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真蘚,植物體粗壯,叢生。通常長10—30毫米,黃綠色、黃褐色或紅褐色,明顯具光澤,下部褐色。枝條多呈不明顯的扁平狀。葉鬆散的貼於莖,舌形至長卵圓形,頂部鈍尖,明顯呈龍骨狀,受壓後尖部易開裂,邊緣平直,全緣,上部具細齒;中肋細長,在葉尖下部消失。葉中部細胞線狀菱形,85—106微米×8—13微米,薄壁,漸向邊緣變狹,形成2—5列狹長線形細胞,略厚壁,但幾無明顯的分化邊緣。上部細胞較大;蒴柄長約30—40毫米。孢蒴水平或傾垂,長約4.5毫米。蒴齒髮育完全,內齒齒條中上部具狹的穿孔,齒毛2—3條。孢子球形,直徑約18微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韓氏真蘚
- 拉丁學名:BryumhandeliiBroth
- 界:植物界
- 門:苔蘚植物門
- 綱:蘚綱
- 目:真蘚目
- 科:真蘚科Bryaceae
- 屬:真蘚屬Bryum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韓氏真蘚,植物體粗壯,叢生。通常長10—30毫米,黃綠色、黃褐色或紅褐色,明顯具光澤,下部褐色。枝條多呈不明顯的扁平狀。葉鬆散的貼於莖,舌形至長卵圓形,頂部鈍尖,明顯呈龍骨狀,受壓後尖部易開裂,邊緣平直,全緣,上部具細齒;中肋細長,在葉尖下部消失。葉中部細胞線狀菱形,85—106微米×8—13微米,薄壁,漸向邊緣變狹,形成2—5列狹長線形細胞,略厚壁,但幾無明顯的分化邊緣。上部細胞較大;蒴柄長約30—40毫米。孢蒴水平或傾垂,長約4.5毫米。蒴齒髮育完全,內齒齒條中上部具狹的穿孔,齒毛2—3條。孢子球形,直徑約18微米。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0—4000米左右的高山溪水邊、沼澤突起之石面上、常年流水的岩壁石隙等處。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北部;四川、台灣、湖北有分布。喜馬拉雅地區及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