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孔波斑蛛
- 外文名:Orsinomediporusa (Zhu, Song et Zhang,2003)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綱: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目:蜘蛛目ARANEAE
- 亞目:後紡亞目OPISTHOTHELAE
- 科:肖蛸科Tetragnathidae
- 亞科:銀鱗蛛亞科Leucauginae
- 屬:波斑蛛屬Orsinome
- 種:雙孔波斑蛛diporusa
- 分布區域:海南
- 總科:圓蛛總科
- 地理分布:海南(尖峰嶺)
- superf:Araneoidea
- 定名人:Zhu, Song et Zhang
- 年代:2003
- 原始文獻: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五卷 蛛形綱 肖蛸科:293-294.
- 模式產地:海南尖峰嶺
- 分布:海南(尖峰嶺)
形態描述,鑑別特徵,地理分布,
形態描述
正模體長9.09:頭胸部長3.42,寬2.52;腹部長5.94,寬3.60。背甲黃褐色,眼區至中窩之間淺紅褐色,中窩之前與頸溝交界處具一“Y”形淺黑褐色斑,胸部的兩側各具一淺黑褐色寬縱帶。中窩圓形,較深,中上部具一對卵圓形凹陷,呈“八”字形排列。
8眼兩列,前眼列後凹,後眼列平直,後眼列稍寬於前眼列(1.13:1.10)。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18:0.13);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23:0.13)。中眼域長0.50,前邊寬0.50,後邊寬0.45。前中眼>前側眼>後中眼=後側眼(0.20:0.18:0.15:0.15)。
額高0.18。螯肢、下唇、顎葉和胸板均呈淺黑褐色。螯肢前齒堤3齒,後齒堤4齒。下唇寬大於長(0.63:0.60:)。胸板長大於寬(1.55:1.33),後緣平截,在基節Ⅲ、Ⅳ相對應處各具一小結。步足黃褐色,腿節、膝節和脛節末端具淺黑褐色環紋。各足的腿節、膝節、脛節和後跗節具少量刺,其中腿節Ⅰ具6根前側刺,後跗節Ⅰ、Ⅱ的無腹刺,後跗節Ⅲ具2根腹刺,後跗節Ⅳ具1根腹刺。各腿節均具2列聽毛,但聽毛的數量少,且間距相對較寬,腿節Ⅳ的聽毛列長度約占腿節長度的1/4。
步足測量:Ⅰ28.35(8.28+9.36+9.27+1.44),Ⅱ18.18(5.58+5.85+5.67+1.08),Ⅲ7.74(2.61+2.43+2.07+0.63),Ⅳ15.84(6.03+4.41+4.50+0.90)。足式:1,2,4,3。腹部腹面土黃褐色,中部具一對“S”形銀白色縱條斑。外雌器淺紅褐色,前半部的中央具一對圓形凹陷,其下各連一黑褐色帶狀至外雌器的後緣,形狀似兩個網球拍。
鑑別特徵
本種腹部的斑紋雖近似於韋氏波斑蛛O.vethi和嘉瑞波斑蛛O.jiarui,但外雌器具一對圓形凹陷,而明顯有別於後者。
地理分布
海南(尖峰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