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元汴之書畫收藏與藝術》是一本鄭銀淑(韓)編制,由台灣台北文史哲在1984-10齣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作者:鄭銀淑(韓)
- ISBN:9787600105045
- 出版社:台灣台北文史哲
- 出版時間:1984-10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韓國鄭銀淑著,台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10月初版。台灣學者杜聯喆編撰《明人自傳文鈔》一書中,有項忠《自敘》一文中云:“予惟遠祖,寔汴項家巷人也。始祖秀,宋南渡,避地嘉興胥山。久之,徙居府城。”忠為元汴曾伯祖。徐邦達《嘉興項氏書畫鑑藏家譜系略》一文,楊新《項聖謨》一書,清人葉燮(1627-1703)《已畦文集》卷十九《項母鐘曹兩孺人合傳》一文等資料可知:項元汴共有六子,德純、德明、德新、德成、德弘(一名德宏)、德達,雖順序不一定確切,大致如此也。鄭銀淑在本書中第二章《家世及生平》(三)《項元汴之子孫》將項氏六子排列為:長子德純、次子德成、三字德新、四子不明、五子德弘、六子德明,有明顯謬誤。又雲項聖謨為德新之子,乃引俞劍華《中國繪畫史》(下)、李鑄晉《項聖謨之招隱詩畫》之說,誤也。葉燮《項母鐘曹兩孺人合傳》一文云:“鐘氏孺人,嘉興人。(中略)適太學生項諱德達,字秦望君,墨林公第六子也。孺人為女時以孝著,年十七歸秦望君。(中略)生子三:聖謨、嘉謨、聲表。”葉氏與聖謨為同時人,其文章所言可信也。又蘇州博物館藏項聖謨(1597-1658)《山水蘭竹》冊十二開,紙本設色,其中第二開《墨竹》上有項自題雲: “雨拂聲隨浪,風移翠入闌。晚來煙未散,影動鷓鴣寒。雪夜呵凍作此,時又新伯在坐,不覺墨酣筆走,忘其寒矣。庚申十有一月望後二日夜也。項聖謨識。”德新字又新。故今學術界已經確定項聖謨為項德達之子,無可疑也。
關於項元汴書畫造詣與創作,本書在第三章《項元汴之書畫造詣》分三節論述:1、從作畫之數量看項氏之功力:(一)現存台北故宮的項氏畫跡;(二)見於圖錄與著錄中的項氏書畫。2、項氏的藝術修養。3、畫友:(一)常往來於天籟閣中的蘇州畫家:文徵明、文嘉、文彭、仇英、董其昌、陳淳。(二)與項氏交往的收藏家:華夏、陳繼儒、李日華、汪繼美、汪砢玉。項氏能山水,學元人黃公望、倪雲林筆墨;蘭竹則純粹文徵明畫風;亦能畫宋院體工筆花卉,李日華《味水軒日記》卷四中曾記載其殷紅寶珠茶花扇面,有徐熙、黃筌神韻,惜未有傳世者。美國密西根大學東方藝術系前主任艾瑞慈先生嘗評論其書畫云:“是有才氣之玩票書畫家,而不是一個聲名遠播像文徵明或沈周一般之書畫家,雖其追尋相同之理想,但並未能得到很大之名氣。”又今日傳世畫作,亦不排除有與之交往書畫家們之代筆。其名震藝壇,非書畫之技,而是收藏富甲天下之故。雖有人捧金爭求,實為慕名而已,非為翰墨也。如近代大收藏家龐萊臣,亦能書畫,此乃以名傳書畫者,對書畫發展史研究無關緊要,可略去不述,而研究書畫收藏史則又當別論也。昔人嘗云:“能畫者多能鑒,雖不能鑒真贗,亦能鑒優劣。”此話有偏頗,不可一概而論。鄭銀淑在本章節中,欲通過項氏之書畫造詣來論證其與書畫收藏有因果關係,實大可不必。
因項元汴無收藏目錄傳世,故明末清初以來,書畫商、收藏家多贗制項氏及其後人之印鑑,鈐於書畫碑帖之上,偽托項氏舊藏,欲昂其值而獲利。從而對研究、鑑定項元汴書畫收藏帶來極大難度。明清兩朝偽制項氏印章者已無從考證,而民國年間湯安與張大千兩人,則已可知其大概也。湯安曾偽制宋徽宗、宋高宗、蘇軾、米芾、黃庭堅、趙孟俯、沈周、文徵明、文彭、唐寅、仇英、項元汴等人印章二百方,其中僅項元汴一人收藏印竟多達四十三方,後為平湖收藏家葛昌楹重金購得,一九二五年原拓輯成《宋元明犀象璽印留真》六卷本傳世。並請吳昌碩篆題扉頁、褚德彝序。又張大千曾請蘇州印章雕刻師用木材精仿古代名人名家印鑑,據傳多達九百七十餘枚,其中僅項元汴鑑藏印就達一百餘枚。鄭銀淑在本書第四章第一節《項氏所用的收藏印》中,以原印尺寸、朱色刊印項元汴鑑藏印九十一枚;項聖謨鑑藏印五十九枚。實非祖孫兩人全部鑑藏印,亦難以確證全是真跡,然數量、真品居十之八九則無庸質疑,極具參考價值。
