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顯卿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南相州人
- 出生日期:1155
- 逝世日期:1225
- 字:灼道
生平簡介,史料記載,家族,待解之謎,葬所選擇之謎,入瓊身份之謎,啟程地點之謎,
生平簡介
韓顯卿,童子時日誦書數千言長,及第後為安肖司法參軍,卿為人忠厚,初仕文林郎,會稽縣尉,神宗稱其才,顯卿知廉州,卒於官,河南相州人,歷任文林郎、浙江會稽縣尉、廉州知縣,南宋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攜妻兒渡瓊,落籍文昌錦山。在錦山設“書錦堂”議事庭教化當地人民。生前同許謨商量卒葬五龍港,碑刻“宋文林郎會稽縣知廉州韓顯卿公墓”。
史料記載
韓氏的遷瓊始祖是韓顯卿。他於1197年偕帶家眷和族譜南遷渡瓊,並定居於文昌錦山。
韓顯卿在家族史中的這種始祖地位,在家譜中處處得到體現。
明朝楊升永樂九年(1411年)撰《韓氏譜引》云:“湖州太守韓選“生顯卿,字灼道,由會稽縣尉升知廉州,生中奉大夫知融州軍事廢公。值宗社將墜,徙居瓊之文昌,顯卿遂為文昌始祖焉。”又據清朝韓延元乾隆戊辰(1748年)撰《韓氏重修泉譜序》云:“(韓氏)後裔肖胄、膺(侂)胄俱仕於宋,不幸遭建炎之難,隨駕南渡,始徙于越,嗣後元兵追帝昺入閩。稱南方韓氏,有顯卿公抱譜渡瓊於文昌,為海南之一世始祖。”
這些序文,交代了韓顯卿渡瓊的“建炎之難”、“宗社將墜”的背景,就是北宋滅亡、宋室南渡,但沒有說明他渡瓊的具體時間,今人從家譜中尋得線索。王樂德編著《宋慶齡母系倪氏暨父系宋(韓)氏家譜》(2004年)中寫道:“宋慶齡父親宋嘉樹原姓韓,海南文昌人。韓姓先祖原為河南相州安陽人。南宋間,有名韓顯卿者,曾任浙江會稽縣尉,後入廣東任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渡海至海南島,定居文昌錦山。”
海南韓氏族譜編輯委員會1997年9月編印的《韓氏族譜》,記“第一世祖顯卿公”云:“選公之男顯卿公,字灼道,任文林郎會稽縣尉升廉州太守(光宗紹熙元年正月七日升),宋寧宗元慶三年已巳(公元1197年)渡瓊,居文昌錦山,為韓氏渡瓊第一世祖。”又海南韓氏宗祠理事會撰《宋渡瓊始祖韓顯卿公傳略》(2006年)說:“韓氏渡瓊始祖顯卿公,字灼道,系湖州太守升侍郎選公之子,是河南省安陽始祖朏公第十四代裔孫,公先祖居相州,宋末隨龍南渡,寓居於浙江之會稽,宋光宗紹興元年正月七日任文林郎尉升廉州太守。宋寧元慶三年(己巳,公元一一九七年)渡瓊,居於文昌錦山,為韓氏渡瓊第一世祖。”
但是,這兩處記載年號明顯有誤,即“宋寧宗元慶三年已巳”、“宋寧元慶三年(己巳)”,應為“宋寧宗慶元三年丁巳”。而且,韓顯卿於光宗紹熙元年正月七日升廉州太守,但並不是這年任“文林郎尉”。
我們從瓊譜《瓊世實錄》,可以得到韓顯卿更多的一些情況。
韓顯卿,字道灼,任文林郎會稽縣尉。生於宋高宗紹熙二十五年乙亥(1155年)六月二十日亥時,逝於理宗寶慶元年乙酉(1225年)四月二十二日子刻,壽七十一歲。葬於文昌縣南溪都(今文昌市馮坡鎮)月龍之東。地名月龍,據云以龍之環灣似月也;又名五龍,以五龍齊至案前也;又雲午龍,以俗午與五同音,而訛也。譜書名有不同,要名異而地不異。
韓顯卿於光宗紹熙元年庚戌(1190年)正月初七日升知廉州,紹熙二年辛亥(1191年)徙雷州,宋寧宗慶元三年丁巳(1197年)渡瓊,居住文昌錦山,為韓氏渡瓊第一世祖。
