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純束(1922年3月——2016年12月),男,壯族,廣西象州人,194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革命工作。韋純束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壯族人民的優秀兒子,原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原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原主席、黨組書記,離休幹部。
2016年12月12日7時46分,韋純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南寧逝世,享年95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純束
- 國籍:中國
- 民族:壯族
- 出生地:廣西象州
- 出生日期:1922年3月
- 逝世日期:2016年12月12日
- 信仰:共產主義
人物履歷,擔任職務,訪談錄,文稿,題詞,人物逝世,
人物履歷
1927年至1936年在交址國小讀書,
1937年考入象縣國民中學,在偉大的杭日戰爭中,他於1939年投筆從戎,參加廣西學生軍(第三屆),奔赴邑欽抗日前線,親自參加了抗日戰爭。
1941年學生軍解散後返回家鄉象縣,又值日軍第二次入侵廣西,象縣失陷,他做了大量抗日工作。
1948年1月至1949年4月,任中共桂林市工委副書記;
1949年5月,任中共桂林地委副書記、桂中支隊副政委;同年8月,兼任中共象縣工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桂中支隊總隊第八大隊政委。
1949年後,韋純束任梧州軍分區獨立團政委,中共桂平縣委書記、縣長。
1954年6月,調廣西交通廳工作,先後任運輸局局長、副廳長、廳長。
1965年11月,任中共南寧市委副書記、市長。文革期間受迫害,被迫停止工作。
1973年5月,韋純束重新參加工作,任中共南寧市委副書記、市革委副主任。
1978年1月,調任自治區建委副主任。1979年8月,復回南寧任中共南寧市委書記、市長。
1982年4月,調任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同年9月,當選為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87年,分別當選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黨的十三大,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90年,因年事已高,辭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職務。擔任首屆廣西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主任,換屆後他一直任地方志編委會名譽主任。
1997年2月離職休養。
擔任職務
韋純束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廣西省第二、三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五、七、九、十次代表大會代表,廣西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二、五、六、七、十、十一、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訪談錄
值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廣西文史研究館館長兼《廣西文史》雜誌主編文軍,廣西文史研究館館員、《廣西文史》副主編劉君達於2005年6月16日採訪了他。韋老已83歲高齡,身體健康,精神笙棟,講起當年往事滔滔不絕。下面,我們將韋純束同志的訪談記錄整理出來,以饗讀者,並以此作為本刊對杭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一份紀念。
文軍: 剛才您說了,您是1938年底參加學生軍的,並在學生軍中入黨的。您能回憶下當年在學生軍的經歷嗎?
韋老:我當時是16歲,是象縣國民中學的學生,已經接受了中共地下黨員的教育,早就立下了抗日救國的決心,所以一聽說學生軍招兵,
在父親的支持下,就義無反顧地步行北上桂林去報名,但走到荔浦縣境時就走不動了。那時正在修桂柳鐵路,運材料的貨車很多,放空的時候司機為了撈外快,願意搭我們,當時叫“買黃魚”。 1938年11月到桂林,桂林很冷。我參加了第三屆學生軍,住在七星岩旁邊的一個岩洞,在桂林集訓了個多月,我分在第一團二大隊六中隊,集訓後就到柳州、平樂、鐘山作抗日宣傳工作,第二年冬調到邑欽抗日前線。
我被派到國軍31軍137師392團的重機槍連擔任指導員。392團團長叫韋燦,是容縣松山人,是個老團長了,已有40來歲。他本已升副師長,因故還沒有離任。韋團長人很好,我們去後,他熱情地請我們吃飯,加了菜,有豬肉、雞肉,還喝了兩口酒。那時我已經有槍,有支德國造的七九式步槍,所以392團的戰鬥我都參加了,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枯埋戰役中韋燦團長壯烈犧牲的一幕。
文軍: 1944年n月,日本侵略軍占領了您的家鄉象縣,您當時正在家鄉從事革命工作,淪陷後又從事了一系列抗日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您能回述下當時的鬥爭情景和您所從事的抗日鬥爭嗎?
