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庵訪淵公不值

《韜光庵訪淵公不值》是宋代如琳禪師尋訪淵公不遇,見庵門四周環境優美,故有感而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之美的禮讚,同時也寫出了淵公散淡、閒適、無憂無慮的性格以及生活狀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韜光庵訪淵公不值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如琳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韜光庵訪淵公不值
紫蕨伸拳筍破梢②,
楊花飛盡綠陰交③。
道人開戶不知處④,
黃栗留鳴鵲在巢⑤。

詞語注釋

①韜光庵,在杭州靈隱山西北巢構塢。因唐代蜀僧韜光所建而得名。淵公生平不詳。
②蕨(jué):野菜名,嫩葉可食,莖多澱粉。伸拳:指紫蕨抽芽,形同拳頭。筍破梢:筍子在生長過程中,突破筍衣,直往上長,便成了竹。
③楊花飛盡綠陰交:謂楊花開完了,飛盡了,楊樹葉就特別茂密蔥綠,形成了樹陰。
④道人:指淵公。古時佛子也稱道人。
⑤黃栗:鳥名,即黃鸝。留鳴:留住鳥兒在其樹枝上鳴啼。喻指栗樹也長得很茂盛。鵲在巢:承前指喜鵲結巢於黃栗,黃栗樹長得很好,留住喜鵲在巢中啼鳴。

作品譯文

紫蕨開始抽芽時竹筍破土而出,
楊花紛紛飛盡翠綠的樹葉繁茂。
庵門大開不知道僧人身在何處,
黃鸝鳥鳴聲不止喜鵲留在窩巢。

作品鑑賞

這首詩是寫景之作。一、二句寫出韜光庵四周優美的環境。紫蕨抽芽,竹筍破殼,楊花漫舞,綠樹成蔭,這是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僧人涌公在此修禪,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麗,作者對此充滿著欽羨之情。第三句與題目“訪淵公不值”相吻合。作者去拜訪淵公,卻沒有遇到,只見庵門大開,僧人卻不知去向。庵門大開這一細節說明淵公對外界毫不防備,隨其自然,表現了他那種散淡、閒適、無憂無慮的性格以及生活狀況。最後一句描寫黃鸝、喜鵲,是與“道人”相對的,黃鸝“留鳴”,而“道人”則得道忘言;喜鵲“在巢”,而“道人”則“不知處”。綜觀全詩,一、二、四句都是寫景,第三句明寫道人,實際上他所住的韜光庵也成為大自然風景中的一部分,修道之人與自然已經構成統一,可謂景中有人,人景相融。
這首詩中主要的筆墨都用於描繪韜光庵周遭極其秀美綺麗的風光景致。有意來訪朋友,即使見不到朋友的面,得以觀賞這一片綺美風景,其實也不虛此行了。詩寫得非常細膩,生動形象,很有韻味。

作者簡介

如琳禪師,北宋末南宋初浙江杭州西湖僧。俗姓詹,名榮,撫州(今屬江西)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公元1105年前後在世。原為士人饒節之仆,與主人同聆白崖長老智海大師說法。其生平事跡也多不可考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