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容校貌
學校簡介
現狀
順昌一中秉承的校訓是“明德問學,行遠至邇”。為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創立知名品牌高中,順昌一中繼承和發揚了長期以來形成的辦學傳統,並根據新時期的特點加以創新,堅持以“傳道授業,終身發展”為辦學理念,以“和而不同,止於至善”為校風追求,以“明德問學,行遠自邇”為校訓立意,以“有教無類,寧靜致遠”為教風目標,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為學風氛圍,形成了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的“品學兼進、體能並重、知行合一”的特色。
歷史面貌
前身為縣立初級中學,創辦於(1927),校址在縣城北門關帝廟。民國22年中輟,民國29年復辦。初期,有教職員工16人,兩個班共85名學生。民國32年,發展到6個班級、22名教師、135名學生,建國前夕有學生133名。建國後,加強學校領導,由縣長兼任校長,逐年撥款擴建校舍,添置教學儀器,學校面貌不斷變化。1954~1956年,新建兩座兩層教學樓。1958年9月開設高中,始稱福建省順昌第一中學。1985年,五層教學大樓落成使用,內設18個教室和物理、化學實驗室、電教室。1986年又動工興建五層綜合樓,內設圖書館、閱覽室、語音室、生物實驗室等。這兩座教學樓,總投資120萬元。添置一批教學儀器和設備,其中18台微電腦、2台教學電影機,學校設施日益完善。自1950~1964年,14年共畢業1076名學生(其中高中91名),升入大學的13人。“文化大革命”期間,順昌一中倍受摧殘,教學遭到嚴重的干擾破壞。1966~1968年初,學校停課。1966~1968年三屆高中畢業生全部送到農村插隊。1969年學校下放順昌貯木場管理,縮短學制,初、高中均改為兩年,大量刪減教材,取消考試、留級制度,學生基礎文化學習少,大量時間從事“學工、學農”體力勞動,教學質量嚴重下降。1979年以後,該校認真貫徹執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提高普通中學教學質量幾點意見》和《關於全日制普通中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的十條規定》,取得顯著成績,教學質量逐年提高。1980年被列為。1980~1988年,先後有教師316人次被評為省、地、縣先進工作者,學生1041人次被評為“三好”(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學生,學校先後被地、縣授予“文明單位”和省教育廳授予體育傳統項目和達標先進單位。1988年有910名畢業生升入高等院校,其中考取北大、清華的畢業生17人。1988年,全校有48班,學生2320人(其中高中1144人),教職工207人。校園占地85畝,建築總面積17450平方米。
師資力量
順昌一中有一支勤政、廉潔、高效、務實的領導班子,有一大批具有“紅燭”精神、“楷模”風範、“慈母”品性、“學者”素質的教師。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團結、文明、勤奮、創新”的校風,“勤學、善思、厚德、勵志”的學風和“愛生、善教、博學、敬業”的教風。構建起了素質教育的新機制,建立了民主、平等、溫馨、和諧的教育秩序和最佳化的育人環境。省排球傳統校、研究性學習、尖子生的培養、鋼琴教學、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已成為該校的辦學特色。2011年6月被正式確認為省一級達標高中。
學校校標
順昌一中校標。
歷屆英才
實施“創名校、出名師、育名生”工程,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高考上線人數逐年增多。87年以來,高考中獲福建省文科狀元1人次、理科狀元2人次、省英語單科狀元2人次、省化學單科狀元1次,高考總分第二、第八、第十名各一次。近三年來學生參加全國、省學科競賽獲獎計300多人次。其中2011年廖儒凱同學更獲得了化學奧賽全國第一的好成績。
辦學規模
七十多年的風雨無阻、同舟共濟,順昌一中已培養了近三萬名的初、高中畢業生,奧運冠軍侯玉珠、張國政從這裡起步。鐘富屯溪水之靈氣,毓華陽山川之秀色,如今的她更顯風姿綽約。由省建築設計院設計,總投資1000多萬元,占地8000多平方米共五層的高中部教學大樓於2000年9月竣工設入使用。重建了現代化的校大門、通透式圍牆,增加了校內綠化帶、花圃等,完成了綜合教學大樓的配套工程建設,校園內林木蒼翠、花草蔥蘢、風景宜人,達到了綠化、美化、香化的要求。一流的教學設備,清雅幽靜的環境,是莘莘學子放飛理想,揮灑激情,孜孜求學的理想場所。
這是一片神奇的淨土,也是一塊躁動的熱土,順昌一中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做時代的弄潮兒,為時代鼓而呼。“正是懸帆好風時”,新世紀、新一中、新形象、新發展。我們相信順昌一中這個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團體,創造了昨天的奇蹟,一定會再鑄明天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