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少功漢語探索讀本:想不明白

韓少功漢語探索讀本:想不明白

《韓少功漢語探索讀本:想不明白(上冊)》是韓少功漢語實驗讀本之一本,是韓少功這些年的短篇小說精選。根據內容,作者將這些小說分為玄幻體、卡通體、缺略體、散焦體、常規體五個板塊。韓少功的短篇小說立意新穎,結構多變,語言到位,在文學手法上具實驗性,思想探尋上具先鋒性,整體藝術水平非常高,讀來夠味。

基本介紹

  • 書名:韓少功漢語探索讀本:想不明白
  •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 頁數:314頁
  • 開本:32
  • 定價:35.00
  • 作者:韓少功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1134767, 978754113476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韓少功漢語探索讀本:想不明白(上冊)》編輯推薦:在新時期文學作家中,似乎還沒有哪位像韓少功一樣,對文學的探索和創新,充滿了那樣飽滿、執著的精神。韓少功不是那種當紅一時的先鋒派作家,但他卻是一個真正的先鋒作家。韓少功具有永不枯竭的創造能力,幾乎一篇是一個樣式,既不複製自己,更不重複別人。

作者簡介

韓少功,國內一線知名作家。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執筆含有大量史料的傳記《任弼時》(與甘徵文合作)。199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馬橋詞典》引起各方爭論。他是1985年倡導“尋根文學”的主將,發表《文學的根》,提出“尋根”的口號,並以自己的創作實踐了這一主張。比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現了向民族歷史文化深層汲取力量的趨向,飽含深逢的哲學意蘊,在文壇產生很大影響。

圖書目錄

玄幻體
歸去來
鼻血
餘燼
山上的聲音
暗香
卡通體
飛過藍天
老狼阿毛
第四十三頁
缺略體
801室故事
方案六號
故人
西江月
生氣
散焦體
交水費
北門口預言
土地
能不憶邊關
常規體
領袖之死
白麂子
生離死別
末日
怒目金剛

序言

總序
韓少功
影視產品擠壓文字讀物是當下一個明顯趨勢,正推動文化生態的劇烈演變。前者傳播快,客群廣,聲色並茂,還原如真,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諸多優越,不能不使寫作者們疑惑:文學是否已成為夕陽?
沒錯,如果文字只是用來記錄實情、實景、實物、實事,這樣的文學確實已遭遇強大對手,落入螳臂擋車之勢,出局似乎是遲早的事。不過,再想一想就會發現,文學從不限於實錄,並非某種分鏡頭腳本。優秀的文學實外有虛,實中寓虛,虛實相濟,虛實相生,常有鏡頭夠不著的地方。錢鐘書先生早就說過:任何比喻都是畫不出來的(大意)。說少年被“愛神之箭”射中,你怎么畫?畫一支血淋淋的箭穿透心臟?或者說戀愛者在“放電”,你怎么畫?畫一堆變壓器、線圈、插頭?
畫不出來,就是拍不出來,就是意識的非圖景化。其實,不僅比喻,文學中任何精美的修辭,任何超現實的個人感覺,表現於節奏、色彩、韻味、品相的相機把握,引導出缺略、跳躍、拼接、置換的變化多端,使一棵樹也可能有上千種表達,總是令拍攝者為難,沒法用鏡頭來精確追蹤。在另一方面,文字的感覺化之外還有文字的思辨化。錢先生未提到的是:人是高智慧型動物,對事物總是有智性理解,有抽象認知,有歸納、演繹、辨證、玄思等各種精神高蹈,然而“白馬非馬”,具體的白馬或黑馬可入圖,抽象的馬卻不可入圖;即便拿出一個萬馬圖,但“動物”“生命”“物質”“有”等更高等級的相關概念,精神高蹈的諸多妙門,還是很難圖示和圖解,只能交付文字來管理。若沒有文字,腦子裡僅剩一堆圖景,人類的意識活動豈不會滑入幼兒化、動物化、白痴化?螢幕前“沙發土豆(couch potato)”式的惡嘲豈不會一語成讖?
一條是文字的感覺承擔,一條是文字的思辨負載,均是影視鏡頭所短。有了這兩條,寫作者大可放下心來,即便撞上螢幕上的聲色爆炸,漢語寫作的堅守、發展、實驗也並非多餘。恰恰相反,文字與圖像互為基因,互為隱形原始碼,,一種強旺的文學成長,在這個意義上倒是優質影視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我從事文字寫作多年,眼高手低,乏善可陳。感謝四川文藝出版社熱情關注,以漢語實驗為選材角度,以文體變革為謀劃焦點,在2011年有關台灣版本的基礎上,推出這一套三卷集,並借用我多年前的一句話:“想得清楚的寫成散文,想不清楚的寫成小說”,以作散文與小說的各自題示。這種編輯思想和編輯手法,在我看來都別具一格,其復興漢語寫作的大志也令人欣慰。
至於實際效益,則有待讀者檢驗了。
2012年1月于海口