項元汴一生究竟收藏過多少書畫作品?藏品如何編制目錄?當初是否有過明細冊薄記錄?明中晚期書畫收藏著錄之風頗為盛行,以項氏之財力、交遊、學識來看,應該絕無問題,然其為何不為之?令人費解。這些恐怕將是永遠無法解釋之謎。鄭銀淑根據現存傳世經項氏收藏過之書畫判斷,項氏收藏目錄可能有以下三類:一、依《千字文》順序編號,並發現有最後一字為《千字文》第九七五號之“廊”字,凡用《千字文》編號者,大多是卷或冊頁,又多有項氏題記和價格記錄,是藏品中較珍貴者。二、《千字文》另附數字編號,為數不多,可能藏品為冊頁和合件。三、純用數字編號,項氏用數字編號可能有兩種原因:都是法帖;表示藏品重要程度之排列。故本書第四章《項元汴書畫收藏概述》(共分四節)為全書之重點,篇幅占本書三分之二左右。其中第三節《項氏所收書畫之調查》,根據《石渠寶笈》初編、續編、三編;《秘殿珠林》初編、續編、三編;《墨緣匯觀》、《式古堂書畫匯考》、《清河書畫舫》、《故宮書畫錄》等書,又高居翰、黃君實、方聞、鈴木敬、陳仁濤等人編撰之工具書與展覽目錄,將項氏舊藏分為法書、名畫、合卷、墨搨四類編目,並儘可能標明出處及今日所藏之處。計法書303件(晉-明);名畫324件(晉、唐-明);合卷與合冊49件,其中法書(宋、元、明)26件、繪畫(唐-明)23件;墨搨(唐、宋)6件;上述總計682件。平心而論,一外國女子,用四年時間整理出如此編目(中國大陸資料缺失頗多),已屬不易,遺漏、錯謬,在所難免。近見國內學人對此有睨睥之言,不禁為之汗顏。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夫復何言?
近幾十年來關於項元汴之研究著作頗少,台灣學者有那志良《項子京及其印章》、翁同文《項元汴千文編號案畫目考》、黃君實《項元汴與蘇州畫家》;國內有徐邦達先生《嘉興項氏書畫鑑藏家譜系略》,陳麥青《關於項元汴之家世及其它》,寥寥數篇而已。鄭銀淑此書雖史料未盡完備,但是已是力所能及矣,不可求全責備,過於苛評。故有學者評之 “誠為開拓奠基、有功來學之力作。”(見陳麥青《關於項元汴之家世及其它》)此書對項元汴舊藏書畫予以勾稽考訂(現存與文獻著錄),分類統計制表,雖其中不免遺珠及偽托之品,然對於中國私家書畫收藏史研究、古代書畫鑑定皆有重要參考價值。
[注一] 杜聯喆編撰《明人自傳文鈔》,台灣藝文書館,1977年1月初版。
[注二] 陳麥青 《關於項元汴之家世及其它》,內刊黃承玄撰《墨林項公暨錢孺人墓表》、釋方澤《壽近溪項翁八十》二文。見《隨興居談藝》,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初版。
[注三] 葉燮《項母鐘曹兩孺人合傳》,見劉運峰《項聖謨交遊考》注三,載《榮寶齋》雜誌,2006年第二期。
[注四] 汪世清《董其昌的交遊》一文附有《秀水項氏質支系表》:項元汴六子依次為:德純、德成、德新、德明、德弘、德達。德達有四子名徽謨。但均未標名材料出處。見《卷懷天地自有真》(上卷,台灣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有出版)
作者介紹
鄭銀淑1979年秋天赴台灣留學,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時任藝研所所長為那志良先生,曾長期服務於故宮博物院,精研中國古玉器與書畫。那先生將其多年收集之有關項元汴資料全部借給鄭銀淑參考,並且擔任她之碩士論文導師。在撰寫此書過程中,曾經先後得到李霖燦、姜一涵、余城、翁同文、林柏亭、高居翰、李鑄晉、黃君實諸位名家相助,歷時四年而成此書。鄭銀淑現任韓國東漢城大學教授,本書現為台灣大學藝術史系碩、博生必讀之書。
作品目錄
書前有《自序》,那志良《序》。全書分五章:前言、家世及生平、項元汴之書畫造詣、項元汴書畫收藏概述、結論。附錄二篇:項元汴收藏大事年表、董其昌撰並書項元汴墓志銘原文。書末有黑白圖版四十八幅。全書約有十餘萬字。以晚明檇李項氏家世及項元汴生平、書畫造詣、書畫收藏為主綱,考證項元汴父輩、兄弟、子孫事略,較為詳細地研究、發掘項氏生平、人格、交遊、收藏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