《瓊世實錄》中記韓顯卿的行狀與遷瓊前後經過:“公先世居相州,宋末隨龍南渡,寓於浙之會稽。公在吳楚間,捐俸以養人才者,不可悉數。越任雷廉牧,於光宗紹熙二年辛亥(公時三十六歲),由會稽徙雷州東溪。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丁巳,始占籍於瓊之文昌,三江地住居焉。置有田地山海,各派分管,永為業。至今族姓蕃衍,簪纓不替,而公之積德深知貽謀遠也。”
家族
韓顯卿妣陳氏婆,封宜人,生於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戊寅(1158年)十二月十八日巳時,終於寧宗嘉定十二年己卯(1219年)十一月十三日未時,壽62歲。
韓顯卿兒子韓廢,字伯成,號輝山,謐靖康,是渡瓊第二世祖。任中奉大夫知融州軍事(古譜注從二品)。生於宋孝宗淳熙三年(丙申,1176年)三月一日申時,終於宋理宗淳佑三年(癸卯,1243年)二月十八日戌時,壽68歲。妣謝氏婆,封二品夫人。男吉甫,行甫,女適唐弈(男譜適王世家)。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合族擇建祠堂在文城鎮城內街東邊,名曰韓靖公祠。民國十四年(1925年)重修。
據韓姓譜牒,韓姓自相州(中州)第一世韓胐,至韓顯卿是第14世,韓顯卿“為渡瓊始祖”,是以他在派序中既是相州第14世,又是瓊州第1世,即韓氏渡瓊第一世祖。韓顯卿是安陽韓琦第6世孫。而宋耀如則是遠祖韓琦的28世孫,第一代遷瓊始祖韓顯卿的23世孫。
在韓琦之前,韓氏先祖只傳名號,沒有輩序或輩序不清晰。韓琦則為子孫訂立序。韓琦六世孫休卿曰:“忠獻之子文定公兄弟名從彥,彥生子從口,口生子從胄,胄生子名連三畫,三畫生子從卿,卿生子從立,立生子從甫。蓋釋忠獻王名而命之。今甫子從心,休卿不揆,漫欲以心子從龍,龍子從言,言之子從可,可之子從山,山之子從問。”韓琦子孫一直依此派序命名,而且派序在第三字。南宋韓同卿的後裔分別遷往台灣和廣西。韓世卿(韓顯卿兄長)遷往廣東,韓顯卿遷往海南,其他卿字輩之韓氏子孫則分散於全國各地。
宋耀如之先祖名號,一直依韓琦和韓休卿制定的派序排列。渡瓊始祖派序,從第一世至第廿三世依次是:卿、立、甫、心、龍、言、可、山、問、濟、芳、訓、儉、敏、迪、時、德、騰、素、循、彝、翼、準。
在這個派序中,韓琦和韓休卿制定的派序用到“問”字派便用完,明朝文昌韓氏子孫便請大學士劉三吾為瓊崖韓氏續派序,是為:濟、芳、訓、儉、敏、迪、時、德、騰、素、循、彝、翼、準。
從這些派序看,韓氏家譜取名號,脈絡十分清晰,連綿不絕。但是,也可看出,瓊州韓氏派序用到“準”字就又用完,怎么辦?這就又有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翰林院侍讀廣東全省學政狀元吳鴻,應文昌諸生韓文宏等之請,“為制一十六代名派,並贈晝錦晚香扁額顏其祠”,“韓氏諸生其勉之”之事。吳鴻為韓氏續派序曰:豐、元、光、疇、定、衍、禧、緒;敦、裕、承、會、慶、世、永、清。依韓氏這個派序,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等宋耀如子女屬於“豐”字輩,其子女則屬於“元”字輩。
吳鴻《韓氏名派並贈匾額序》云:名派“豐元光疇定衍禧緒,敦裕承會慶世永清。”扁額“晝錦晚香”。
