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挫中嬗變:20世紀中國歷史學》是對20世紀的中國歷史學進行回顧與總結。《頓挫中嬗變:20世紀中國歷史學》的宗旨是: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立足20世紀,面向21世紀,將歷史回顧與現實思考熔於一爐,使歷史總結與展望未來相得益彰。《頓挫中嬗變:20世紀中國歷史學》由北京一鑫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印刷,全國新華書店經銷,2013年1月第2版第1次印刷。
基本介紹
- 書名:頓挫中嬗變:20世紀中國歷史學
- 類型:史學史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25.80
- 作者:曹家齊
-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 頁數:200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頓挫中嬗變:20世紀中國歷史學》由西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總序
導言
第一章蛻變之萌動:衝破傳統樊籬
一、根深葉枯:傳統史學之盛衰
二、脫胎換骨:史界之革命
第二章新的紀元:中國歷史學之大轉機
一、喚醒沉睡的寶藏:新史料的發現和整理
二、移花接木:近代考古學在中國的興起
三、掃除塵障:疑古辯偽運動
四、火炬燃起: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萌芽
第三章星火燎原: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論壇攻伐:中國社會史問題的論戰
二、五大先鋒:馬克思主義史學五大家
三、帥帥功勳: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貢獻
第四章索實真味:考據與實證學風之盛
一、樸學新光華:傳統考據學與實證主義史學的結合
二、“二重證據法”:王國維的治史方法及成就
三、中西貫通:陳寅恪及其史學成就
四、“竭澤而漁”:陳垣的治史方法與成就
五、剝去古史神光:胡適與顧頡剛的史學成就
六、史學即史料學:傅年及其史學研究
第五章初航喜憂:建國初17年史學之得失
一、方向一統:馬克思主義主導理論的確立
二、金花朵朵:幾大史學問題的討論
三、新耕之收穫:新領域的開闢與研究成果
四、稚氣與無奈:17年中史學之失誤
第六章10年沉痛:“文革”中史學的悲慘命運
一、“惡風”難擋:史學陣地之失陷
二、荒唐之極:歷史觀念的扭曲
三、巨星隕落:史家之罹難
第七章光輝的歷程:最後20餘年的發展
一、掙脫鎖鏈:史不之撥亂反正
二、浪頭迭涌:史學思潮之遞嬗
三、絢麗華章:卓越的成就
四、輝煌背後:“屯機”與困惑
第八章支流異景:台灣香港史學狀況
一、穩中有絆:台灣史學概況
二、百川會流:香港史學概況
結語無盡的開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導言
第一章蛻變之萌動:衝破傳統樊籬
一、根深葉枯:傳統史學之盛衰
二、脫胎換骨:史界之革命
第二章新的紀元:中國歷史學之大轉機
一、喚醒沉睡的寶藏:新史料的發現和整理
二、移花接木:近代考古學在中國的興起
三、掃除塵障:疑古辯偽運動
四、火炬燃起: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萌芽
第三章星火燎原: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論壇攻伐:中國社會史問題的論戰
二、五大先鋒:馬克思主義史學五大家
三、帥帥功勳: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貢獻
第四章索實真味:考據與實證學風之盛
一、樸學新光華:傳統考據學與實證主義史學的結合
二、“二重證據法”:王國維的治史方法及成就
三、中西貫通:陳寅恪及其史學成就
四、“竭澤而漁”:陳垣的治史方法與成就
五、剝去古史神光:胡適與顧頡剛的史學成就
六、史學即史料學:傅年及其史學研究
第五章初航喜憂:建國初17年史學之得失
一、方向一統:馬克思主義主導理論的確立
二、金花朵朵:幾大史學問題的討論
三、新耕之收穫:新領域的開闢與研究成果
四、稚氣與無奈:17年中史學之失誤
第六章10年沉痛:“文革”中史學的悲慘命運
一、“惡風”難擋:史學陣地之失陷
二、荒唐之極:歷史觀念的扭曲
三、巨星隕落:史家之罹難
第七章光輝的歷程:最後20餘年的發展
一、掙脫鎖鏈:史不之撥亂反正
二、浪頭迭涌:史學思潮之遞嬗
三、絢麗華章:卓越的成就
四、輝煌背後:“屯機”與困惑
第八章支流異景:台灣香港史學狀況
一、穩中有絆:台灣史學概況
二、百川會流:香港史學概況
結語無盡的開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著作權頁:
接著,陳伯達一夥以“保皇黨”的帽子,製造出所謂“一批人”借歷史上的殭屍,攻擊社會主義制度,“大放毒草”,打擊左派,保護史學界的“反黨分子”等罪狀,來擴大他們預謀的反革命政治鬥爭事態。進一步提出打倒史學界掌握權力的“權威”的口號,荒謬地指出所謂“在史學領域裡充滿著激烈的階級鬥爭,史學這塊陣地,無產階級一放鬆,就被資產階級占領”。並且鼓動工農兵民眾和“革命的史學工作者”,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南,重新改寫全部歷史”,“必須把被資產階級‘權威’霸占的陣地,一個一個地奪取過來”。並稱這種所謂的“占領”為奪權。
陳伯達等人《奪取資產階級霸占的史學陣地》一文的發表,標誌著史學界全面劫難的開始。自此以後,史學界被進行拉網式的掃蕩,幾乎所有值得探討研究的學術問題和歷史人物,都被株連批判。抓辮子、打棍子、扣帽子等行為如惡風捲地,說假話、搞迷信、歪曲歷史的現象愈演愈烈。一大批史學家和史學工作者慘遭迫害。史學陣地已非真正的歷史學家和史學工作者所有,而是淪為一小撮政治野心家和一批無知盲從者濫施淫威、摧殘文化、誅除異己的場所。歷史學尊嚴盡失,成為任人耍弄、侮辱的玩物。
接著,陳伯達一夥以“保皇黨”的帽子,製造出所謂“一批人”借歷史上的殭屍,攻擊社會主義制度,“大放毒草”,打擊左派,保護史學界的“反黨分子”等罪狀,來擴大他們預謀的反革命政治鬥爭事態。進一步提出打倒史學界掌握權力的“權威”的口號,荒謬地指出所謂“在史學領域裡充滿著激烈的階級鬥爭,史學這塊陣地,無產階級一放鬆,就被資產階級占領”。並且鼓動工農兵民眾和“革命的史學工作者”,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南,重新改寫全部歷史”,“必須把被資產階級‘權威’霸占的陣地,一個一個地奪取過來”。並稱這種所謂的“占領”為奪權。
陳伯達等人《奪取資產階級霸占的史學陣地》一文的發表,標誌著史學界全面劫難的開始。自此以後,史學界被進行拉網式的掃蕩,幾乎所有值得探討研究的學術問題和歷史人物,都被株連批判。抓辮子、打棍子、扣帽子等行為如惡風捲地,說假話、搞迷信、歪曲歷史的現象愈演愈烈。一大批史學家和史學工作者慘遭迫害。史學陣地已非真正的歷史學家和史學工作者所有,而是淪為一小撮政治野心家和一批無知盲從者濫施淫威、摧殘文化、誅除異己的場所。歷史學尊嚴盡失,成為任人耍弄、侮辱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