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盪火葬墓群,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白石鎮順盪村,為明代墓葬建築。
順盪火葬墓群群坐西朝東,橫向排列,從下向上依次遞進,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墓地保存火葬墓1000冢,梵文碑85通,梵文經幢7座,是整個雲南省境內保存得較為完整的火葬墓群之一,多數梵文及碑刻均較為清晰,是研究古代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較為珍貴、精美的藝術品,是研究梵文歷史的活教材。
2013年5月3日,順盪火葬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順盪火葬墓群
- 地理位置: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白石鎮順盪村
- 所處時代:明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664-2-148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面積:約 15000 m
歷史沿革,墓葬格局,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順盪梵文碑最早出現時間為明永樂六年(1408年),最晚出現的碑文為明萬曆元年(1573年)。
1974年,順盪國小在墓地上開造梯地,始發現火葬罐。
2005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受腐蝕的石碑進行加固處理。
墓葬格局
順盪火葬墓群坐西朝東,橫向排列,從下向上依次遞進,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墓坑用小石塊鑲砌成方形、圓形兩種,一般一墓有正、側兩個墓室,正室安放骨灰罐,側室旬愉嘗安放碗、瓶等器皿。骨灰白櫻榆棵罐多為灰白色素麵土瓷罐,一般高約30~40厘米,罐中常有玉環、銅劍等隨葬品。地表用石塊砌起圓形小台,上豎碑或經幢,無碑無幢者則豎一條高約60厘米的石條作為標誌。碑刻中除一塊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銘文是用漢字書寫外,其餘均為梵文,內容多為“陀羅尼”咒語。碑刻大者通高1.03米,察應寬38厘米,小者通高24厘米,寬14厘米。碑座多數刻有贔屓、蓮花須、白鶴、獅子等圖案,碑與底座靠公母榫頭連線和固定,碑塊分為陰陽兩面,陽面均刻漢字,中間直行為死者姓名,左邊行為立碑年月日時,最兩側刻有童子、魚、傘、寶瓶、海螺等“佛朵宙記八寶”圖案,碑額呈半圓形,正中刻尊勝佛母坐在須彌蓮花座上,碑塊上還刻有符咒,意為吉祥之所集。經幢為四方形,三級,頂為園形寶頂,坐為園狀蓮花盤,通體刻有佛像、圖案、經文及死者姓名和立幢年月等。
文物遺存
順盪火葬墓群保存火葬墓1000冢,梵文碑85通,梵文經幢7座。
文物價值
順盪火葬墓群的具體價值主要體現在:
一是順盪火葬墓群墓碑有明確紀年。順盪火葬墓群的突出價值體現在它的石刻紀年,明永樂、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嘉靖年間都有,有明確的紀年和文字可考,具有完整的時代延續性。碑的文字記載,最早的一塊碑為明“永樂六年”(1408年),最晚的一塊為明“嘉靖癸丑”(1553年),墓葬跨度時間為145年。數量最多的是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年間的墓碑。
二是順盪火葬墓群墓碑有眾多梵文碑刻。梵文碑刻是臘譽轎嬸順盪火葬墓群最為突出的價值體現,現存梵文碑刻92通(梵文碑85通、梵文經幢7座),眾多的梵文碑刻為研究中國梵文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除梵文外,還有眾多的漢字書法藝術,早在600多年前,順盪的村民就能寫出一手好字,每一通碑文都是一幅美麗的作品。編號為62號的“追為亡人趙羅義之墓誌”記載了“諸法從緣生,緣離法即滅。我歸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若人慾不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三是順盪火葬墓群是古代碑刻藝術之瑰寶。順盪火葬墓群是雲南省乃至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葬墓群,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但一直都保存得比較完整,現存梵文碑刻大多數都比較清晰。
四是順盪火葬墓群充分體現民俗文化的特徵。順盪火葬墓群墓碑中存在大量的白語碑文,如“姑薄王”“伽保寺”“阿夜玉”“張觀音保”“張羅俸酋”“高波羅”“滿息”“山玉”“女禾”“直早”“執酋”“如三”等,為我們研究當地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五是順盪火葬墓群墓碑藝術性極強。順盪火葬墓群中的墓碑和經幢式樣眾多、造型各異、大小不一,花紋圖案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碑的正面多為漢字,中間通常為死者的名字,兩邊雕有“五方佛種子母”及“八冥圖案”,背面刻有梵文,內容多為梵文“佛頂尊勝陀羅尼神咒”“佛說梵語多心經”(有3塊為漢字篆書)。碑和經幢的底座也是形態各異,種類眾多,有方形或圓形的蓮花盤底座或各種動物飾圖鏤雕碑座,如獅子座、黃龍座、贔屓座、白鶴座等。每通墓碑都具有代表一定時代的特徵,體現了不同時代工匠們的藝術水平和精湛的手工工藝。
順盪火葬墓群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體現了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是研究古代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較為珍貴、精美的藝術品,是研究梵文歷史的活教材。
保護措施
1987年,順盪火葬墓群被雲龍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順盪火葬墓群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12月,順盪火葬墓群被雲南省說迎洪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順盪火葬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戒影跨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順盪火葬墓群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白石鎮順盪村。
順盪村
- 交通信息
自駕:從大理白族自治州出發經杭瑞高速—大漾雲高速—G215—順盪村,全程大約200千米。
三是順盪火葬墓群是古代碑刻藝術之瑰寶。順盪火葬墓群是雲南省乃至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葬墓群,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但一直都保存得比較完整,現存梵文碑刻大多數都比較清晰。
四是順盪火葬墓群充分體現民俗文化的特徵。順盪火葬墓群墓碑中存在大量的白語碑文,如“姑薄王”“伽保寺”“阿夜玉”“張觀音保”“張羅俸酋”“高波羅”“滿息”“山玉”“女禾”“直早”“執酋”“如三”等,為我們研究當地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五是順盪火葬墓群墓碑藝術性極強。順盪火葬墓群中的墓碑和經幢式樣眾多、造型各異、大小不一,花紋圖案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碑的正面多為漢字,中間通常為死者的名字,兩邊雕有“五方佛種子母”及“八冥圖案”,背面刻有梵文,內容多為梵文“佛頂尊勝陀羅尼神咒”“佛說梵語多心經”(有3塊為漢字篆書)。碑和經幢的底座也是形態各異,種類眾多,有方形或圓形的蓮花盤底座或各種動物飾圖鏤雕碑座,如獅子座、黃龍座、贔屓座、白鶴座等。每通墓碑都具有代表一定時代的特徵,體現了不同時代工匠們的藝術水平和精湛的手工工藝。
順盪火葬墓群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體現了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是研究古代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較為珍貴、精美的藝術品,是研究梵文歷史的活教材。
保護措施
1987年,順盪火葬墓群被雲龍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順盪火葬墓群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12月,順盪火葬墓群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順盪火葬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順盪火葬墓群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白石鎮順盪村。
順盪村
- 交通信息
自駕:從大理白族自治州出發經杭瑞高速—大漾雲高速—G215—順盪村,全程大約2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