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濞村

該行政村隸屬漾濞彝族自治縣順濞鄉,地處該鄉西南邊,距該鄉政府所在地0.30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37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順濞村
  • 行政區類別:順濞鄉
  • 地理位置:順濞鄉西南邊
  • 面積:37.28平方公里
  • 人口:人口1096人
  • 村民小組:11個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東鄰瓦廠鄉,南鄰龍潭鄉,西鄰太平鄉,北鄰太平鄉。轄子么、順濞、大利市等1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74戶,有鄉村淚海戀人口1096人,其中農業人口1096人,勞動力73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54人。 全村國土面積37.28平方公里,海拔1,370.00 米,年平均氣溫17.49 ℃,年降水量745.57 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烤菸、核桃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427畝,人均耕地2.20 畝,林地 48,552.00 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35.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66.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林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27.00 畝(其中:田213.00 畝,地 2214.00 畝),人均耕地2.20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 等作物;擁有林地48,552.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00.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0.00 畝,其中養殖面積0.00 畝;草地0.00 畝;荒山荒地 6,298.00 畝,其他面積0.0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和龍巴、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03戶通自來水,有50戶飲用井水,有2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66%)享邀煉。有274戶通電,有3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7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94%和98.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7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74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100%)。
該村到鄉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10公棄主詢里,距離集貿市場0.10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5輛,拖拉機15輛,機車6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5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5戶;建有小水窖27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5戶。全村有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3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8.00萬元,占總收入的20.12%;畜牧業收入250.00萬元,占總收入的3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00頭,肉牛150頭,肉羊2000頭);漁業收入0.0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 15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17.96%;第二、三產業收入122.00 萬元,占總收入的14.61%;工資性收入2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2.4%。農民人均純收入2966.00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林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2人(占勞動力的8.5%),在省內務工65人,到省外務工7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74戶,共鄉村人口1096人,其中男性574人,女性522人。其中農業人口1096人,勞動力732人。該村是彝族、白族混居地,其中彝族821人,白族204人,其他民族71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人員名單附後),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9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8%;享受低保82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循宙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0.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30戶,占農戶總數的 1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少芝悼罪築面積 1,75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9人,在校學生299人,距境鍵只訂離鎮中學0.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9人,其中小學生224人,中學生75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年被 評為 等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1人,少數民族黨員65人,其中男黨員59人、女黨員12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1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0個,共有團員12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民眾思想落後,發展不平衡。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以公路、農田水利、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以核桃、烤菸為主的農業產業,正確引導民眾搞好產業結構調整。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74戶,共鄉村人口1096人,其中男性574人,女性522人。其中農業人口1096人,勞動力732人。該村是彝族、白族混居地,其中彝族821人,白族204人,其他民族71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人員名單附後),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9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8%;享受低保82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0.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30戶,占農戶總數的 1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 1,75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9人,在校學生299人,距離鎮中學0.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9人,其中小學生224人,中學生75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年被 評為 等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1人,少數民族黨員65人,其中男黨員59人、女黨員12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1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0個,共有團員12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民眾思想落後,發展不平衡。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以公路、農田水利、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以核桃、烤菸為主的農業產業,正確引導民眾搞好產業結構調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