“晝錦晚香”取意晝錦堂。此堂位於河南安陽市老城東隅,是北宋名相韓琦榮歸故里後的府邸。唐宋八大家之一、尚書吏部侍郎、參知政事歐陽修作《相州晝錦堂記》,記述了築晝錦堂之事,文章膾炙人口,收入《古文觀止》中,使晝錦堂聲震遐邇,名垂千古。開頭一句即為:“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韓顯卿定居文昌錦山後,以高祖韓琦“晝錦堂”為堂號,人才輩出。據海南《韓氏族譜》記載,自韓顯卿渡海至清末的七百年間,海南韓氏有160餘人被封為七品以上官員。而《文昌縣誌》載,中華民國時期,海南島韓姓族人有20人在國民政府軍隊中任將軍。海南韓姓瓊公只韓顯卿一人,所以他們被認為皆是韓顯卿後代。
韓顯卿遷瓊後繁衍子孫的情形,據海南韓氏宗祠理事會撰《宋渡瓊始祖韓顯卿公傳略》(2006年)說,顯卿公定居錦山後,設立晝錦堂,傳播中原文化,帶領子孫,披荊斬棘以耕耘,伐木燒磚以建屋,歷盡艱辛,創業安居,其子孫代代繁衍,向周圍村伸展移居,公遷瓊迄今已屆809年,僅文昌地區韓氏村莊就有近四百個,人口六萬多人,其它市縣也有不少韓氏村莊和子孫後代。海南人到海外謀生者甚眾,顯卿公後裔僑居海外者也不少,據不完全統計,僑居海外的顯卿公子孫將近十多萬人,尤其公之後裔,英才輩出,文武兼備,如南宋中奉大夫(從二品)韓廢公、明代名進士韓俊、清代名進士(按察使司)韓錦雲、韓捧日、韓南輝(武進士)、國民黨中將韓漢英等;華僑中,如新加坡韓英元任陸軍總長,中將軍官。韓炳元任高級執行宮和政府一級文官。泰國的韓金豐、韓輝元都是任府尹(省長),尤其湧現“企業家”一大批,這都是我們祖先積德的美果。
作為韓氏的遷瓊始祖,韓姓族人建有韓顯卿公祠,以為紀念。公祠始建於明代,清乾隆己已年(1749年)文宏合族復建於陳斗坡,清嘉慶丙寅年(1806年)合族重修。1939年日軍侵瓊時被燒毀。1949年以海外宗親捐資五萬多光洋重修,並請國民黨元老吳敬恆先生題寫“韓氏大宗祠”祠名。1994年後代基於永念祖德宗功,追遠報本,教育後代,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以泰國韓氏宗親為主,捐資再重修。計有三開大門、晝錦堂、韓顯卿公祠、韓訁喜公祠、橫廊等,房屋面積1185平方米,是海南比較完整的文物古蹟之一。地址在海南省文昌市錦山鎮韓氏大宗祠。
渡瓊始祖韓顯卿的情況,能見到的有限的記載大致如此。但他畢竟是後世宋氏家族的源頭血脈人物,因而也受得到今人一定的“禮遇”,並衍生出一些說法。
於醒民等著《宋氏家族第一人》(1986年)中說:“清兵入關後,韓姓族人忠於皇明,乃舉族南遷,最後渡過雷州海峽來到海南島。到宋耀如出生時,韓姓族人在文昌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基本上與當地漢、黎人民融為一體了。”
試想,海南的韓家遷瓊始祖是南宋的韓顯卿,他於1197年南遷渡瓊並定居於文昌,而按照家譜的記載,宋耀如生於1861年;如此算來,到宋耀如出生時,韓姓族人在文昌的歷史豈止是近二百年?那是664年啊!而且稍為留心“文昌無黎,定安無海”的古諺,那么所謂“與當地漢、黎人民融為一體”之類的說法,相信就不會出現了。
陳漱渝在《宋慶齡祖籍考察紀實》(1990年)中說:“帶領韓姓渡瓊的族人叫韓顯卿,南宋時代曾先後出任浙江會稽縣尉和廣東廉州太守。此人頗有才,但一生未被重用,退職後於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攜眷屬和家譜來到尚處於開發階段的海南島,在文昌縣的錦山區定居。”
