高 的6.5-7.5倍。據了解,日本女性的頭身比大約為6.88。數據說明,大連地區的未成年女性體型要好於日本女性。
實際測量240名大連地區女中學生的頭身比的頻數分布見表。
九頭身 古希臘雕像中大量表現出的8頭身比例,是公認的身體最美的比例。實際上,除歐洲部分地區外,在生活中很難找到8頭身的人,一般人為7.5頭身,而亞洲許多地區的人則只有7頭身。
相關數據 日本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以供參考:
項目
男
女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
122.7
頭全高(mm)
238.7
228.9
9.8
身高/頭全高
7.18
6.95
0.23
《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節選,以供參考:
項目
男
女
男女差
身高(mm)
1706
1586
119.5
頭全高(mm)
239
230.8
8.2
身高/頭全高
7.14
6.87
0.26
身長の階級(cm)
男
女
男値/女値x100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182.5~187.4
1
183.9
23.4
0
-
-
-
177.5~182.4
15
179.2
23.5
0
-
-
-
172.5~177.4
21
174.3
24.3
1
173
23.9
101.6
167.5~172.4
43
169.8
23.9
2
168.3
23.1
103.6
162.5~167.4
24
165.2
23.8
26
164.5
23.2
102.6
157.5~162.4
6
160.5
24.1
33
159.5
23.1
104.1
152.5~157.4
0
-
-
32
154.7
23.1
-
147.5~152.4
0
-
-
10
151.5
22.9
-
142.5~147.4
0
-
-
2
144.5
22.1
-
全 體
110
170.6
23.9
106
158.5
23.1
103.6
美國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項目
女
男
男女差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頭全高(cm)
21.76
23.2
1.44
身高/頭全高
7.49
7.57
0.08
攝影手法 以從下往上的角度或運用廣角鏡頭的攝影手法,能夠在視覺上讓頭身比變大,從上往下的角度則變小。
套用 藝術套用 在藝術、漫畫、動畫等領域,經常不按照正常頭身比例,創作出一頭身至
九頭身 不等的作品。當頭身比越小,相對頭的比重越高,看起來頭越大。台灣的神像雕刻坐姿多為三至五頭身,而霹靂布袋戲集團則是將木偶改變為六至七頭身,貼近人體比例。
人物設計 掌握頭身比是人物設計非常重要的一環,角色必須符合不同年齡的
身材比例 ,否則會顯得突兀不自然。
Q版角色 Q版角色一般在五頭身以下,簡略了部分外觀特徵,強調可愛、討喜的要素,常見於許多布偶、玩具。歐美的簡易卡通畫風頭身更低,如《史奴比》和《加菲貓》介於二至三頭身。特殊的例子像是美國動畫《飛天小女警》本來為二頭身,日本改編後的《飛天小女警Z》變成了四頭身。大部分的萌畫都是Q版角色。
日本的電腦軟體倫理機構(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ェア倫理機構)在2005年4月做出規定,限制蘿莉系十八禁遊戲作品的角色外觀不可在五頭身以下。
二頭身與一頭身的比例較為特別。二頭身在日本稱為SD(スーパー・デフォルメ, super déformer, 超級變形之意),SD 高達系列將高達機器人設計成二頭身角色模型,人物誇張地縮成一顆大頭和胖嘟嘟的身軀,多樣化的造型擴展了作品的可能性。許多作品會將角色畫成二頭身,像是在電子遊戲中戰鬥時等的操作角色,搞笑、諷刺漫畫等─例如哆啦A夢就是二頭身。或是當成吉祥物使用在文具、毛絨玩具、螢幕保護裝置、手機吊飾、交換卡片等用途。
一頭身可能像史萊姆只有一個身體,或是如卡比有簡單的四肢。更複雜的一頭身甚至會加上頭飾或各種配件,例如《魔動王》的機器人在展開成人型前為一顆大頭,在《魔神英雄傳》則是一顆大頭搭配誇張的四肢。而在美國漫畫中某些智囊型角色被描述成大頭加四肢(大部分屬於反派),或者甚至本身是大腦,例如《忍者龜》的克朗(Kr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