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種子萌發,
簡介
韃靼槭,拉丁學名:Acer tataricum,高度:8m;冠幅:5m;形狀:緊縮的直立橢圓形;葉片:深綠色,秋葉由黃橙色變成紅色;花:五月開花,簇狀白花;果實:美麗的紅色翅果。
該樹種樹幹直立,樹冠茂密,初夏具有明亮的紅色翅果,色彩變化均勻,呈現出優美整齊苗圃形態,明亮的秋色葉極具觀賞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度可達4至12米。樹皮薄,淡棕色,平滑。單葉對生,闊卵形,長4.5至10厘米,寬3至7厘米,不裂或有3或5淺裂,葉緣有粗的不規則鋸齒。花朵春季與葉同放,圓錐花序,直徑5至8毫米,白綠色。果實為紅色翅果,夏末秋初成熟。韃靼槭有5個亞種。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歐洲中部和東南部、亞洲溫帶地區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由俄羅斯南部的韃靼民族命名。
種子萌發
激動素的二甲基亞諷溶液處理去果皮的糙粗械種子提高(尤其在硫脈存在時)了種子萌發的百分數,並使發芽完全正常化。在18 -20℃條件下,種子發芽如同用激動素水溶液處理種予的發芽一樣,是從子葉開始的,而後是下胚軸的生長。9 -10℃條件下發芽時,子葉沒有生長。
在保存種子所有復被的條件下,用激動素的二甲基亞諷溶液結合硫脈處理種子,引起人們的興趣,因為激動素的水溶液處理種子、解除其休眠沒有成功。當共同處理時,完整種子在9、10℃和。-3℃條件下,經兩個半月的時間,大部分種子能正常萌發。而用冷催芽處理種子,7個月後種子的萌發才能達到上述的發芽百分數。可以認為,對於深休眠的糙粗械種子找到了代替種子長期低溫催芽的處理條件。
激動素的二甲基亞諷在硫脈存在時對鞋粗核種子萌發有促進作用。其原因可能在於二甲基亞諷可以促進各種物質一一抗生素、化學殺菌類、殺細菌劑向植物和動物器官的滲透,同時加強這些生物質的活性。然而早期的資料表明,用激動素的水溶液處理後的鞋粗械種子離體胚萌發可達100%。也就是說,激動素經過種子復被滲透進去,並促進胚解除休眠狀態,但種子本身並不發芽。可以假設,種子經處理後還沒有達到建立激素水平的閥值,而激素對於克服胚周圍復被的影響是必要的。藉助於二甲基亞諷的作用,那個激素水平達到了,種子也獲得了萌發的能力。
除此之外,二甲基亞諷能在植物體器官中迅速運輸並和含琉基的化合物發生反應。然而,含琉基類化合物的存在和生長過程的調節緊密相連,琉基在生長旺盛的組織器官中含量較高。刺激生長應該阻抑琉基向二亞硫酸的轉化。在硫脈的分子中含有琉基,當激動素存在時用硫脈處理去果皮的韃靼槭種子,促進其萌發已是夠的。當種子復被存在時只有進一步引入二甲基亞諷才能使種子萌發。可以認為,完整的韃靼槭樹種子萌發是三種物質一一激動素、硫脈和二甲基亞諷協同作用的結果。可見,後者不僅加強了激動素的滲透,而且本身也對生長起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