韓顯卿之所以選擇當時尚被稱為“南荒”、“蠻地”、“謫宦逐客羈棲處”的海南島度過晚年,陳漱渝分析說,除了因為這塊土地色彩繽紛、風光旖旎之外,還因為這裡雖然人煙稀少,但卻遠比干戈四起的中原大地安定。另外,韓顯卿的南遷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漢族首次進入海南島是在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但大量落籍海南則始於宋朝。據考證,宋代漢人遷入海南者約十萬之眾,除少數商賈外,絕大部分都是南來避亂的中原難民。明代文昌籍的進士邢宥有“故家大半來中土”之句,真實反映了這一遷徙狀況。
如果是憑據家譜,除非為尊者諱,否則“頗有才”、“一生未被重用”、“退職”之類的說法,只能是一種推測。至於說42歲的韓顯卿遷居“風光旖旎”的海南島,是為了“度過晚年”,只能說是用現代人的心思去替古人規劃生活。
陳廷一著《宋氏三姐妹》(2003年),據尚明軒等著《宋慶齡傳》(1990年)寫宋耀如的“神秘家世”,當中帶有多處“硬傷”,我們已經一一指出。時隔兩年,作者再出版所著《宋查理傳》(2005年)時,不但沒有糾錯,反而錯得愈發離譜:“北宋韓琦為相州安陽人。相傳韓琦將軍統軍抵禦西夏入侵,正是一個飛沙走石之日,風借人勢,人借風勇,如入無人之地,以一當十,銳不可當,建有赫赫戰功,從此官運亨通,被封為魏國公,享盡榮華富貴。但好夢不長,北宋衰亡,韓琦以淚洗面,舉家南遷廣東,投靠曾任廉州太守的族人———韓顯卿門下,受到熱情的接待———這便是韓氏家族的第一次南遷。1197年,待到韓顯卿官星隕落,韓姓家族便在海南文昌落下腳來生息繁衍。傳到宋查理曾祖父韓儒循這一代時,已有20代了。宋查理的祖父韓錦彝、祖母吳氏生有二子———鴻翼和鵬翼。”
試想,韓琦(1008-1075年)比韓顯卿(1155-1225年)早生147年,一個是北宋名臣名將,一個是南宋遷瓊始祖,怎么能說韓琦投靠於韓顯卿門下呢?今人在宋耀如先輩們身上附加太多不屬於他們的東西,對此我們不能不察,任由訛傳。
待解之謎
在海南省文昌市馮坡鎮貝山村委會西山村後湸坡有一座南宋墓冢,至今已走過了將近800個春秋,其間發生了多少故事,後人恐怕難以全然知曉,然而,古墓的主人韓顯卿,其身上存留的一個個謎團,依然能引起人們考證的興趣。
歷經風吹雨打和人為破壞,海南韓氏始祖韓顯卿的古墓從原來的石冢,變得只剩黃土一抔,看上去實在平常,“古”味難尋。好在有羅堂環繞,墓前還砌了三級平台,共有14個台階將它們隔開,兩側用花崗岩石欄圍護,加上前方左右還有兩座涼亭,使得整個墓園看起來倒也有幾分氣派。
說到韓顯卿,自然不能不提許模,反之亦然,因為此二公乃是同時入瓊,又是莫逆之交。韓氏族譜中沒有的信息,卻能在許氏的譜牒中找到,包括二公身後長眠之地,韓譜語焉不詳的地方,許譜則說得一清二楚。
葬所選擇之謎
韓顯卿的墓冢位於文昌市馮坡鎮貝山村委會西山村的後湸坡上,坐西北朝東南,面向大海,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墓冢為封土形制,呈圓錐形,高約2.7米,底邊周長約17米;墳前有用石板鋪成的祭台,羅堂入口處有石香爐,左右兩側蹲坐兩尊石虎。墓碑正中間陰刻楷書“宋文林郎、會稽縣尉、知廉州韓顯卿墓”;右側陰刻“公乃遷瓊之始祖也,字灼道,生高宗紹興二十五年,任文林郎、會稽縣尉。光宗紹熙元年,升知廉州。二年,徙雷州東溪。寧宗慶元三年,徙瓊州。理宗寶慶元年卒,葬文昌月龍港,坐戌兼乾”;左側落款“清道光四年五月廿二日合族重修”。
羅堂收口處4根不高的立柱上,是兩副灰塑的藏頭聯,字型拙樸,一為“顯仕高登光晝錦,卿雲廣庇耀南陽”,一為“月照高山光遍地,龍吟大海浪滔天”,墓主之名和葬所地名,一目了然。
