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擬鮋

須擬鮋,Scorpaenopsis cirrosa (Thunberg, 1793),鮋科擬鮋屬的一種暖水性中小型海魚。棲息於珊瑚礁和岩礁附近的裂隙洞穴中。食魚和蝦、蟹等甲殼動物。我國見於東海和南海諸島。夏威夷、日本、玻里尼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紅海均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須擬鮋
  • 拉丁學名:Scorpaenopsis cirrosa (Thunberg, 1793)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鮋形目
  • 亞目:鮋亞目
  • 鮋科
  • :擬鮋屬
  • :須擬鮋
  • 外文名:weedy stingfish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10尾;體長98~179mm;采自煙臺、威海、青島、台灣堆、外斜漁場、遮浪、西沙永興島;並依陳樂才(1981)標本23尾,采自台灣基隆、台北、恆春、台東等地。
背鰭Ⅻ-8~10;臀鰭Ⅲ-5;胸鰭15~18;腹鰭I-5;尾鰭20~24。側線鱗。鰓耙5~6+10~12。椎骨24、25。幽門盲囊5。體長為體高2.9~3.1倍;為體寬4~4.7倍;為頭長2.2~2.5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3倍。頭長為吻長3.2~3.8倍;為眼徑4.9~5.5倍;為眼間隔7~8倍;為眼後頭長1.9倍;為上頜長2倍;為尾柄長2.3倍;為尾柄高4.1倍;為背鰭第一鰭棘7.4倍、第二鰭棘3.7倍、第三鰭棘2.8倍、第四至第五鰭棘2.6倍、第六鰭棘2.8倍、最後鰭棘3.4倍、倒數第二鰭棘6.2倍、倒數第三鰭棘5.3倍、最長鰭條2.4倍;為臀鰭第一鰭棘4.2倍、第二和第三鰭棘2.2倍、最長鰭條2倍;為胸鰭長1.3倍、基底寬2.8倍;為腹鰭長1.8倍、鰭棘4.1倍;為尾鰭長1.5倍。顏角前段40度,後段30度。體中長,略側扁,長橢圓形,尾部向後漸細小;背鰭鰭棘前背部不顯著隆起,背、腹緣淺弧形;軀幹前半部稍高,腹鰭基部處體最高,軀幹長略短於尾長;尾柄中長,甚側扁,尾柄長為尾柄高1.8倍。頭頗大,中等側扁,吻背緣稍陡斜,眼後背緣略低斜,腹緣凹弧形。吻較長,圓鈍,吻長約為眼徑1.5倍。鼻孔2個,靠近,前鼻孔距吻端約為距眼2倍,後鼻孔位於眼稍前。眼較小,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至吻端的距離約為眼後頭長3/5。眼間隔狹而凹入,眼徑為眼間隔1.4~1.5倍。口中大,端位,口裂長約為頭長2/5,呈45度斜裂。下頜比上頜略長,下方具3黏液孔,前端具1向下骨突。上頜前端凹入,上頜骨伸達眼中部下方,後端寬圓。上唇薄,下唇後半部微厚。上下頜及犁骨具細牙,齶骨無牙,犁骨牙群左右相連,呈“人”字形。舌寬厚,端部尖小,游離。鰓孔寬大,前下端伸達眼前部下方,上端無卷孔,第四鰓弓後無裂孔。鰓蓋膜左右分離或微連,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前3條細小,後4條基部寬扁。鰓耙粗短,上端具細刺,最長鰓耙約為鰓絲長2/3~4/5,鰓絲長約為眼徑2/5。假鰓發達。