名人推薦

冷靜的完美敘事,好看的憂傷故事
(台灣版序)
鐘文音
韓少功是認識大陸硬派作家的一個重要關鍵字,他的厲害之處,是在於小說敘事時所埋藏的那種銳而不尖的東西,直勾著你的眼讀下去,但又不傷到你的心。
韓少功的小說,是我長期關注的作品,當然除了韓少功小說的魅力外,這也和我的私心有關。
好像提起韓少功,我輩就將他和其經典譯作:《生命不可承受之輕》連在一塊,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在韓少功的中文優美文筆翻譯之下,顯得如此的情韻繚繞,這個譯本是我書架上的永恆經典。後來有出版社重新出版翻譯此書,我卻無法再讀其它版本,可見韓少功的中文魅力。
這本韓少功的《鞋癖》,和之前聯經出版的《紅蘋果例外》非常近似,都是短篇小說集結成書,且大多仍不脫寫實基調,對話靈動,敘述統一,頗有為大陸一整個世代衍生的亂象,重新加之解碼的氣魄。
小說里有兩個敘述觀點,一個“我”,一個“他”,不論是走進角色敘述的我,或是以旁觀敘事的第三人稱他,韓少功都將故事切進大陸的黑暗面,他以帶著黑色語氣的諷刺荒誕角度,將大陸當代社會百態栩栩如生地以文字演出。為何我說是“演”出呢?因為韓少功的小說魅力就是“對話”,活靈活現的對話,宛如場景現前,很具視覺感與生活趣味,加之保有地方性語言,極其生猛。
我一直認為大陸小說在地方語言的保有下,顯得特別生猛與張力十足,可惜台灣小說卻多將地方語言一致漢化(又或是特地台語客語與原住民語音譯化書寫的極端),使得台灣小說的敘述面目易趨於一致(或因刻意語言分界而和讀者脫鉤),少了大陸多種語言的繁花似錦。
也因此韓少功的對話語言,在我讀來顯得特別突出,他的作品通篇幾無形容詞,不讓形容詞來烘托渲染人物,而多直寫人物動作和情境對話,以故事帶故事,以人說人,毫無多餘贅詞。他的短篇小說在我看來,具有為百姓發聲的力道,故事開頭下的力道頗重,結尾卻往往悵然。
讀韓少功的小說往往發現,結尾才是高潮,簡筆幾句結尾,竟是精華意賅之所在。我隨便舉個例:《領袖之死》結尾:“他該下決心娶個女人了。”《故人》結尾:“這些瘋子現在也能唱香港流行歌了。”《山上的聲音》結尾:“那支煙,永遠留在山裡面了,也許我眼下來能找得到。”《鞋癖》的結尾更妙,復活的父親找上門了,“我聽到陽台那邊,父親坐的藤椅咯嘎一聲。”
結尾往往是想像力的開始,悠遠的開始。
這一本短篇小說集《鞋癖》,集結韓少功作品的時間漫長,從1987至2009年,跨越十多年的二十一篇短篇小說,幾乎是一個動盪時代的縮影,從文革傷痕末梢,一路疾走至開放後人心浮動向錢看的種種荒誕,因為有了歷史的時差,所以小說人物的荒誕歷程不顯而彰。於今讀來,有些短篇小說竟成了“鑑往知來”的社會劇,韓少功的小說具有十足的社會性,挑動了大陸人心身處時代晃動的微妙神經。