在文昌採訪時,曾聽到當地人關於韓顯卿和許模爭葬風水寶地的傳說:他們同船來瓊任職,結拜為兄弟。後來,他們請風水先生尋找各自死後的墓地,地師選了兩個地方,一處名為“五龍戲珠”,是風水最好的地方,另一處叫做“兔子弄月”,不如前者。於是兩人約定,誰先死誰就埋在“五龍戲珠”之地,某日,許模聞知韓顯卿病重,以為韓顯卿必定先死,會埋在“五龍戲珠”處,便吞金自殺,搶先埋在那裡,韓許兩族自此結怨,甚至互不通婚。
對於這個傳說,絕大多數的韓、許宗親都不認可。譬如二姓“互不通婚”一說,記者在兩家族譜中卻看到通婚的記載,如韓家某某“配妣許氏”,許家誰誰又“配妣韓氏”,不勝枚舉。何況《許氏族譜》中的《渡瓊始祖模公自序》一文,許模自己就寫到他與韓顯卿有莫逆之交,韓顯卿“志在擇里”,在文昌“月龍港”選中一塊地住了下來,又在“五龍港”相中一地,讓許模去居住。
現場踏訪可知,“月龍港”和“五龍港”都在馮坡鎮海邊,相距不過千餘米。記者通過查閱文昌公坡鎮寶梅村韓喜豐所藏的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韓氏家譜》,其中對“月龍港”還有一段註解:“地名‘月龍’,以龍之環灣似月也,又名‘五龍’,以五龍齊至於案前也,又雲‘午龍’,以俗‘午’與‘五’同音而訛也,譜書各有不同,要名異而地同也。”
再看許模三個兒子所撰的《通判始祖模公墓志銘》,稱其父與韓顯卿“相視弗逆也,生平居欲共處,行欲共游”,“因代我父選一地於文邑曰五龍港,與韓公自置月龍港之地交界”。由此可見,“月龍港”也好,“五龍港”也罷,名稱不同而已,其實是連在一起的。
韓顯卿所寫的《五龍港模公墳穴山水記》也被收在《許氏族譜》中,字裡行間都是堪輿學之詞,分析五龍港風水怎么怎么好,似乎他本身就是地師。而韓氏宗親也稱,他們的老祖宗當年在雷州半島時,夜觀星斗,發現海南有風水寶地,所以才舉家跨海南遷。
韓顯卿和許模二人生前交情那么好,甚至希望死後也不要相距太遠。可見,韓、許之爭應是無稽之談。
入瓊身份之謎
族譜對韓顯卿的記載寥寥數語,與墓碑上的文字如出一轍,好比是他的一份簡歷,大體意思是:韓顯卿,字灼道,生於1155年,通過科考後,在京都當過“文林郎”,曾在今浙江紹興當過“會稽縣尉”,1190年升任廣西“廉州知府”,1191年遷徙到雷州東溪一帶;1197年,再度遷往瓊州,卒於1225年,享年71歲(按虛歲算),葬於今址。
韓顯卿墓原為石冢,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其後代韓程訓(十二世孫)、韓夙儉(十三世孫)發動合族修墳。到了清代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後裔韓文宏再次發起重修祖墳,現今墓碑為道光四年(1824年)所刻,估計當年也有過修葺。
對於韓顯卿之墓,族譜中還規定:“居近子孫,任其耕葬,不許僭礙祖墳,鋤傷砂水龍脈,盜賣外人,犯者共攻逐出。”
按墓志銘和譜牒中的多處記述,韓顯卿遷瓊時的職務為“廉州知府”或“廉州太守”或“廉州刺史”(三者意思相同,表述各異),似乎是棄官入瓊的。
但在光緒二十六年的族譜中,有一篇文昌縣令衛睎駿應韓顯卿後人韓濬之請,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而寫的譜序,文中稱“顯卿宦雷州,移瓊台,遂家焉”,又有“顯卿遠官瓊海”等語;而乾隆五十年(1785年),韓顯卿十九世孫韓坤素所寫的《立宗序》,則說“灼道公由會稽升廉、雷牧,繼而渡瓊,占籍文之錦山”。
如果衛睎駿和韓坤素所言不虛,那么,韓顯卿在卸任“廉州知府”後,還曾執政雷州府,然後再移官瓊州的,若是平級調動而不是被削職或遭貶謫,他會是什麼官職呢?
