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潤軒(1927年7月—1997年11月),男,生於澄城縣原西社鄉(今屬馮原鎮)韋家社村一個農民家庭。1949年3月在同州師範(今大荔師範)參加革命工作。1957年5月21日在韓城象山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潤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澄城縣原西社鄉
- 出生日期:1927
- 逝世日期:1977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西北師範學院
生平,評價,
生平
韋潤軒同志的青少年時代,先後在蒲城堯山中學、同州師範、戶縣師範、彬縣師範及西北師範學院求學。1942年至1943年在澄城中學任教。1944年9月至1951年8月在同州師範任體育主任。1951年至1952年在華縣少華師範任副教導主任。1952年2月至1952年8月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1952年9月至1953年1月在藍田中學任副教導主任。1953年2月至1955年8月在韓城縣初級中學任教導主任。1955年9月至1963年8月在韓城象山中學任副校長。期間於1960年2月到10月曾在北京教育行政學院學習。1963年8月調任澄城中學任副校長、黨支部書記。“文革”期間,首當其衝,備受折磨。1970年8月復出工作,負責澄城馮原中學校務領導。1971年調任澄城中學任黨支部書記、革委會主任、校長等職至1986年2月,經縣文教局申請縣委批准超齡任職五年後離任,先後主持澄城中學長達二十年之久。1987年退休,享受縣團級政治待遇。
他在學校領導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把提高教師的積極主動性作為辦好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和核心。採取各種有效方法,對全體教工始終堅持在政治思想上啟發自覺進取;在業務教學上幫助進修提高;在生活上關懷照顧,排憂解難。因而學校教育質量居全區前茅,學校的整個工作曾以校風正、教風嚴、學風濃而譽滿關中,多次受到省地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獎勵。他嚴於律己,始終保持人民公僕的本色,事事以身作則,樣樣都能帶頭。對於工作中的問題總是主動承擔責任,勇於自我批評,從不推過攬功。他一心為公,兩袖清風,一塵不染的高尚情操薰陶和教育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1983年在全省開展的“五講四美”為人師表活動中,被評為陝西省優秀教師。他退休後仍然關懷全縣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整體改革,經常與學校和教育局領導聯繫,反映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和看法,還先後去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學習考察先進地區的教育改革情況和經驗,並整理了考察報告,為全縣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鑑。他還參與了縣上的關教活動,與其他老同志一道,艱苦創業開辦了“護花幼稚園”。
他在學校領導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把提高教師的積極主動性作為辦好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和核心。採取各種有效方法,對全體教工始終堅持在政治思想上啟發自覺進取;在業務教學上幫助進修提高;在生活上關懷照顧,排憂解難。因而學校教育質量居全區前茅,學校的整個工作曾以校風正、教風嚴、學風濃而譽滿關中,多次受到省地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獎勵。他嚴於律己,始終保持人民公僕的本色,事事以身作則,樣樣都能帶頭。對於工作中的問題總是主動承擔責任,勇於自我批評,從不推過攬功。他一心為公,兩袖清風,一塵不染的高尚情操薰陶和教育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1983年在全省開展的“五講四美”為人師表活動中,被評為陝西省優秀教師。他退休後仍然關懷全縣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整體改革,經常與學校和教育局領導聯繫,反映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和看法,還先後去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學習考察先進地區的教育改革情況和經驗,並整理了考察報告,為全縣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鑑。他還參與了縣上的關教活動,與其他老同志一道,艱苦創業開辦了“護花幼稚園”。
評價
韋潤軒同志是渭南市和全省知名的校長、教育家,他終生執教,教書育人,傾注心血,歷盡艱辛,擔任學校領導工作長達三十餘年,為祖國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有為人才,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業績卓著,譽滿古徵,名垂關中,光照人間。
他還曾擔任中共澄城縣委委員,澄城縣第九、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澄城縣第十屆常委會委員,中共陝西省第六屆黨代會代表。
1997年10月9日,在他重病期間,澄城各界社會賢達集體發起,為其舉辦了隆重的祝壽活動,參加者多達數百人之眾,充分表達了廣大民眾、師生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家的愛戴和崇敬。
韋潤軒同志病逝於1997年11月1日,享年70歲,安葬故里。安葬當日,有千餘人參加葬禮,唁電從祖國各地似雷電飛來,更加證明他雖死猶榮,業績永駐人心。
他還曾擔任中共澄城縣委委員,澄城縣第九、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澄城縣第十屆常委會委員,中共陝西省第六屆黨代會代表。
1997年10月9日,在他重病期間,澄城各界社會賢達集體發起,為其舉辦了隆重的祝壽活動,參加者多達數百人之眾,充分表達了廣大民眾、師生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家的愛戴和崇敬。
韋潤軒同志病逝於1997年11月1日,享年70歲,安葬故里。安葬當日,有千餘人參加葬禮,唁電從祖國各地似雷電飛來,更加證明他雖死猶榮,業績永駐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