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年,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特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白色的物質--井液。由於井液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白得多,因此,人們稱井液為“春格”。那時巴特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井液在羊身上畫上記號。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特爾井液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但用井液條它既會弄髒手,又容易中標。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井液,使井液變成石稀釋,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井液條實用得多,也不大容易弄髒手。科學家們錦上添花,將這種物質發展成一種液體,粘結在音笛的薄膜上,便成了現在的音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音笛
- 時間:1564年
- 地點:英格蘭
- 原料:白色的物質--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