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陽縣高家嶺鎮韓山村受鄱陽縣管轄,緊挨牛馬坦村、包豐村、董紅村。山清水秀,天藍水清,物華天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韓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委會
- 所屬地區:江西省鄱陽縣高家嶺鎮
- 下轄地區:梓山村、百四村、白米畈等
- 電話區號:0793
- 郵政區碼:333103
- 地理位置:贛東北
- 方言:贛語鷹弋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一癲腦
- 機場:南昌昌北機場
- 火車站:鄱陽站
- 車牌代碼:贛E
- 汽車站:高家嶺汽車站
概況
村內資源:石膏,粘土,鎂煤,鉻鐵礦,花崗岩,車輪礦。
村里單位:韓山村廣播站,韓山村衛生院,韓山村村委會,韓山村黨支部。
行政區劃
氣候特徵
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教育
歷史文化
《明史》地方志記載,當時分封在江西的共有三藩,先後有23個藩王。明代江西境內的三個藩王分布在南昌、鄱陽和南城一帶。在南昌的是朱元璋的第16個兒子寧獻王朱權寧藩王系。在鄱陽的是明仁宗朱高熾第7個兒子淮靖王朱瞻墺淮藩王系。在南城的是明憲宗朱見琛第4個兒子益端王朱祐檳益藩王系。
朱瞻墺於永樂廿二年(1424年)被封為淮王,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於廣東韶州(今廣東韶關市),正統元年(1436年)“以韶多瘴癘涉遷於饒。”朱瞻墺在鄱陽在位十一年,正統十一年(1446年)薨,謚曰“靖”,故稱淮靖王。其死後葬於韓山。
淮王在鄱陽共傳八代計九王,他們統治鄱陽達208年之久,直到明王朝滅亡後才結束。世襲淮王位的是淮康王朱祁銓、淮定王朱祐棨、淮莊王朱祐榤、淮憲王朱厚濤、淮恭王朱載怡、淮順王朱載堅及淮王朱翊鉅與淮王朱常青。(後兩位淮王未謚字)其間淮康王世子朱見濂與淮恭王世子朱翊鏡因早卒未能襲王位,而分別追封為淮安王與榮昌王。
淮王王府及淮王墓
淮靖王朱瞻墺自廣東韶州涉遷來饒州,即在饒州府洽地建造王府,(府治遷至永福寺)其子朱祁銓建永壽宮。永壽宮雄偉壯觀,園內設八景。八景優美秀麗,清幽古樸,奇妙無比。明亡後,永壽宮倒塌。永壽宮給我們留下的只是遺憾與無奈。
八代九王及嬪妃墓均在韓山南麓。墓首有陵堂、高殿、華表、牌坊與官道。現在給我們留下的只是幾塊墓志銘。
江西考古工作者先後挖掘了南昌寧獻王系和南城益端王系墓,其豪華奢侈程度令江西考古界專家們為之咋舌。這些奢華的藩王墓被業內人士稱為“江南皇陵地宮”。然而,鄱陽的藩王墓竟全部被盜被毀!世事滄桑,陵夷谷湮,而今韓山一片荒涼。到此山,只能給人一種步履廢墟的痛感。
王府珍寶和“皇陵地宮”的隨葬品流落何方?鄱陽失去的資源,確實太多太多。
淮王在封地權力至尊又為所欲為。為了牢牢掌握這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們任用了不少自己從京城帶來的親信。
由進士舒載道撰寫的“賜奉正張淮服色記”碑中載:“淮藩掌府張公久歷,欽除淮國佐我,康王歷事定王迄今。淮王因其老成可任,奏請命,賜一品服色。”該碑記現在楊梅橋村,無人收藏。
鄱陽靈芝門周氏祖先周寬,是當年護衛淮王來鄱陽的親信。《周氏宗譜》載:“周寬在明代由小旗奉天征討,官至儀衛正武德將軍。稱守備,正千戶。隨淮王先從北京遷廣東韶州,後以韶多瘴涉遷饒州鄱陽。九代蔭襲此職。”“周詩由郡癢生授王府典膳。”“周書由郡稟生授司禮舍人。”
由邢部佑侍郎胡韶撰寫的“明故安人趙母陸氏墓志銘”中載:“安人姓陸氏,安慶望族,大父璲任淮府典寶。”“淮府故昭信校尉趙公福聞其賢,以禮求之。”該墓志銘於2004年發現,現由東嶽廟收藏,並供香客祭拜。
以上碑文及《周氏族譜》,記錄了藩王府部分“封官”。王府內有總管(掌府),有珍寶管理人(典寶),有負責安全的“儀衛正武德將軍”和“昭信校尉”。有負責飲食的(典膳),有負責禮儀的(司禮舍人)。藩王府編制複雜,封官眾多。他們活著生活驕奢淫逸,死後盛歿厚葬。按明朝規定,藩王在封地的一切經費均由封地府縣供給(包括三千護兵)。由此可見,當時饒州鄱陽的負擔有多重。我們從這裡,似乎看到了當時鄱陽的“繁華”,同時也看到了鄱陽的“哀愁”。
傳說的真假
淮王在鄱陽統治的208年中,各種傳說不少,現錄一二:
“淮王搶親”。傳說中淮王在京城荒淫無度,怨聲載道,可他是皇叔,大家奈何他不得。後來,皇帝和大臣設套,稱饒州繁華異常。淮王中計來到鄱陽。在鄱陽,淮王惡習不改,規定各家嫁女,一律要送新娘子來府住三天。
此傳說是真是假,難以置信。“皇叔來鄱陽”,應該是淮靖王。而史料記載,朱瞻墺在宣德四年已就藩於韶州,正統元年從韶州遷鄱陽,淮靖王不是從北京來鄱陽。不過,淮王諸墓均被盜被毀,據考古工作者認定,淮墓被盜是因為淮王在鄱陽幹了不少壞事,可能是受害者泄憤所至。從這個角度看,似乎“淮王搶親”傳說可信。
淮王在封地統兵三千,這三千兵駐紮何地?有傳說說人民醫院西側“營房裡”就是因駐兵而得名。還有傳說說靈芝門右側,現在的“箭道弄”及“小教場”就是因駐兵練兵而得名。此傳說是真是假,有待我們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