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技發展模式與經驗》是2009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東華。
基本介紹
- 書名:韓國科技發展模式與經驗
- 作者:李東華
- ISBN:9787509711040
- 定價:¥49.00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1-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經過40多年的努力,韓國已基本建立起一個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創新體系,創新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與已開發國家的科技差距不斷縮小。韓國的成功有許多機緣,但技術進步顯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韓國科技發展模式與經驗》以政府、產業、企業為分析單元,闡述韓國通過有選擇的技術學習實現由引進到創新跨越的技術進步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深入分析韓國的科技發展政策和科技創新模式,為後發經濟體技術創新戰略的制訂提供有益的借鑑。
作者簡介
李東華,1964年生。198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自然辯證法專業,1991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科技哲學專業,現為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目前主要從事產業經濟、韓國經濟、國際經濟關係等研究。已出版專著《產業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在《中國軟科學》、《亞太經濟》、《中國經濟報告》、《當代韓國》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韓國的經濟奇蹟
第二節 從技術引進到技術創新——技術跨越的意義
第三節 韓國技術發展所揭示的引進與創新關係
第二章 韓國的科技發展與科技競爭力
第一節 韓國科技發展的基本過程
一 韓國技術引進的歷史回顧
二 韓國的自主創新能力
三 韓國科技競爭力現狀分析
四 韓國科技發展的新趨勢
第二節 從引進到自主創新的技術跨越路徑分析
一 在技術引進的同時努力提高國產化率
二 重視消化吸收,提高本國技術開發能力
三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由追趕到跨越
四 通過技術貿易,不斷增強經濟實力
五 打造堅實的人才隊伍
第三節 韓國科技發展的主要特點及國際比較
一 正確選擇技術引進方式
二 政府在科技發展中占主導地位
三 始終把提高本國競爭力作為技術引進戰略和科技政策的核心
四 推行“以大敵小”的外圍專利戰略
第三章 韓國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第一節 韓國的科技管理體制
一 韓國科技管理體制的形成
二 韓國的科技管理機構與職能
三 政府科研項目和計畫的管理
第二節 韓國的科技創新政策
一 韓國科技政策的演變
二 21世紀:面向未來的韓國科技政策
第三節 韓國科技創新政策的推進體系
一 實施科技發展趨勢預測調查
二 完善技術創新支持體系
三 建設共享型技術創新體系
第四章 韓國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第一節 韓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現狀特徵
一 韓國企業的主要特徵
二 韓國企業技術水平及創新能力
第二節 韓國企業的創新網路
一 開放式創新與企業創新網路形成的背景
二 韓國企業的創新網路及其特點
第三節 韓國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的形成
一 韓國產學研合作政府政策的演變
二 韓國產學研合作的現狀與主要形式
三 韓國產學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五章 韓國的產業技術進步
第一節 韓國的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
一 技術進步與產業結構演變
二 技術創新與產業競爭優勢演變
……
第六章 韓國的智慧財產權戰略與管理
第七章 全球競爭時代韓國科技政策的戰略選擇
第八章 韓國科技發展經驗對浙江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人類社會踏上了充滿挑戰和希望的21世紀,世界各種文明和思想文化經歷著深刻的激盪和變革。面對這樣的形勢,堅持理論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振興中華民族的必由之路。因此,承擔著“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會”職責的哲學社會科學,任重而道遠。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新型社會,是人類歷史中前無古人的創舉,需要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在實踐和理論上進行不懈的探索,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胡錦濤同志2003年7月1日《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宏偉目標的征程中,我們將長期面對三個重大課題:一是要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正確應對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以及科技進步的發展趨勢,在日益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國發展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