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氏波斑蛛

韋氏波斑蛛

韋氏波斑蛛(Orsinome vethi (Hasselt,1882))是肖蛸科波斑蛛屬的一種蜘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氏波斑蛛
  • 拉丁學名:Orsinome vethi (Hasselt,1882)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蜘蛛目
  • 亞目:後紡亞目
  • :肖蛸科
  • 亞科:銀鱗蛛亞科
  • :波斑蛛屬
  • :韋氏波斑蛛
  • 總科:圓蛛亞科
形態特徵,亞種分化,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中窩為一圓形坑,較大且較深,其上半部具一對“C”字形陷窩,呈“八”字形排列。8眼兩列,等寬,前眼列後凹,後眼列平直。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18:0.13);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28:0.18)。中眼域長0.51,前邊寬0.50,後邊寬0.45。前中眼=前側眼>後中眼=後側眼(0.18:0.18:0.13:0.13)。
額高0.20 。螯肢黃褐色,前齒堤有3齒,後齒堤有4齒。下唇、顎葉和胸板黃褐色。下唇寬大於長(0.71:0.54),胸板長大於寬(1.73:1.43),具垂直著生的剛毛,其中前半部的一排橫向計共8根。步足淺黃褐色,腿節、膝節和脛節的末端具黃褐色環紋。腿節Ⅰ前側面具5根刺,相間隔排列。後跗節Ⅰ、Ⅱ的腹面無刺,後跗節Ⅲ具2根腹刺,後跗節Ⅳ具1根腹刺。腿節背側均有2列聽毛,其中腿節Ⅳ的聽毛最多,兩列總計約20根。
步足測量:Ⅰ16.83(4.77+5.67+5.22+1.17),Ⅱ11.56(3.42+3.78+3.42+0.94),Ⅲ5.85(1.89+1.80+1.53+0.63),Ⅳ10.03(3.33+3.06+2.88+0.76)。足式:1,2,4,3。腹部長卵形,背面銀白色,中央具一分叉的黃褐色縱條斑,條斑的兩側各具一列淺黑褐色斑點,其中前半部的斑點色較淺,呈黃褐色,亦不十分明顯。腹部側面黃褐色,每側具3條淺褐色斜條斑通向腹部腹面。
腹部腹面淺褐色,中部具一對銀白色縱條斑,呈“S”形。紡器淺黃褐色。外雌器暗褐色,前半部的中央具一桃形凹陷,凹陷之後至外雌器後緣之間的中央具一暗色縫(貴州標本具一很窄的中隔)。納精囊薄壁狀,連線管顏色深,骨化程度高,並呈“U”字形。
雄蛛
體長6.21~8.46。一雄蛛體長8.46:頭胸部長3.87,寬2.79;腹部長4.77,寬2.07。背甲淺褐色,斑紋像雌蛛,但顏色較深。中窩內的“C”形凹陷比雌蛛明顯。眼的排列近似於雌蛛。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25:0.13);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38:0.18)。
韋氏波斑蛛
韋氏波斑蛛解剖圖
中眼域長0.55,前邊寬0.53,後邊寬0.45。前中眼>前側眼>後中眼=後側眼(0.23:0.18:0.15:0.15)。額高0.23。螯肢紅褐色,形狀和齒的排列特殊,像粗螯蛛屬,螯肢前表面膨脹,前齒堤有3齒,各齒的間距較大,第3齒位於前齒堤中部靠下的位置,丘狀,三角形;後齒堤有4齒,前3齒位於後齒堤遠端,而第4齒特化成一丘狀的小突起,並與前3齒相隔開。
下唇和顎葉淺黑褐色。下唇寬大於長(0.65:0.58),胸板淺褐色,長大於寬,前半部具一排垂直著生的長剛毛。步足淺紅褐色,腿節膝節和脛節的末端具淺黑褐色環紋。腿節、膝節、脛節和後跗節具少量刺,其中腿節Ⅰ具5根前側刺,後跗節Ⅲ、Ⅳ各具1根腹刺。所有腿節背面均有聽毛,但毛短而數量少。腹部較雌蛛的窄,背中線的兩側各有一較其外側的區域顏色深的銀白色縱條斑,其他特徵像雌蛛。
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4.32(2.21+0.41+0.44+1.26);步足Ⅰ 31.86(8.82+10.44+10.80+1.80),Ⅱ19.98(5.94+6.39+6.39+1.26),Ⅲ8.46(2.79+2.61+2.34+0.72),Ⅳ15.57(4.95+4.86+4.77+0.99)。足式:1,2,4,3。觸肢的轉節較長,腿節呈“S”形。跗舟在背面近中部具一距狀突起;插入器和引導器扭轉成“S”形,插入器的基部位於盾板的背側面近緣處。

亞種分化

本種近似於產於紐幾內亞的O.lorgntzi Kulczyflski,1911(1911:451,figs.27,29,34,35),但外雌器的桃形凹陷大,引導器扭轉成“s”形,而不同於後者。

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馬來西亞,蘇門答臘,越南,爪哇。
國內分布:海南、貴州、雲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