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啟勛

韓啟勛,筆名寒晴,生於1918年,祖上一直居住在遼寧省瀋陽市馬三家子鎮邊台村。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13歲的韓啟勛早早嘗到了國破家亡的滋味。當時日本人在東北抓壯丁,韓啟勛一來為躲避抓捕,二來因家境拮据,便離開家鄉尋求生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啟勛
  • 出生日期:1918年
  • 逝世日期:1992年7月
  • 代表作品:《昨夜底歌》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家庭成員,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韓啟勛,筆名寒晴,生於1918年,祖上一直居住在遼寧省瀋陽市馬三家子鎮邊台村。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13歲的韓啟勛早早嘗到了國破家亡的滋味。當時日本人在東北抓壯丁,韓啟勛一來為躲避抓捕,二來因家境拮据,便離開家鄉尋求生計。
韓啟勛從瀋陽老家出來後,輾轉到過長春、吉林市、柳河、梅河口等地,後來父親發揮自己的特長,進入劇社寫劇本。學過理髮,當過成衣工人,還曾給人記賬謀生。
韓啟勛在解放戰爭中一路南下,經歷三大戰役,最後解放了海南島。在抗美援朝期間,韓啟勛留在長春擔任解放軍高級步兵學校圖書館主任,負責培訓新兵。後來從部隊轉業,來到汽車廠工作,並在長春成家定居。
1992年7月,韓啟勛辭世,留下了無數勳章和一些詩集。

主要成就

詩集《昨夜底歌》
在“偽滿洲國”統治東北的年代裡,韓啟勛秉筆直書,諷刺時弊,寫下了不少具有反抗精神的劇本。也正因如此,劇本常常難以通過當權者的審查,得不到演出許可。韓啟勛的生活一直處於窘迫、流浪中,但始終沒有屈服。“這些詩歌就是在此期間創作的,當時作為一個有文化的青年,只能以文字宣洩國家遭受侵略的不平和痛苦。”韓恆洋說,在當時嚴酷的政治背景下,一旦這些詩歌被發現,後果不堪構想,只能偷偷地寫,“到抗日戰爭勝利時,父親的手稿已經攢了厚厚的一本。
1948年,韓啟勛將手稿整理謄寫成集,題寫標題、筆名和日期,便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昨夜底歌》。

家庭成員

韓啟勛女兒韓舒梅、兒子韓恆洋。

社會評價

“在抗戰時期的東北,曾經有很多人以文字為武器進行鬥爭,但越到後期堅持下來的人越少,現在能見到的實物僅此一件。”王錦思這樣解釋這本詩集的價值,“可惜它一直沒有被人發現。這本詩集的思想性、戰鬥性非常突出,如果早一些發現,其中部分詩篇進教科書也是有可能的。”
目前,王錦思正在考慮將這部詩集出版印刷,讓更多人了解抗戰歷史和一位筆名“寒晴”的愛國詩人。
“我爸一輩子就想成為詩人,發表詩集。”韓舒梅說,如果能成功出版,可以說是實現了父親一生的夢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