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波,現任第20集團軍某旅三營營長,曾經任71897部隊裝步一營二連連長,少校軍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慶波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昌邑
- 出生日期:1980年9月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南京政治學院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全軍優秀指揮軍官
全軍優秀基層幹部
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20餘次在軍以上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 - 軍銜:少校
- 級別:正營職
人物概述,帶兵竅門,
人物概述
韓慶波,男,漢族,1980年9月出生,山東昌邑人,1998年12月入伍,2001年10月入黨。昌邑市文山中學畢業。現任71897部隊裝步一營二連連長,少校軍銜。歷任戰士、班長、學員、排長、教導隊副中隊長、中隊長,先後被四總部表彰為“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全軍優秀基層幹部”,8次被軍區、集團軍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員”、“優秀‘四會’教練員”,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先後20餘次在軍以上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5次在軍區、集團軍成功匯報演示課目,12次被抽調參加全國、全軍和軍區重大任務;所帶連隊被總政表彰為“全軍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被軍區表彰為“‘紅一連式’先進連隊”、被集團軍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榮立集體一等功,2012年6月與瀋陽軍區“雷鋒連”結成“幫學對子”。
帶兵竅門
每個兵都是待琢的美玉
韓慶波第7次帶新兵時,碰上了一個讓老兵唯恐避之不及的小子。那是2005年12月一個大雪紛飛的早上,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戰士吉克克的成了最後一名等待分班的新兵。身高只有1.60米,不會國語,入伍摸底考核全連倒數第一。這樣的兵,哪個班長願意要?“俺們班是全連的佇列班,可是他連左右都分不清啊。”一班長說。五班長同樣面有難色:“我挖樹根讓他取把鎬,結果拿來一塊抹布。”“把我退回去吧,我不當兵了。”吉克克的說。“放在三班,我親自帶。”新兵排長韓慶波搬到了吉克克的下鋪,“只要我在這裡一分鐘,你就甭想離開部隊60秒。”落後的滋味,韓慶波並不陌生。他剛當新兵時,在教導隊集訓總分倒數第一,爬戰術剮破褲子露出屁股,惹得戰友們哈哈大笑。
是咬緊牙關打翻身仗,還是就這樣丟人現眼地回家?心裡打退堂鼓時,老班長姜小鵬的一句話點醒了韓慶波:“頂天立地的大高個兒,可別自個兒先裝熊樣!”
後面的故事無需贅述。當戰士,韓慶波兩次榮立三等功並保送入學;當軍官,被四總部表彰為“全軍優秀基層幹部”,20多次在軍以上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
沒有雕琢不出的玉,沒有打磨不好的兵。韓慶波認定,從小在大涼山與駿馬一起奔跑的吉克克的,是棵好苗子。
韓慶波買來新華字典,從“飯”、“桌子”、“凳子”教起。跟著韓慶波學文化、學射擊、學投彈、跑障礙,到新兵訓練結束,吉克克的能認識幾十個漢字了,考核科目拿下全團4個單項第一和總分第一。幾年後,還是在韓慶波的力薦下,當年的山裡娃參加全軍軍事三項比武奪得第一名。
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十多年來,韓慶波帶出了300多名訓練骨幹,其中100多人次在各級比武競賽中名列前茅,57人立功,22人考學提乾。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吧
旅長萬麗華難忘訓練場上的一幕。“沙家浜連”正在野外進行綜合演練,大雨突至。此時帶回部隊當屬正常,韓慶波卻大喊一聲“跟我來!”迅速臥倒,“噌噌噌”匍匐前行。他身後,是一群在泥水裡摔打的身影……狂風暴雨天,正是練兵時。在這個曾擔任解放一江山島戰役主攻任務的機步旅里,這是傳統。
2011年6月,韓慶波帶領連隊扮演“藍軍”參加實兵對抗演習,晝夜構築工事。對面“紅軍”悄悄來通融:“兄弟,戰壕別挖複雜了,現在你們幹活累不說,到時我們也難攻,浪費時間!”韓慶波一句話把人家堵了回去:“陣地工事就是防彈背心,真打仗了,你拿啥擋子彈去?”那次演習,“紅軍”儘管採取多種破障手段,還是有幾輛戰車成了“活靶子”。
2012年夏天,配合軍事院校聯訓演練,韓慶波率隊擔綱正面突擊。6個步兵連參演,互相較著勁。目標與射擊區之間縱深過大,第一次試射,命中率都不高。眼看著有的連隊往前推進,韓慶波就是不鬆口。“實戰中有各種障礙,怎么可能隨意接近目標?。 他帶著一群骨幹往灌木叢里一鑽,一一計算地形、陽光等可能幹擾射擊的因素。成了。實打結束,“沙家浜連”又是第一。
韓慶波入伍的那個冬天,部隊剛改編為摩托化步兵旅;13年後,這支部隊被改編為機械化步兵旅。親歷這一切的韓慶波深知,無論如何跨越發展,軍人的精氣神永遠是迎接戰爭的利器,而戰爭從未遠去。
鐵漢有顆柔軟的心
旅政委李小平聽說了件“奇事”:2011年12月26日,新兵一連106名新戰士到齊不過24小時,韓慶波不拿花名冊,準確點出了每個人的名字。
有人說:“韓慶波腦子好使。”他的兵糾正:“是他把我們裝在了心裡。”這位訓練場上和他們一起摸爬滾打、周末向他們拜師學習網上衝浪的連長,不僅記住了每個人的名字,還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缺什麼、需要什麼。
到部隊沒兩個月,來自浙江的陳強適應不了豫北的氣候,患上疥瘡,醫院建議隔離治療。快過年了,新兵本來就想家,再把他隔離起來,哪裡受得了?韓慶波與醫生反覆協商,終於獲準與陳強住在一起,每天幫他擦藥、換洗衣服,直到痊癒。
2011年1月,得知80多歲的爺爺病危,班長王俊霖充滿愧疚:新兵訓練任務繁重,難以抽身探家。過了幾天,母親卻打來電話激動地說,部隊派了個女同志來家裡慰問。
原來,韓慶波在聽說這事的當晚,就和妻子李聰通了電話,讓正在四川出差的妻子從成都趕到南充,看望王俊霖家人。“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著他們進步。”在士兵的成長路上,韓慶波如父如兄,儘管他自己還是一位沒有孩子的“80後”。14年與兵同苦同樂的帶兵人,唯有知兵、育兵、愛兵的一片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