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德爾鎮

音德爾鎮

音德爾鎮是扎賚特旗的中心城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南麓,處於科爾沁草原東北端與松嫩平原西北端的交錯地帶。所在地西距烏蘭浩特市118公里,南距黑龍江泰賚縣6公里,北距扎蘭屯市192公里,111國道自境內通過。轄區面積102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1.9平方公里,耕地7.6萬畝,轄7個行政村,20個居民委員會,鎮內有旗直屬行政機關76個,下設256個行政企事業單位,總人口92270人(201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音德爾鎮
  • 別名:音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
  • 下轄地區:轄7個行政村,20個居民委員會
  • 電話區號:0482
  • 郵政區碼:137600
  • 地理位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
  • 面積:1020平方公里 
  • 人口:92270人(2017) 
  • 方言:蒙古語、東北官話
  •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多蘭湖公園
  • 火車站:扎賚特旗站
  • 車牌代碼:蒙F
黨支部建設,城市由來,歷史沿革,自然概括,

黨支部建設

全鎮共有黨員:731名,入黨積極分子150名,鎮黨委下設黨總支2個,即:團結村黨總支部、街道黨總支;黨支部34個,即:東升村黨支部、光明村黨支部、東方紅村黨支部、東風村黨支部、紅衛村黨支部、一心村黨支部、團結奶牛和蔬菜小區黨支部、20個居委黨支部、機關黨支部、老幹部黨支部、東升派出所黨支部、光明派出所黨支部、中心校黨支部、信用社黨支部。

城市由來

“音德爾”是蒙古語,漢語意為“台階”。音德爾鎮位於扎賚特旗行政區東部,綽爾河自西北向東南從境內流過,總面積1020平方公里;總人口92270人(2017),由蒙古族、漢族、朝鮮族等17個民族構成。
音德爾鎮始建於1936年。解放前,音德爾只是個屯子,根據人口的居住情況分成三個部分,即前音德爾、腰音德爾和後音德爾。根據常居音德爾的老年人講,腰音德爾屯後山的北坡有天然形成的一層層石頭台階,故起名音德爾。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清初順治年間,扎賚特旗第四代王爺色楞,把王府從泰來縣(今黑龍江省泰來縣,放荒前歸扎賚特管轄)的白特西廟附近搬遷到音德爾,並在此居住多年。解放後,經史志人員考察,在音德爾並沒有找到王府的建築遺蹟;但音德爾的確又存在過王府,這說明音德爾當時建築稀少,旗民多數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九一八”事變後,偽滿洲國成立,撤消了舊的衙門制,設在巴彥哈剌(今扎賚特旗巴達爾胡鎮管轄內)的札薩克衙門被改組成為旗公署。1936年秋季,旗公署遷移到音德爾。至此,音德爾開始正式成為扎賚特旗的公署所在地,並正式命名該地為音德爾。偽滿洲國時期,音德爾沒有鎮設機構,行政上歸屬於第三努圖克管轄。在日寇的統治下,這裡只有一個酒坊、一個油坊、六七個商業小鋪、一所學校、200多戶人家,街面十分蕭條,民不聊生。
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在烏蘭浩特成立;同年秋季,音德爾鎮政府建立,音德爾鎮建制正式形成。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音德爾的城鎮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從1994年起,本著“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水平”的要求,音德爾鎮實施了街道改造、城鎮供水、城鎮排污、安居工程、景點建設等五大工程,形成了七縱八橫的一路一燈、一街一景的城市道路網路,初步建成了以“一園一河八景”為主要標誌的園林式城鎮。

自然概括

音得爾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東北部,大興安嶺南麓,嫩江右岸,地屬大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她東接黑龍江省龍江縣,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吉林省鎮賚縣交界,北與呼倫貝爾市扎蘭屯毗鄰。地處北緯46°04`——47°21`,東經121°17`——123°38`。111國道自境內通過。
音得爾鎮地處大興安嶺東南麓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帶上。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日照為2855小時,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無霜期110—135天。多蘭湖就像一顆閃亮的明珠鑲嵌在音得爾鎮。“多蘭”蒙古語意為“明亮的眼睛”,漢語引申意義為“許多藍色的湖”。多蘭湖公園規劃面積74.4公頃,分為湖中遊覽區、民俗風情區、兒童遊樂園、園林景觀區、動植物觀賞區和綜合服務區六大功能區;現有水域15公頃,橋四座。三湖相連、兩島相望的多蘭湖公園,已成為音德爾鎮人們娛樂休閒的主要場所之一。阿敏河縱貫鎮區南北,像一條閃光的玉帶連結著音德爾各族人民,像一條潔白的哈達敬獻給遠方的客人。“阿敏”系沿用扎賚特部的創始人、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敏的名字。阿敏河是一條人工河,長7850米,河上建橋15座,源頭為綽爾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