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嶺(山西韓信嶺和韓信嶺阻擊戰)

韓信嶺(山西韓信嶺和韓信嶺阻擊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壁嶺,在山西靈石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韓信嶺,《通鑑》陳太建八年,周主自將伐齊,齊師大潰,齊高阿那肱守高壁(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中華博物編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信領
  • 原名:高壁領
  • 地理位置:山西靈石縣東南二十五公里
高壁嶺,在山西省靈石縣南,為南北要隘。相傳漢高祖劉邦出擊陳郗時呂后斬了韓信,劉邦於返回長安途中,在此收到了呂后送來的韓信首級(頭),遂葬之嶺上,故又名韓信嶺,亦稱韓侯嶺。嶺上有韓信墓
山西省靈石縣南焉鄉高壁村的高壁嶺,距縣城10公里,海拔1200米,山勢險峻,峭壁深澗,北倚綿山,南接霍岳,東與靈空山對峙,西與秦王嶺相望,乃秦漢時期古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扼南北交通之咽喉,歷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川陝通衢”之美譽。
韓信,漢初三傑之一,漢代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漢初諸侯王,楚漢相爭時被劉邦拜為大將,統率全軍,足智多謀,輔佐劉邦破項羽,項羽戰敗,自刎烏江,劉邦遂成帝業。劉邦封他為齊王,漢朝建立改封楚王,後有人告他謀反,降為淮陰侯。公元前196年,北方陳豨反,與匈奴聯合進犯中原,劉邦率師親征。呂后策劃在未央宮變將韓信謀殺,遣人帶韓信首級送往山西代縣晉見高祖,行至靈石城南高壁嶺逢高祖凱旋,遂令葬於嶺上,隨從軍士每人捧土一掬即堆成墓。現存韓信墓丘方圓30米,高10米,墓外原有磚切圍牆,內有1米多寬的通道,墓前現遺存有青石刻“漢淮陰侯墓”碑一通。 墓前建有韓信廟,祠廟坐北朝南,始建於金明昌年間,元代時曾修復三次,大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又擴修祠廟,現存初創建的三孔磚券拱型十字窯(正殿),其它建築物毀於戰火。歷代過往文人墨客多有題詠。明代監察御史于謙曾題詩云:“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芒。功成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漢帝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荒墳埋骨腰山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韓信為歷史名臣,漢朝的開國元勛,其知名度很高,人文價值非同一般。靈石縣人民政府於1994年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見詞條:高壁嶺 韓信墓
韓信嶺阻擊戰(見衛立煌
1938年2月中旬,衛立煌被任命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前敵總指揮,指揮山西境內的全部中央軍。16日,衛總部移往霍縣,準備對付敵人新的行動。
這時,侵華日軍華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集中了第一O八、第二十,第一O九,第十四,第十六師團,共約十萬人,由太原南下,企圖一舉攻下山西南部。衛立煌認為敵人的戰略是速戰速決,中國軍隊採用持久戰,則是對日軍的有效打擊手段。中國軍隊應主動阻擊其由北南下的師團,爭取時間,讓兄弟部隊轉入太行、呂梁。中條山脈和敵後。於是,他與閻錫山,朱總司令研究確定,將阻擊點選擇在臨汾北面的韓信嶺。2月17日,衛立煌指揮所屬部隊在太行山區的韓信嶺一帶展開,構築工事,採取陣地戰的辦。法,進行了繼忻口之後的第二次阻擊戰。
衛立煌在韓信嶺與日軍惡戰至26日,寸土不讓。日軍未能從正面突破,乃以第二十師團主力向韓信嶺陣地猛攻,並分兵一部向隰縣前進,企圖從左翼實施包抄。衛當即命令守軍全線反擊,展開更加猛烈的戰鬥。27日,衛立煌打電話給閻錫山,要他乘日軍離開太原向韓信嶺進犯之機,迅速奪回太原。閻接電後,大聲高叫;“好!好!不過東面敵人擋不住咋辦?”衛說:“先奪太原,放棄臨汾,也是上策。”晉軍開始行動後,因漢奸通敵,暴露了行動企圖,日軍急將其第一O九師團全力回撤,反攻太原的意圖未能實現。
韓信嶺襲擊戰
靈石抗日戰爭
1943年,日軍推行蠶食政策,擴大敵戰區,縮小游擊區,摧毀根據地,在韓信嶺 修築碉堡,碉堡內駐有日軍和偽警備隊。太岳軍區派38團配合靈石縣大隊,於1943年10月的一個夜晚,進軍韓信嶺,把日軍據點包圍,割斷鐵絲網,摸掉哨兵,架起雲梯,衝進韓信廟,用機槍,步槍,手榴彈猛烈襲擊,打得日偽軍抬不起頭來,因夜戰搞錯主攻目標,末攻下碉堡,唯恐敵兵增援,於天亮前撤退,經過這次戰鬥,偽警備隊不敢再橫行鄉里,還暗地裡為八路軍送情報,運彈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