這本集結的短篇小說里,我個人很喜歡《鞋癖》這一篇,這一篇有點像是寫實大陸版的王文興名作《家變》的縮影與變形,一個父親不見了,母親和兒子卻都希望他死了,因為死了比活著光彩,死人不麻煩,真正帶來麻煩的是還活著的人,至於為何對鞋子有癖好?一開始斷定父親死,是因為找到的一雙鞋,小說末端則雲開見月,原來鞋子是當地人送死迎生最重要的對象,罵人還用“你祖宗八代沒鞋穿”為要命詛咒,讀來讓人莞爾(竟至頗有異國情調之感)。
韓少功的小說通篇情韻深厚,但在敘事時卻冷靜異常。韓少功的小說,一直保有這樣的冷靜基調,但那暖熱的情感卻總是滲透紙背。
韓少功經典名作《馬橋辭典》並不是很親切的小說,但短篇小說卻是例外,毫無韓少功那種淡漠的遠觀書寫,每一篇讀來都十分親近(可喜可愛但又可憎──社會百姓與官場人物現形記)──每一篇小說里,都可見到韓少功對人物心境的掙扎無奈,或自我嘲諷的凌厲書寫。
80年代末,大陸首批富裕者多半入過牢,他們帶著出獄後的城市戶口開始了新生活,經歷過極窮與極富的生命兩極。這種兩極與時代軌跡的生活敘述,或許也為韓少功敘述的手法帶來了轉變,他一方面以生動對話來浮現人心的真正所想與所掩,一方面回頭寫人物在時代跳動里所緊握與失落的細節。這本書雖是短篇小說集,但集結到一個程度,竟也刻畫了一個晃動時代下城鄉里的無盡小故事。
比如收錄的《領袖之死》,台灣人讀來應該也有共鳴,這也讓我想起南美作家馬奎斯的短篇小說集,有近似的旨題書寫與國族變動下人物內心的多重凝視。
在這裡,我說一個題外話。
我們都知道,大陸知名小說家在台灣出版小說,未必能造成像在大陸一樣的熱潮,主因是文字敘事的隔閡,以及情境和台灣大相逕庭。
大陸是小說故事的糧倉,生長於無故事年代的我輩(出生於60年代末期後的作家)應該都很羨慕那取之不盡的小說故事糧食,但我讀韓少功的小說,也體悟到作為一個台灣小說寫作者,或許只能好好欣賞對岸名家之作,確實只能是“欣賞”,想偷點小說法寶都有點難,因為我發現不獨是兩岸文字使用的差異,最重要的是,故事的源頭與敘事方法差異也甚大。
以韓少功為例,他的社會經驗與地方寫實書寫,其實也是內省的再現,荒謬只是其敘述主調,保有對純粹小說的極度語言自覺。相反的,台灣小說則多走向極度個人化與內化書寫,關於寫實,其實往往是不寫實的,或說虛構往往指向寫實,虛實光暗交錯,使得台灣小說也產生了自己的獨特情調,但和大陸小說已然大異其趣,也因此韓少功的小說給了我不同界面的欣賞,像是在看一部又衝突又協調的好看電影。
這也可以說明為何我比較喜歡他的短篇小說,都不是他近期所寫的,我喜歡這本書收錄的短篇小說,多是他8、90年代所寫的小說,我喜歡他銳而不尖、諧而有趣,在嘲弄下隱含著難以言盡的傷懷書寫。
無可挑剔的完美敘述,無可逃遁的殘缺人生。
誰能不讀韓少功?
至少我不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