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歸山詩》是清朝第三位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創作的一首詩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順治歸山詩
- 出處:中國圖書館網
- 作者:愛新覺羅·福臨
- 創作年代:清朝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一日清閒有誰知。
若能了達僧家事,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無憂無慮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提。
個個都是真羅漢,披塔如來三等衣。
兔走鳥飛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得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討幾時休。
我念撒手歸山去,誰管千秋與萬秋。
作品鑑賞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這個天子不愧是千古異類,在盛年竟發出如此驚天之語!在這首贊僧詩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情僧”的多愁善感,他的浪漫與惆悵,他的終極關懷,在這裡,他不像什麼政治家,倒是更像一位痛苦行吟的詩人。而詩人的“審美”人生境界,恰恰更接近人的本質。福臨羨慕出塵脫俗的僧家生活,看不起榮華富貴、江山皇權。這點在歷朝歷代,是極少見的。因為他在“迷誤”中仍要分清“宇宙人生什麼更具價值”,“禹開九洲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他認為萬古帝王功業只是虛幻之夢,不可能“不朽”,故而他選擇“痴情”。他固執,率性而為,一旦痴迷,則難以自拔,或者說不想自拔。就像他痴迷佛學,深愛董鄂妃一樣,全身投入。因為痴迷佛學,他甚至要放棄皇位,皈依佛門。因為深愛董鄂妃,他可以不顧任何政治影響、不顧天下人的唾棄,最後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戀塵世。關於他與董鄂妃的平等真愛情,甚至讓人們唏噓百年。當然,他看到了“空”,只是“看空”而已,沒有看空“看空”,並不究竟和徹底,仍然有所執,終究要“流浪”或因所執對象的“變動不居”而抑鬱。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找不到自己的“鐘情”“心安”之處,仍是不幸的,願天下“有情人”“有心人”不無奈,亦不孤獨。嘆嘆《永相別》,唏噓思無邪:“西風烈,殘陽斜,生與死永相別。來去之間,重重疊疊,雲中夢中不見天階。蒼茫人生,古來陰晴圓缺。愛過恨過,臨行依然不覺。笑聲伴淚水,奔流年年月月,此生悲喜難決。但原風雨路上獨行夜,你如花,我如葉,如泣如訴。我是飄零葉,此去永相別,來生相逢處,淚難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