韓顯卿留下的文字,未見於韓氏譜,卻存於許氏譜,除了那篇《五龍港模公墳穴山水記》,還有一首《渡瓊始祖模公像贊》:“爾材既長,爾貌復揚;偉哉別駕,愧我正堂;所以黎民,攔輿平昌;德威兼著,盛純良。(似乎漏一字)”落款為“敕授朝議大夫、知瓊州府事、寅弟韓顯卿灼道氏拜撰”。
這些文字如果屬實,不但說明韓顯卿當時得到了一個“朝議大夫”的虛銜,還證明他入瓊時有了一個新的職位———“瓊州知府”。
可惜海南的方誌和《宋史》都沒有韓顯卿的記載,以佐證其“瓊州知府”的身份,許氏譜的記載畢竟只是一家之言,因而留下了一個待解的謎團。
啟程地點之謎
幾乎所有的韓氏譜牒資料都顯示,韓顯卿是從雷州半島啟程遷入海南島的。可是,民國十年(1921年),許模二十一世孫許浴德在《聯修許氏渡瓊崖始祖譜序》中的一句話,又給本沒有懸念的韓顯卿啟程渡瓊的地點,泛起了迷霧。許浴德說:“……及宋舉人官任瓊州府通判模公,與韓顯卿公有金蘭之誼,篋帶譜書,同時由閩渡瓊崖,是為吾瓊崖許氏之鼻祖。”
史料的不足真的讓人徒生揣測。許浴德的這一說法出自哪裡不得而知,倘若他所言不假,莫非當年韓顯卿與許模同時接到調令,韓先去福建跟許匯合,再一起渡海入瓊?
但是,沒有更多的資料為許浴德的說法提供力證,倒是言及韓顯卿由雷入瓊的文字比比皆是。如光緒韓氏譜收錄了丘濬的兒子丘敦弘治八年(1495年)撰寫的《儀國公像記》,文中就提到“瓊南之韓,自雷徙瓊”。
此外,韓、許二公的入瓊時間問題,一度也有爭議。許氏宗親認為,按族譜所記的“模,字元范,南宋光宗紹熙辛亥年舉人,任瓊州府通判,篋帶譜書渡瓊”,說明是在1191年中舉當年上任瓊州府通判的,而既然是二公同時渡海,此說如果成立,他們應是在1191年遷瓊,而不是像韓氏譜所說的在1197年。記者此前采寫韓氏和許氏族譜故事時,也以此說為是。
對此,海南史學者鐘一先生認為,許模中舉的時間不一定是來瓊上任的時間。因古人行文從簡,突出主要信息,常忽略次要元素(包括時間)。再就是,按古代科舉取士的慣例,舉人和進士出身的讀書人,頂多從“知縣”做起,一般都不會馬上就當上一府的副職———“通判”或“同知”之類的。
因此,參照許模在《渡瓊始祖模公自序》中說的“與韓顯卿仝船南渡,有莫逆之交”,以及韓顯卿墓碑所刻的“寧宗慶元三年,徙瓊州”,他們當是在1197年入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