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種子處理,播種,苗期管理,栽培技術,作床,移栽,水肥,間植,中耕除草,整形修剪,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觀賞,生態,藥用,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稀灌木,高3-15米,稀達20米;樹皮褐色或灰黑色,縱裂;幼枝灰綠色,有白色貼生短柔毛,老枝灰褐色,毛被稀疏。冬芽小,圓錐形,密被白色細毛。
葉對生,薄革質或革質,長圓橢圓形或長圓披針形,長5.5-11厘米,寬2-3.4(-4)厘米,先端突尖,有時具短尖尾,基部楔形或寬楔形,上面亮綠色,被白色貼生短柔毛,下面灰綠色,密被白色較粗的貼生短柔毛,中脈在上面稍顯明,下面隆起,側脈4(-5)對,弓形內彎,在上面稍下凹,下面凸起,脈腋通常有孔穴,無毛或有白色須狀毛;葉柄圓柱形,長約1-1.4厘米,密被白色貼生短柔毛,上面有淺溝,下面圓形。
頭狀花序球形,約為100餘朵綠色花聚集而成,直徑1.2厘米;總苞片4,白色,倒卵形或闊倒卵形,稀近於圓形,長3.5-6.2厘米,寬1.5-5厘米,先端突尖,基部狹窄,兩面微被貼生短柔毛;花萼管狀,長約1.2毫米,先端4裂,裂片齒形,外側密被白色細毛及少數褐色毛,內側有白色短柔毛;花瓣4,長圓形,長3-4毫米,下面被有白色貼生短柔毛;雄蕊4,花絲纖細,長約3毫米,花葯橢圓形,長近0.8毫米;花盤環狀,略有4淺裂;子房下位,花柱圓柱形,長1.5毫米,密被白色絲狀毛。
果序扁球形,直徑1.5-2.4厘米,成熟時紫紅色;總果梗粗壯,圓柱形,長(1.5-)4-6(-8)厘米,幼時被粗毛,漸老則毛被稀疏或無毛。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主要變種
峨眉四照花(
Dendrobenthamiacapitata(Wall.) Hutch. var.
emeiensis(Fang et Hsieh) Fang et W. K. Hu):該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為革質,長橢圓形或長圓橢圓形,先端漸尖、尾狀,下面有白色較粗的貼生短柔毛,脈腋有簇生毛;頭狀花序為60-70朵花組成,直徑8-10毫米;花萼裂片近於圓形或截形。分布於四川省峨眉山。生長於海拔1000-1400米的森林中。該變種的成熟果實味甜可食。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300-3150米的常綠闊葉混交林中。喜溫暖氣候和陰濕環境,適生於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適應性強,能耐一定程度的低溫、乾旱、瘠薄。性喜光,亦耐半陰。耐-15℃低溫,在江南一帶能露地栽植。夏季葉尖易枯燥。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浙江南部、湖北西部及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印度、尼泊爾及巴基斯坦亦有分布。
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
種子經過催芽處理。處理要點是將精選的頭狀四照花種子浸泡24小時後,去除種皮,陰乾,5-10℃低溫乾藏1年。播種30天前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小時後用清水洗淨,陰涼處晾乾,用帶孔的播種盒按照1:1均勻相拌,其上覆蓋2裡面的河沙,每隔5-7天,用霧狀噴霧器保濕,白天移至室外,晚上移至室內,促進種子萌發,隨時留意播種盒的乾濕度,要時刻注意種子露白的情況即可播種。種子的千粒重為18.6克。
播種
