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花筱指的是評劇界的東北“韓”“花”“筱”三大流派,我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花,筱
- 外文名:Han,Hua,Xiao
- 代表人物: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
- 代表劇目:人面桃花,茶瓶記,打金枝
韓花筱簡介,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韓花筱地位,
韓花筱簡介
韓少雲
韓少雲(1931--2003),原名王守貞。評劇韓派創始人。受業於劉子西、金開芳,成名於建國初期。
韓少雲的嗓音不很寬,也不亮,甚至略帶沙啞,即所謂的“雲遮月”,但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她的演唱技法愈發純熟,韻味也相當醇厚,形成世所公認的“韓派”唱腔。
韓少雲的許多劇目和唱段都具有百聽不厭、耐人回味的特質。《紅樓夢》、《鳳還巢》、《人面桃花》就是她在古裝戲方面的傑作。
她所扮演的“五四”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婦女典型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她主演的《小姑賢》於1953年在“東影”拍成電影,它是我國建國後第十部戲曲片、第一部評劇藝術片、《人面桃花》先後錄製成電影片、電視片,在全國播放。10多出劇目的唱段、選場或全劇錄成唱片和盒帶,部分唱段收入瀋陽音樂學院等幾所院校的教材中,部分唱段選入《中國戲曲藝術家唱腔選·韓少雲專輯》。她的名字和照片已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和其它典籍中。歷任瀋陽評劇院一團副團長、藝術顧問。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先後出席了全國第二次青代會、第九次團代會、第四屆青聯委員會、第五次婦代會、第四次文代會和第四次劇代會。曾任瀋陽市政府委員、市政協常委、省政協委員,省人大代表、省婦聯執委,市青聯副主席,全國青聯委員會委員,全國六屆人大代表和全國第七屆人大代表、省劇協副主席、市劇協副主席。曾為瀋陽評劇院藝術顧問、瀋陽文學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瀋陽市榮譽文藝家、遼寧《不老松》畫會的顧問。1952年獲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表演樸實細膩,唱腔圓潤醇厚,吐字清新,齶(疙瘩)音運用尤佳。
韓少雲的藝術成就更突出地體現在她在現代戲創作方面,從建國初期的《小女婿》,到後來的《江姐》、《杜鵑山》、《洪湖赤衛隊》等等,直至十年動亂後的《梅雪遇》、《家》,無一不體現出她在創作上的嚴謹和百尺竿頭。
花淑蘭
花淑蘭原名葛淑蘭(1929--2005)。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評劇花派創始人。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唐山林西一個梨園世家。幼年隨母學戲。後拜師習評劇青衣、花旦。曾在天津、北平、張家口、錦州等地演出。建國後,歷任錦州評劇團演員,遼寧評劇二團演員、副團長,瀋陽評劇院二團副團長、院藝委會副主任、藝術顧問,中國劇協第四屆理事。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擅演劇目有《茶瓶計》、《牧羊圈》、《三節烈》、《女經理》(與人合編並主演)等。
花淑蘭於一九五七年出席了全國第三次婦女代表大會,一九六O、一九七九年兩次出席全國文代大會,受到毛主席、周總理和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一九八五年出席全國劇代會,並當選為全國劇協理事。曾任遼寧省1~7屆人大代表,遼寧省青年聯合會付主席,遼寧省文聯委員,瀋陽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瀋陽市婦聯委員,遼寧省劇協付主席,瀋陽市劇協付主席。現為瀋陽評劇院花淑蘭藝術學校校長,瀋陽市戲劇家協會顧問,盤錦市戲劇家協會顧問,瀋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瀋陽市慈善總會理事,晉察冀文藝研究會會員。
筱俊亭
筱俊亭的藝術成就突出體現在她的行腔上。她根據自己嗓音較低但渾厚優美的特點,學習各家運用低腔之長,並吸收了單弦、大鼓等演唱方法,逐漸形成了她低回婉轉、節奏靈活、俏麗多姿、收放自如的藝術風格。
她在對評劇老旦腔的革新方面成績卓著。其中她與琴師合作創造的[哭調]、[反調尖板]、[反調回龍]、[反調二六]、[慢中板]、[快流水]等新的板式,不但豐富了評劇的板式種類,還極大地拓寬了評劇聲腔的表現力。
同時,她還在評劇旦角唱腔基礎上,改變潤腔方法,使她的老旦唱腔顯得莊重深沉、開闊大方。
筱俊亭演出過200多個劇目,塑造的《井台會》中的李三娘、《打金枝》中的皇后、《穆桂英掛帥》中的穆桂英、《對花槍》中的薑桂芝、《楊八姐遊春》中的余太君、《江姐》中的雙槍老太婆、《洪湖赤衛隊》中的韓母、《這樣的女人》(小院風波)中的田大娘等均十分精彩,其中不少膾炙人口的唱段廣為傳唱,在評劇觀眾中享有極高的聲望。
韓花筱地位
“韓花筱”三大流派是評劇六大流派(韓花筱新白鮮)中的三朵奇葩。,“韓花筱”三大評劇流派在全國評劇藝術界占有重要席位。1961年,當瀋陽評劇院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劇院時,正是“韓花筱”三大評劇流派藝術成熟時期。作為瀋陽的評劇藝術品牌,“韓花筱”早已馳名中外。
“韓花筱”三大流派入選了我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