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痙攣又稱呃逆,是由於膈肌、膈神經、迷走神經或中樞神經等受到刺激後引起一側或雙側膈肌的陣發性痙攣,伴有吸氣期聲門突然關閉,發出短促響亮的特別聲音。持續呃逆48小時以上者,臨床診斷為頑固性呃逆。按原因分為反射性、中樞性、代謝障礙性和精神性。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神經內科
- 常見病因:反射性、中樞性、代謝障礙性和精神性原因
- 常見症狀:一側或雙側膈肌的陣發性痙攣,伴有吸氣期聲門突然關閉,發出短促響亮的特別聲音
- 傳染性:無
病因
1.顱外原因
(1)頸部疾病:單純性甲狀腺腫、動脈瘤、氣管囊腫、氣管憩室、動靜脈瘤。
(2)胸部疾病:胸膜炎、縱隔壓迫、縱隔炎、心包炎、肺炎、肺膿腫、肺癌、食管癌、食管炎等。
(3)主動脈瘤、橫膈膨出、膈疝。
(4)腹內原因:食管下段癌、食管裂孔疝、食管靜脈曲張破裂、胃出血、胃癌、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肝癌、肝膿腫、膽囊癌、結腸癌、胰腺癌、腹膜炎、膈下膿腫、腸脹氣、腹水。
(5)代謝紊亂:低鈣血症、尿毒症、肝性腦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敗血症等。
(6)醫源性:放化療後、腹部及縱隔術後、腹腔鏡檢查或術後。
2.顱腦原因
(1)頸椎及顱腦外傷:3-5頸髓以上的中樞神經系統的外傷:高位頸椎骨折、硬腦膜外血腫等。
(2)腫瘤:高位頸椎腫瘤、後顱窩腫瘤包括小腦、延髓以及腦室(第四腦室)的腫瘤壓迫或顱內高壓等。
(3)腦血管病:延髓海綿狀血管瘤、延髓出血等因腦血管出血壓迫或腦血栓形成或腦血管硬化等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引起顱內高壓導致繼發頑固性呃逆的形成。
(4)感染和其他因素:結核性腦膜炎、腦膿腫和帶狀皰疹繼發腦脊髓炎感染或因醉酒、全身麻醉或過敏反應等誘發呃逆的發生。
臨床表現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如血常規、生化、動脈血氣分析等檢查以明確病因。
2.其他檢查
主要是頭部的CT及磁共振檢查以確定有無顱腦原因;以及胸部的CT、磁共振檢查、呼吸功能檢測等判斷有無胸腔臟器病變引起的頑固性呃逆;腹部平片、B超、CT等檢查排除有無腹腔臟器的異常所致的頑固性呃逆。
治療
(1)?吸氣後屏氣法:患者深吸氣後迅速用力屏氣,然後緩緩呼氣即可。此法可反覆使用,多用於由精神刺激和進食過快引發者。
(2)按壓雙眼球法:術者將雙手拇指置於患者雙側眼球上,按順時針方向適度揉壓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此法多用於上腹部手術患者,但青光眼、高度近視患者忌用,,心臟病患者慎用,需醫生操作。
(3)?按壓眶上神經法:患者平臥位或坐位,術者用雙手拇指按壓患者雙側眶上,相當於眶上神經處,以能忍受為度,雙手拇指交替旋轉2~4分鐘,並囑患者有節奏地屏氣。
(4)?頸動脈竇壓迫療法:用手指指腹輕輕揉壓單側頸動脈竇(位於氣管兩側搏動處)。注:嚴禁雙側同時壓迫,以防腦缺血而發生意外,此法需醫生操作。
(5)牽舌法:患者取仰臥位或半臥位、張口、伸舌,術者用消毒紗布裹住舌體前1/3~1/2部分,輕輕向外牽拉,以患者稍有痛感為度,持續30秒鐘左右後鬆手使舌體復位。
(6)足部療法:囑患者用手指稍加壓力揉搓足底(位於湧泉穴內下旁開1寸處),直至呃逆停止。
(7)含水屏氣法:令患者含水一大口,然後屏氣停止呼吸,儘量延長時間,待到無法忍受時,才把水吞入胃中,注意不要嗆入氣管中。該法可反覆使用,有心腦疾病者禁用。
2.藥物治療
對於頑固性呃逆,以上方法不能制止的,可套用一些藥物進行對症治療。?肌松藥如巴氯芬、鹽酸乙呱立松片;抗精神病藥等抑制膈肌的興奮性,如氟哌啶醇、氯丙嗪;抗抑鬱藥如多慮平、阿米替林;中樞興奮劑如利他林、尼可剎米;麻醉劑,如利多卡因、磷酸可待因等;抗膽鹼藥,如安坦、東莨菪鹼、阿托品等;抗癲癇藥,如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此外止吐藥、碳酸酐酶抑制劑、鎮咳藥等也有止呃逆的作用。但必須遵醫囑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3.非藥物治療
(1)?神經阻滯療法:該方法要求術者必須熟悉局部解剖並掌握正確的穿刺部位,嚴格掌握用藥濃度及劑量,並作好處理病情變化的準備,以單側阻滯為宜。
(2)?頸椎橫突旁註射療法:向第3、4、5頸椎橫突穿刺注入藥物後通過擴散作用到膈神經的組成支第3~5頸神經,擾亂呃逆反射弧的形成,減弱膈肌運動,打斷其惡性循環。選擇按壓有效的同側行頸椎旁註射,可獲得較滿意效果。
(3)體外膈肌起搏器治療:該儀器在用於呼吸衰竭的搶救和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膈肌康復治療的同時,也可用於頑固性呃逆的治療,並取得了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