韋老:1941年夏廣西學生軍解散後,轉入廣西合作訓練班受訓,之後先後在平樂、修仁(今屬荔浦)工作。1944年10月日軍入侵廣西,中共修仁支部經上級組織批准,轉移到象縣進行抗日救亡工作,我奉命回家鄉工作...... 地下黨交給我的任務是去聯繫留在象縣的國軍兩個營一個排,爭取他們抗日。這些國軍原計畫經柳州退到大後方去的,因柳州失守,他們過不去,就滯留在象縣了。駐中平鄉的一個營屬四川軍楊森的部隊,營長叫蔣雲程,我們簡稱他為蔣營;駐紮在羅秀鄉的營屬於何應欽領導的軍政部,營長叫崔永恭,我們稱之為崔營。
文稿
摘自《古書解讀入門》一書的序文:
1999年(11月13日),是我國已故著名歷史學家、壯學宗師黃現璠教授誕辰100周年,作為其紀念活動之一的《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的編輯出版 ,無疑將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本書編輯組的同志約我為該書作序,本來我不擅長文辭,但出於對這樣一位實事求是,直言不諱,在逆境中仍對民族文化事業堅貞如一的壯族前輩的文選作序深感榮幸,且為義不容辭之事。
黃老出生於我區西南壯鄉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的求學之路頗為曲折,人生歷程頗為坎坷,為此形成了他生活中頑強拼博、百折不回的非凡個性和孜孜以求、勇往直前的崇高信念。他早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在學九年,畢業後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院留學兩年,曾有幸在國內外著名高等學府受到多位史學大師的嚴格教育和學術薰陶,由此打下了他堅厚紮實的史學基礎。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與深厚的學問根基,正是黃老日後在民族文化事業中能作出較大貢獻的兩個重要條件。
黃老一生從事史學研究50餘年,治學刻苦,著述勤奮,他在求學時代就曾編著譯過《中國通史綱要》、《高中外國史》、《元代農民之生活》、《唐代社會概略》、《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等著作以及發表過不少史學論文。留學歸國後,他在高等院校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又將精力投入到社會生活史和民族學研究當中,著述豐碩。特別是在壯學領域建樹卓著。黃老對壯學的重要貢獻,主要表現在他一絲不苟地從基礎工作做起。他非常重視田野調查和收集第一手史料,曾數十次親自組織和參加少數民族社會歷史學術考察,足跡踏遍區內各少數民族地區。他曾參加過中央民族訪問團的訪問工作。他曾領導過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的大規模調查工作。他曾參與過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的民族事務活動。他在對收集到的大量調查資料進行綜合整理和系統研究的基礎上,力求對壯族的族源、社會性質、歷史人物、文化藝術等重要學術問題作出科學的解釋與合理的總結。黃老有關壯族歷史文化的研究成果,是理論與實踐辯證統一的結晶,受到民族學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據我所知,黃老是我國壯族第一位教授, 他撰著的《廣西壯族簡史》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壯族歷史的專著,填補了我國民族史研究的空白;他撰著的《儂智高》是我國第一部研究壯族歷史人物的專著;澄清了封建王朝近千年來強加在儂智高身上的歷史污名;他與學生合著的《壯族通史》是我國第一 部壯族通史,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少數民族研究的成果。他開拓了壯學研究的一代風氣, 因此可以說,黃老是我國20世紀學術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本書所收集的論文,雖僅僅是黃老一生著述中的一小部分,但時間跨越半個世紀,內容涉及先秦史、中古史、語言學、社會生活史、壯學以及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考察等領域,充分反映出黃老的淵博學識和民族理念。我個人認為:本書出版的現實意義, 不僅僅在於它本身所具備的學術和史料價值,更重要的是它能促使後輩學人深入研究黃老,進一步了解黃老這位歷史人物的史學和民族思想,加深理解黃老之所以在逆境中仍忍辱負重、一如既往地執著於壯學研究,這源於他始終從心底堅信中華各民族各自具有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崇尚各民族團結、平等、共同發展的多元化理念,從而不斷地繼承他那種在學術上勇於探索,為振興民族文化事業而奮鬥終生的無私奉獻精神。
這是我對黃老生平及其道德文章的一點了解以及對本書出版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的一點期望,以此為序。
題詞
人物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壯族人民的優秀兒子,原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原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原主席、黨組書記,離休幹部韋純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12月12日7時46分在南寧逝世,享年95歲。
韋純束同志逝世後,習近平、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劉奇葆、趙樂際、胡錦濤、朱鎔基、溫家寶、賀國強、楊晶、郭聲琨、王勇、馬飈、李兆焯等通過各種形式對韋純束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並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彭清華、陳武、陳際瓦、馬鐵山、侯建國、姜英宇、范曉莉、藍天立、於春生、王小東、喻雲林、王可、黃世勇、王凱、趙德明、危朝安、李克、楊道喜、瀋北海、溫卡華,老同志趙富林、陳輝光、曹伯純、陸兵、馬慶生以及自治區其他領導同志、部分省級離退休老同志,在韋純束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前往醫院看望或通過各種形式對韋純束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向其親屬表示慰問。李紀恆、李銳、莊炎林等領導同志,也通過各種方式對韋純束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向其親屬表示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