播種基質採用輕質培養土(泥炭50%蛭石20%園土30%)均勻拌勻,裝填用50孔的播種穴盤,採用點播的形式播種,用霧狀噴壺噴透水後,排列整齊,用50%遮陽網進行遮蔭,正常養護管理。種子播入苗床以後,要防治鳥類到地里找昆蟲吃,對稻草進行破壞。同時,也要防止裂齒動物打洞吃掉種子。
苗期管理
定期檢查播種穴盤的土壤乾濕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噴霧,噴霧時間一般在早晚為宜,以傍晚噴霧為主。在種子出苗過程中,及時觀察去除雜草,避免與幼苗競爭養分。待長出2對真葉後要及時移栽與26.4米花盆中,移栽基質採用園土泥炭按照一定的比例(泥炭30%蛭石20%園土50%,適量複合肥)拌均勻,移栽後沿盆邊緣澆定根水,根據天氣具體情況,及時補水保證盆土的濕潤,養好根系,注意肥水管理,當年生苗高平均30厘米以上。
栽培技術
作床
根據頭狀四照花喜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在移栽幼苗之前,準備露地栽培苗床,上1年對移栽的苗床進行深翻熟化,改善土壤的墒情。在移栽前按照幼苗苗床的標準整地,苗床底寬120厘米,上寬100厘米,步道30厘米,一般以南北方向為宜,長度根據實際需要而定,在整地時,根據移栽地的狀況,合理安排複合肥及有機肥適量拌入苗床中,均勻拌勻,保證幼苗生長過程中的基肥肥料的供應促進幼苗的生長。
移栽
按照植物的大小,按照30×3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於苗床中,栽植後覆蓋松針,澆透水,正常養護管理。在苗床上方用遮陽網進行遮蔭。由於移栽時未傷及根系,幼苗恢復較快,移栽成活率達到98%以上。
水肥
幼苗移栽後,根據天氣狀況,及時澆水追肥,保證幼苗的水肥供應。保證土壤適當濕潤,間乾間濕,促進植物根系生長,當年幼苗生長到苗高90厘米。
間植
根據苗木生長的狀況,在秋末及時隔行隔株間植移栽,保證留床苗植株足夠的生長空間,否則,密度過大,苗木生長空間小,通風透光性弱,不利於苗木的正常生長。另外,結合整形修剪,確保株型美觀。
中耕除草
在植株生長過程中,要及時進行中耕切斷土壤毛細管作用,保證植株土壤水分供應。同時及時進行除草,減少雜草與幼苗爭奪養分,保證植株的養分需要。
整形修剪
由於頭狀四照花的枝條比較疏散,為了保證樹形整齊美觀,培養園林景觀需要的喬木或灌木型,根據株型外觀,在保證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加強植株水肥管理的同時,需要進行定乾修剪整形,一般時間安排在秋末至翌年初春萌芽前,每年1次。此時樹體的蒸發量小,受傷較少,對苗木的生長影響最小。同時結合病蟲害防治,及時去除下部枯死的枝條。需要注意的是修枝剪要鋒利,保證切口平滑,同時,修枝後在剪口以下及周圍容易發出萌生的枝條,要及時去除,減少養分的消耗。
病蟲防治
病害
苗木生長早期要防止苗木染上根腐病、炭疽病和立枯病等毀滅性病害,可以在苗木出齊以後,噴灑0.3%波爾多液溶液,連噴3次,每次噴藥間隔6天為好。波爾多液噴灑結束,7天后再噴灑0.3%福馬林溶液,連噴3次,中間也要間隔10天為宜。
蟲害
蟲害主要是蚜蟲。特別是雨季過後蚜蟲開始泛濫成災,以口針刺吸苗木汁液,致使苗木受害部位出現黑斑點,嚴重的已經造成枝葉捲曲萎縮,可以在發病初期,使用40%樂果乳油1 500倍液噴霧防治,也可以使用蚜虱淨進行防治,還可以將2種藥物交替使用進行防治。
主要價值
觀賞
頭狀四照花作為山茱萸科四照花屬觀賞價值較高的樹種,初夏淡黃花滿枝,晚秋紅色果實纍纍,樹形美觀、整齊,是城市庭院綠化的觀花觀果優良樹種。可孤植或列植,也可叢植於草坪、路邊、林緣、池畔,與常綠樹混植,至秋天葉片變為褐紅色,觀賞其秀麗之葉形及奇異之花朵和紅燦燦的果實。
生態
頭狀四照花為常綠小喬木樹種,而且該樹種的根系比較發達,有固土護堤和涵養水源作用,是值得開發和推廣的優良防護樹種。
藥用
該種的枝、葉可提取單寧,果供食用,樹皮可供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