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這幅唐卡以佛經中記載的須彌山為題材,用唐卡的形式表現了佛界天道的神聖景觀。
整幅圖按佛教宇宙三界圖式展現,上部表天界聖地,下部表地獄苦海,中間即佛家之理想世界須彌山樂土佛地。
基本介紹
- 年代:清代
地理位置,背景資料,
地理位置
須彌山矗立於大海中央,安住於十字杵地輪之上,山的四周環繞四大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地輪之下為金剛,再下去是火輪、風輪包裹在外,其外皆是虛空,須彌山就像一座四面形的山,底部有四個方形階梯,上面是方形的頂,越向上則越寬廣。山腰有日與月,四大天王居山腰四面。三十三天在山頂,是欲界六天中第二重天,其宮殿在須彌山的頂部。在三十三天之上,有時分天,知足天,樂化天,他化自在天,再上為色界四天。須彌山下還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圍繞。由下依序遍及六道眾生,最上是天道,再下四階是阿修羅,四大部洲住人類及畜牲。
背景資料
"須彌"是梵文,又譯又譯為蘇迷盧山、彌樓山,漢語稱此為妙高山、妙光山、金剛山等,須彌山為我們所居住的小千世界的中心。
相傳須彌山周圍海水環繞,山體入海八萬由旬,出海面八萬由旬,山由四寶所成,北面為黃金、東面為白銀、南面為琉璃、西面為水晶。環繞須彌山的海為七海,之外是七金山,七金山這外隔著鹹海是鐵圍山。鹹海之中有四大洲,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
以上九山、八海由三輪所支持。風輪在最下,其量廣無數,厚十六億由旬。其上有水輪。水輪上部則凝結成金輪。水、金二輪深度共達十一億二萬由旬,下方八億由旬是水輪。而兩輪之廣,直徑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最初,由於有情業增上力,風輪生,依止於虛空,又依有情之業力,大雲雨起,澍風輪上,積為水輪,又因業力風起,擊水,上部結為金輪。
諸天中有地居天、空居天之別,六欲天中的忉利、四王二天屬地居天位,忉利天位於須彌山頂上。四王天位於須彌山的第四層級。又須彌山的第三層級以下,有四王天的眷屬夜叉神止住,住第三層的稱為恆憍,住第二層的稱為持鬘,住初層的稱為堅手。七金山以及日輪、月輪的宮殿內,也有四王天的眷屬止住。六欲天(欲界)上面有色界四禪十六天,其上更有無色界四天。
在六趣中,地獄在南閻浮洲下一千由旬至四萬由旬間,有等活地獄至無間地獄的八熱地獄。其眷屬地獄,即十六游增地獄,位在各地獄的四門。又,八寒地獄亦在其附近,南閻浮洲以及東西二洲,也有孤地獄散布。一說地獄趣在大鐵圍山間。其次,餓鬼趣除居其本處南閻浮洲下五百由旬外,也散住於人天間。畜生趣以大海中為本處,而遍在諸趣中。阿修羅趣以須彌山麓與須彌海為本處,又遍在各處,以和忉利、四王二天戰鬥為事。人趣居四大洲及其眷屬八洲,但南洲所屬的遮末羅洲,是羅剎的住處。四王、憍利等六欲天,及色界、無色界都是天趣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