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碑高25米,碑頂是一支古銅色的步槍模型,碑身正面鑲有銅鑄碑名,碑座正面的浮雕上刻有新四軍的標誌(N4A),兩側分別鐫刻著陳毅、粟裕當年贊韋崗戰鬥的詩篇。碑座上端的紅旗,表現了陳毅名句“故國旌旗到江南”的意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崗戰鬥勝利紀念碑
- 碑頂:一支古銅色的步槍模型
- 碑高:25米
- 浮雕:刻有新四軍的標誌
紀念碑介紹,韋崗伏擊戰,
紀念碑介紹
碑座上端的紅旗,表現了陳毅名句“故國旌旗到江南”的意境。
紀念碑碑文全文如下: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占領平津後,八月十三日,又大舉進攻上海,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是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失陷,江南大好河山淪於敵手。日寇到處燒殺擄掠姦淫,暴行累累。江南人民奮起抗敵,救亡圖存。
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和全國人民的要求下,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組成新四軍,開赴抗戰前線。新四軍軍部遵照中國共產黨中央的指示,從第一、二、三支隊所屬的第一團至第六團中各抽調一部分幹部戰士,組成以粟裕為司令員的先遣支隊,於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進入蘇南敵後,實施戰略偵察。六月初,新四軍第一支隊在陳毅司令員率領下,進抵蘇南。六月十五日夜,先遣支隊和第一支隊第二團一部,由粟裕統一指揮,在南京鎮江之間的下蜀鎮附近破壞鐵路,使敵交通一度中斷。十七日凌晨二時,該部再接再厲,冒雨繼續東進,八時許到鎮(江)句(容)公路之韋崗贛船山口設伏。是時,日寇運輸隊五輛汽車,由鎮江方面開來,進入我軍設伏陣地,粟裕率部立即向敵發起猛烈攻擊。日寇倉皇應戰,龜伏車底與草叢中頑抗。新四軍將士英勇殺敵,僅半時許便將敵殲滅,斃敵土井少佐以下十餘名,傷數十名,毀軍車四輛,繳長短槍、軍刀、鋼盔、軍旗、軍服等大批物資及日鈔七千餘元,獲得大捷。 韋崗戰鬥是新四軍挺進江南敵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仗。這一仗,威震江南,挫敵凶焰,鼓我士氣,振奮民心,為爾後江南千百次戰鬥和建立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游擊根據地揭開了序幕。 為了銘記新四軍抗日將士的豐功偉績,教育後代,繼承和發揚抗戰英雄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團結奮鬥,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祖國,特在韋崗戰鬥原址立碑紀念。 鎮江市人民政府 一九八五年九月立
1997年,韋崗戰鬥勝利紀念碑被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韋崗伏擊戰
新四軍首戰日本侵略軍是在韋崗,這是陳毅和粟裕密切配合進行的一次漂亮的伏擊戰。
1938年6月17日,粟裕率新四軍先遣支隊在鎮江附近的韋崗伏擊日軍運輸車隊,打響了新四軍挺進江南敵後的第一仗。首戰告捷,擊毀日軍汽車4輛,斃敵10餘名,繳獲長短槍10餘支、日鈔7000餘元。1985年9月1日,中共鎮江市委、市政府在韋崗戰鬥原址立碑紀念,碑名由郭化若題寫。碑高25米,碑頂是一支古銅色的步槍模型,象徵著新軍刺破青天鍔未殘的氣勢;碑身正面鑲有銅鑄碑名,底座鑲著再現當年戰鬥場面的大型浮雕和陳毅、粟裕讚頌韋崗戰鬥的詩篇。
韋崗位於鎮江西南15公里,是日本鬼子經常活動的一個集鎮。6月11日,陳毅和粟裕接到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的命令,要新四軍先遣支隊破壞鎮江到下蜀之間的鐵路,牽制日軍會攻武漢。新四軍當時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序列,該戰區司令長官是顧祝同。
陳毅仔仔細細地看完命令,決定從第1支隊第2團抽調兩個連隊加強先遣支隊,同時命令第2團的兩個營在鎮江至下蜀一帶活動,及時策應粟裕。
6月17日凌晨,粟裕率領先遣支隊完成了破襲鐵道的任務以後,巧妙地指揮部隊在韋崗設下了伏擊圈。新四軍將士張網以待。
太陽從東山露出了臉,射出道道強烈的金光,像是在向大地歡笑,藐視那層淡霧的不堪一擊。蔚蘭色的天空上沒有一絲雲彩,越發顯得它的深邃無邊。日本鬼子的汽車隊一早就從鎮江出發了,侵略者們坐在汽車上耀武揚威,目空一切。當車隊馳近韋崗時,突然響起了一陣激烈的槍聲,子彈、手榴彈暴風雨般地落在日軍的汽車上。日本鬼子萬萬想不到會遭到新四軍的伏擊,幾乎沒有還手的機會。
戰鬥只進行了短暫的半個小時,日軍指揮官土井少佐等20多人成了異鄉之鬼,負傷者更多,4輛汽車被擊毀。當鎮江的日軍聞訊趕來增援時,新四軍將士早已安全轉移。
韋崗首戰告捷,新四軍繳獲日軍的長短槍十多支,日幣7500多元和許多其他軍用品。當大家把繳獲的日本國旗、日軍軍旗、日軍指揮刀、軍大衣、鋼盔、皮鞋、望遠鏡等物品在一座祠堂里展出時,遠近的民眾爭先恐後地趕來參觀,新四軍打勝仗的訊息很快傳遍鎮江、句容,傳遍蘇南,傳遍全中國……
韋崗伏擊戰的規模不算大,但是,在國民黨幾十萬軍隊連打敗仗,蘇州、鎮江、南京等大中城市相繼被日軍侵占的嚴重形勢下,新四軍在江南首戰告捷,旗開得勝,不但當地民眾人心振奮,也提高了新四軍的聲譽。
陳毅得知韋崗伏擊戰的捷報,興奮不已,當即作詩曰:
彎弓射日到江南,
終夜喧呼敵膽寒;
鎮江城下初遭遇,
脫手斬得小樓蘭。
陳毅稱韋崗之戰為新四軍的“處女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