鼻棘1個,尖銳,有數尖,向後上,位於前鼻孔里側。眼前吻側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後方具第四眶下骨,無第三和第五眶下骨。眶前骨頗大,菱形,寬和長約相等;外側具6條輻射狀棱和棘;上緣具1骨突;下緣前葉尖長,向前;中葉具1向前短棘;後葉尖三角形,具1尖棘,向下略後。第一眶下骨寬短,寬約為長1.5倍,具1棱棘,略短於眶前骨長1/2。第二眶下骨向後寬圓,伸達前鰓蓋骨上緣,寬約為長1/2,約與眶前骨等長,具2棱棘,前後排列。第四眶下骨短小,游離。眶前骨具5輻射狀感覺管,後枝經第一眶下骨終止於第二眶下骨後部。前鰓蓋骨具5棘,中等大小,輻射狀排列;第一棘顯著強大,基前具1副棘;第二和第三棘較小;第四棘寬短,第五棘微小。鰓蓋骨具2叉向棱,後端各具1棘。下鰓蓋骨和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粗壯,尖銳。側篩骨光滑,具1眼前棘。額骨光滑,眶上棱高凸,具眼上棘和眼後棘各1個;鼓棘1個,位於眼後棘後方;眼間具額棱1對,遠低於眶上棱,後端無額棘,額棱間前半部具1縱棱。頂骨光滑,前部左右相連,後部寬離;無頂棱,前後各具1頂棘和頸棘。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2~3個,微小;翼耳棘大,1個,前有縱棱;後顳顬棘上方1個,下方2個;肩胛棘1個。胸鰭基部上方具1肱棘,頗大。吻背後部橫凹;眼間隔深凹;額棱間溝寬淺;枕骨部微凹;眼前側下方具1斜溝;眶下棱與眼眶間具1縱溝。前鼻孔後緣具1短小羽狀皮瓣;上頜骨具1寬大皮瓣和一些小皮瓣;下頜下方具2~4較大羽狀皮瓣和一些小皮瓣;眶前骨具3皮瓣,後者寬大;眼上棘具1小皮瓣;眶下棱具皮瓣;眼上緣具4~6行皮突;前鰓蓋骨和下鰓蓋骨具大小皮瓣多個;頰部具皮瓣;沿側線及體側散布皮瓣;背鰭鰭棘部散具皮條;胸鰭散具皮瓣;肱棘具1寬大皮瓣。眼前棘,眼後棘,鼓棘,頂棘和頸棘以及吻部無明顯皮瓣。鱗中大,櫛鱗,覆瓦狀排列;胸部和腹部均被細小圓鱗。眼後、眼下、前鰓蓋骨上部、鰓蓋骨後部具鱗;吻部、上下頜、頰部,眼間隔,眼後頭背,鰓蓋條部無鱗。側線斜直,上側位,後部平直,行於尾柄中央,伸達尾鰭基底。背鰭、胸鰭和尾鰭等鰭基部具細鱗;臀鰭和腹鰭一般無鱗。體側鱗片略呈方形,前側角略呈直角形,前緣淺弧形,波曲。中心點後端位;前區長約為後區長9倍,後區寬約為後區長8倍;前輻射溝9~12條,後輻射溝約40條;後區前緣斜直,與側區外緣相交呈鈍角;後環片在近基底幾橫行,分化為短小三角形突起,後行形成較小短棘。
背鰭起點位於鰓蓋骨上棘上方,鰭棘部長約為鰭條部1.5倍,其間具1缺刻;第一鰭棘短小,約為眼徑2/3,與倒數第二鰭棘約等長;第二鰭棘頗長,與最後鰭棘約等長,約為第一鰭棘2倍;第三至第五鰭棘最長,約為眼徑2倍,略短於最長鰭條;頭長為其長2.1~2.4倍;後部鰭條幾伸達尾鰭基底,最後鰭條3/4鰭膜連於尾柄。臀鰭起點位於背鰭鰭條部前端下方;鰭長略短於背鰭鰭條部;第一鰭棘短小;第二鰭棘最長,約為第一鰭棘2倍多;第三鰭棘略短於第二鰭棘;鰭條後端伸達尾鰭基底。胸鰭寬圓,下側位,伸達肛門,不達臀鰭起點上方,具1不分枝、5~6分枝、9~12不分枝鰭條;下部不分枝鰭條肥厚,鰭膜凹缺。腹鰭胸位,伸達肛門;第二鰭條最長,頭長為其長1.6~1.8倍;鰭棘長約為第一鰭條2/3;第五鰭條1/2鰭膜連於體壁。尾鰭圓截形,長於腹鰭,略短於體高,頭長為其長1.5~1.6倍。體褐紅色,腹側較淺淡。頭體散具不規則斑紋和斑點。項背至背鰭第三、第四至第七、第九至第十鰭棘以及第二至第四、第六至第八鰭條等處下方各具寬大斑紋。頭背在眼間隔具3~5條、頂枕部具2條細紋,眼前下方、下方及後下方各具1條紋,口腹側具斑點。背鰭鰭棘後部常具1大黑斑;胸鰭具數條橫紋;背鰭、臀鰭、腹鰭和尾鰭具斑紋和條紋。體腔大;腹膜白色。胃大,橢圓形。腸較粗短,盤曲2次。肝2葉。幽門盲囊細長,5個,伸越胃後端。椎骨24。無鰾,外肌頻寬短,肌肉部與韌帶約等長,後端有3韌帶突起。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中國分布於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峽。中國
國外分布:
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非洲南部、紅海、大洋洲、印度尼西亞、日本和夏 威夷等地均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