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是這樣定義Grups的:“他擁有十幾雙運動鞋,不惜一擲千金購置滿柜子的名牌牛仔褲,一說起最新的音樂大碟就停不了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頑童族
- 外文名:Grups
- 介紹:消滅了年齡代溝的成年人
- 來源:《紐約時報》
頑童族定義,表現,文化,代表人物,
頑童族定義
他不是孩子,也非十幾二十的嫩頭小子,這是一群正以自己的方式定義著青春,也一舉消滅了年齡代溝的成年人。”
表現
從Dandy、Hipp到Yuppie,Grups儼然已經變作如今最時髦的都市人群。比起死抱陳腐觀念哀悼青春,抑或倚老賣老地拒絕青春,頑童族開放、玩味和積極的態度讓人看到了豐富經歷與年輕心態的完美結合。在我們看來,Grups代表與展現了一種以非年輕人為主體的新年輕文化,更具有現代性和成熟意識。就讓我們結合2011春夏時裝最新潮流,從歷史與現在,從Grups的最佳代表人物到執迷年輕文化的優秀創意人,由各個方面入手,以頑童心態,為青春寫下新的釋義。
從“垮掉的一代”到“嬉皮士”、“Mod”、“Teddy Boy”,這些風潮和陣營中,主角無一例外都是年輕人,高舉反叛主流階層的旗幟,以似乎永不會消亡的青春為籌碼。在Nick Yapp撰寫的一本關於上世紀60年代的書籍中,他是這樣形容的——“60年代的年輕人衝破了樊籠。他們成群地蹲在空房間裡吸食毒品;他們穿著誇張的服飾;他們聽著那樣的音樂——就算不是魔鬼之音,也震耳欲聾到簡直可以把地獄都摧毀。他們打架、跳舞。更有甚者,他們形成了這個年代最重要的風潮。”
這絕非偶然,也並不是一蹴而就。1955年,還未發明出迷你裙的MaryQuant在倫敦英王大道開出專門面向年輕人的時裝店鋪Bazaar時,一切就已經凸顯端倪。二戰之後的嬰兒潮,造就了終於擺脫戰亂陰影,生活富足無憂的一代。中國人說飽暖思淫慾,而彼時西方這批年輕人已然到了淫慾思反叛的階段。在西方資本主義的語境下,抨擊占據統治階級的中產階級生活觀和道德觀成為他們首要的發聲內容。 一種有悖於主流文化的青年亞文化由此產生。音樂、時裝、藝術、電影……精力旺盛而又無所畏懼的年輕人編織起了一整個以這種全新思潮為嚮導的文化環境。 Edie Sedgwick、Jan Palach、Che Guevara、MickJagger,有著青春美好的面容及身體的偶像們,都因成為了這股風潮的領軍人物而被頂禮膜拜。
文化
作為一種微型階級文化,青年亞文化最初“規模小,局限於某個地域且五花八門”,每種分支以其在音樂、媒體、時裝和價值取向上的某種相似性結成群,各有其獨特的趣味。在本無階級權貴分制桎梏的美國,流源出了最無所忌憚的嬉皮士文化。這種崇尚和平、自由,具有無政府主義傾向的思想體系象徵了青年對於社會及人性最本真和無畏的臆想。首先,它不侍權貴,不理階層,它所維護的,是人的生而平等,不受束縛;它所反抗的,是戰爭對人類權利尊嚴的剝奪以及精英階層的道貌岸然。再次,它毫不顧忌地以性愛和毒品為釋放手段。對於嬉皮士們來說,毒品產生的置換效果能幫助他們達到內心的修養,看到視覺和經驗的不同層面,從而出離主流社會和傳統道德觀念,而無約束的性愛則是博愛的表達。如同所有其他的亞文化潮流一樣,嬉皮士的特質使它帶有強烈的“年輕人”製造印記。留起髒發與鬍鬚,穿上廉價的二手花衣喇叭褲,席地而坐,唱兮跳兮,這樣烏托邦式的美好構架從根本上說並未試圖從現代社會的矛盾性中嘗試尋求解決途徑,甚至完全脫離了現代語境。並且,這種不惜犧牲外在社會價值與內在肉身健康的先鋒性實驗,就像一服強大的迷幻藥劑,在奉獻出最大程度的真誠和無防備的同時,也因與理性和現實的分流而造成了一個無處落腳的尷尬境地。更重要的是,年輕文化所高度崇尚的西方反叛與自由主義,正如哲學家Alain Badiou所言:“必將導致虛無主義的境地。You can do it成為主旨,人們被鼓勵做一切想做的事情。前衛和先鋒的掙脫意義也走向了虛無,因為它從此不再與任何事物對立。”
代表人物
要在全世界搜尋Grups的代表人物,Michael Costiff一定是榜單中耀眼的一個。不止如此,他簡直代表了Grups的至高境界。上世紀70年代,Costiff就是活躍在倫敦潮流文化圈的領軍人物。如今,已變做爺爺輩的他不但沒有偃旗息鼓,反倒更加精力旺盛,開店、旅行、室內設計、結交新朋友……什麼都不錯過,不但是見證了傳奇年代的活化石,也是當代創意工業的重要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