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嘉玲

韓嘉玲,1984年獲台灣大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她的言談舉止,帶給你的是一副樸實的外表,一顆樸實的心,一腔樸實的學者情懷。因其在扶貧領域研究及實踐中的突出成績,獲得2004年中國消除貧困獎科研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嘉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學位/學歷:博士
發現問題,師資師生關係,教師隊伍,師生關係,學生狀況,同學關係,親子關係,與社區的關係,

發現問題

學生流動。雖然流動人口的流動高峰時期一般都在春節前後,基本符合學校的學期時間,但是隨著父母工作及住處的變動,流動兒童的上學場所也隨之經常變化。一般剛開學時學生較少,後來逐漸增多,到年底隨父母回老家時,學校的學生也隨之減少。特別是六年級的學生流動更嚴重。在我們調查中許多學校的校長,甚至部分班主任都說不準班上的學生數。而大部分的學校也並沒有學籍登記表。
教師流動。流動兒童學校的教師來自全國各地,由於教師工資較低(大約每月500元人民幣),生活條件艱苦,教學負擔重,此外,部分校長不尊重教師,只要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教師常常就跳槽另謀高就。在對69個班級的調查中,發現近一半的班級在每學期都有中途更換教師的情況,比例高達47.8%。最高記錄的班級,甚至有一學期更換7名教師的情況。可見教師的流動狀況非常嚴重。

師資師生關係

教師隊伍

流動兒童學校草創之初,一般只開設低年級,教師大部分是創辦人從老家找來的親戚與朋友,他們不一定有教學經驗。等到學校形成規模後,一般就向社會公開招聘,對學歷及教學經驗都有了一定要求。有的學校回老家聘請有經驗的教師,也有延聘北京當地的退休教師。女性教師占70%以上。
這些教師來自全國各地,有的是有幾十年教齡的退休教師,也有從未有任何教學經驗的來京打工者,其中大部分擔任過農村民辦及代課教師,由於無法轉正及工資太低而外出打工。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公辦教師也出來打工,這主要是由於當地政府拖欠教師工資或工資太低等原因。還有部分教師是地方的師範學校畢業後未分配的應屆師範生,也流入了流動兒童學校的勞動力市場。
教師的生活非常艱苦,一般吃住都在學校,但多數學校所提供的教師宿舍都是非常簡陋的,有的學校十幾個人擠在不到20平方米的房間裡,一張上下鋪的床要擠4個人。外地老師一日三餐一般都在學校吃,而管理後勤的一般都是“校長”的親戚,因此在“節省開銷,以換取最大利潤”的條件下,吃的也是非常簡單。

師生關係

雖然流動兒童學校的教師中有教師資格的比例不高,但問卷及訪談的調查顯示,有關流動學校的教學質量,也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教師都是濫竽充數。流動兒童學校教師無論在教學上或對學生的關心程度上,大部分都能獲得家長及學生的認可。有61.2%的學生喜歡現在學校的老師,僅有1.9%的學生表示不喜歡學校的教師。31.5%的學生表示有的老師喜歡,有的不喜歡。此外,針對教師的教學水平,以流動兒童學校教師與流出地教師相比較,46.7%的學生認為比流出地學校教得好,只有7.4%的學生認為比老家差。
這批從農村來北京打工的老師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以微薄的待遇,卻付出了一般教師雙倍的勞動,為國家培育了成千上萬原本可能流落街頭的孩子。

學生狀況

同學關係

學生來自五湖四海,除了沒有來自西藏、青海、新疆及上海等地,學生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基本上與在北京的流動人口主要來源吻合。雖然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部分家長把流出地老鄉所辦的學校作為考慮的因素之一,但是學生在學校時,並沒有因為地域的關係而影響與其他同學的交往。61.8%的學生,選擇喜歡與老鄉及其他省份的同學一起玩。16.9%的學生喜歡和其他省份的同學,只有15.7%的孩子喜歡和老家來的同學一起玩。此外,有不少學生認為他們喜歡北京生活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與不同省份的朋友交往。
在課餘,他們自創的主要遊戲,就是跟其他省份的同學互相猜測和學習對方的語言。課間他們最喜歡的活動是互相比較自己老家與同學老家的氣候、動植物、語言、飲食及生活習慣。這類學校讓學生們認識了來自祖國各地的小朋友,並讓他們彼此結下了良好的友誼。在這樣的學校里沒有歧視、充滿了溫暖。一位智力發展較慢的北京兒童的母親,她的孩子在這裡找到了學習的空間,她激動地說:“中國的希望在這群孩子,而不是城市裡重點學校的孩子。”

親子關係

流動兒童的家長整日忙於打工、經商,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親職教育基本處於空白狀態,絕大部分家長雖然非常關心孩子,但他們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心有餘而力不足。
對於孩子的學習,只有26%的家長經常檢查學生的作業,57.2%的家長有時檢查學生的作業,16.8%的家長從不檢查學生的作業。但是仍有29.4%的學生在作業不會的時候,去問父母。在孩子過生日或“六一”兒童節時,家長帶孩子出去玩的比例也不高(15.4%)。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放學後,父母不在家。由於父母工作忙,孩子承擔了部分家務勞動。他們最常乾的家務是洗碗(7.4%)、洗菜(61.3%)、提水(55.l%)、掃地(45.3%)、做飯(45.2%)和洗衣服(42.1%)。

與社區的關係

這次調查的流動兒童少年中有10%的孩子認為自己是北京人,儘管他們沒有北京戶口,然而北京是他們生長的地方,哪怕是在城市邊緣的菜地、垃圾場、簡易的窩棚學校,都是他們童年度過的場所。因此北京已經是他們最最熟悉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