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心衰頑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經常規休息,限制水鈉攝入,給予利尿劑和強心劑後,心力衰竭仍難以控制者。頑固性心衰是心臟疾病發展至終末期的結果。典型的病人表現為休息或極輕微活動(包括大多數日常生活行為)時,即出現心衰症狀,往往需要反覆或長時間住院接受治療。所以,其治療策略有別於一般心力衰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頑固性心衰
- 臨床表現:呼吸困難、發紺等
- 診斷依據:呼吸困難、呈持續性等
- 治療原則:治療病因等
臨床表現
2.咳嗽、咯白色泡沫痰;
3.右上腹脹痛、胃口差、尿少、水腫;
4.頸靜脈怒張,雙肺有濕羅音,肝腫大,肝頸靜脈回流徵陽性,腹水、下肢水腫;
5.慢性心臟病體徵。
症狀
2.食慾差、上腹痛、肝大、腹水、下肢水腫較明顯;
3.常有誘因,如感染、心律失常、風濕活動、感染性心內膜炎、電解質紊亂;
4.心臟相,顯示心臟較大;
5.B超,肝瘀血腫大明顯。
治療原則
2.治療誘因:如感染、風濕活動、心律失常、電解質紊亂;
3.重新審查原有治療是否恰當;
4.正規的聯合抗心衰系統治療。
用藥原則
療效評價
2.好轉:心功能改善Ⅰ級以上,而未達Ⅰ級心功能者
專家提示
頑固性心力衰竭,可能是多因素造成的,患者在各方面要與醫護配合,尤其是嚴格限制水鈉攝入。病後及時到醫院進一步診治,請不要自行亂服藥。要治癒頑固性心力衰竭,需要一定時間的觀察和藥物調整,不能操之過急。經正規、系統治療無效者可考慮心臟移植或心肺聯合移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