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過程 韃靼(Tatar或Tartar)族屬突厥語民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隨蒙古人西征的突厥語部落血統,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韃靼人屬喀山韃靼人,他們的祖先主要是伏爾加-保加爾人(The Volga Bolgars),保加爾人原居中亞一帶,後隨匈奴人西遷到黑海以北,七世紀時分成五部,一部西遷到多瑙河下游地區,聯合斯拉夫人打敗了東羅馬帝國的軍隊,建立保加利亞汗國,後被當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為基督徒。後來保加利亞人就成為同化了這支保加爾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稱。另一支保加爾人北上到
伏爾加河 中游、卡馬河流域一帶,稱伏爾加-保加爾人,蒙古西征時稱他們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征服。拔都在西徵結束時建立欽察(金帳)汗國,蒙古人和欽察汗國統治下的伏爾加-保加爾、欽察(奇卜恰克)等突厥語民族融合,形成韃靼族。
歷史 1206年,一個由
蒙古人 建立的國家在亞洲腹地誕生。由此,一個對歐亞大陸歷史進程產生巨大影響的事件——蒙古人的征服——拉開了序幕。
1243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在
伏爾加河 下游紮營,以薩萊為中心建立了一個西至
多瑙河 、東至額爾齊斯河的幅員遼闊的蒙古國家——金帳汗國。蒙古大軍所到之處,富庶的城市變為廢墟,無數的居民遭到殺戮,
喀山 也未能倖免。
1438年,韃靼貴族兀魯·穆罕默德在伏爾加河中游建立了一個封建國家——
喀山汗國 。成立之初,喀山汗國曾一度相當強盛。
1445年,喀山汗擊敗
莫斯科 公國軍隊,俘獲大公
瓦西里二世 。此後,喀山汗國與莫斯科公國的戰爭不斷。
1469年,沙皇
伊凡三世 利用喀山汗國的內訌,曾奪取喀山城。
1487年,莫斯科公國再度占領喀山,並扶植了以穆罕默德·阿明為首的傀儡政府。
1504年,阿明擺脫了俄國控制,並於1521年同
克里木 汗國和諾蓋汗國結盟起兵包圍了莫斯科。不久,汗國依附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對喀山汗國造成毀滅性打擊的是伊凡雷帝。傳說,當葉蓮娜1530年生下伊凡雷帝時,遠在上千公里外的喀山汗妻子都聽到了這個嬰兒的啼哭,對來自莫斯科的使者說:“貴國剛剛降生了一位皇子。他長著兩副牙齒,一副要吃掉我們
韃靼族 ,另一副會將莫斯科公國給吃下去。”葉蓮娜的預言沒有錯,正是這位伊凡雷帝成了喀山汗國的
終結者 。
1552年,
伊凡雷帝 親率15萬大軍進攻喀山汗國。8月底,莫斯科公國軍隊包圍喀山,用150門重炮向城內守軍發起毀滅性轟擊,炸塌了供應全城的水井,喀山城陷落,汗國最終併入俄國版圖。在“恐怖伊凡”的野蠻征服中,當地的著名伊斯蘭學者和導師幾乎全部遭受殺戮,大部分
清真古寺 也被夷為平地。
喀山汗國 18世紀時,喀山發展成為重要的行政、貿易、工業和文化中心。
古代韃靼族 進入歐洲 蒙古興起後,
韃靼部落 被蒙古所滅,隨後跟隨成吉斯汗西征歐洲,15萬大軍的蒙古鐵蹄橫掃歐亞大陸。13世紀中,成吉斯汗孫子拔都征服基輔-羅斯,在那塊地盤上建立起金帳汗國(GOLDENHORDE,即欽察汗國),從此開始了對俄羅斯240年的統治。蒙古人重用北方商貿重地羅夫哥羅德和莫斯科,而基輔這種基本上由遊牧
斯拉夫人 組成的鬆散組合,慢慢被莫斯科
大公國 代替。金帳汗的統治者們並不熱心於建立一個真正的國家,也許因為他們自己是遊牧民族,征服比國家更重要在文化宗教上,更拿不出可用以控制臣民們思想的東西,他們所熱心的是向被征服者收稅,收糧食和珠寶 ,自己住在南方的帳篷里,酒林肉池,他們任命一些小公國的王子為地方官員,為他們執行統治任務,定期徵兵繳稅繳實物,如此而已。要說蒙古人的貢獻,那就是他們所施行的制度,成了日後
俄羅斯帝國 封建農奴制度的雛形,並且將一些鬆散的小公國統一成單一的莫斯科大公國,而這個日益強大的大公國卻逐漸變成金帳汗國可汗們的惡夢。為金帳汗國收稅的第一任大收稅官“錢袋子伊凡”
伊凡一世 ,忠心耿耿為金 帳汗國收稅一輩子,他的孫子伊凡三世卻開始對抗蒙古人,不再繳稅,並且於1380年在
頓河 大敗蒙古軍隊。直至伊凡家族的第六代,出了個
伊凡大帝 ,1479年在
奧卡河 戰役中徹底打垮可汗
阿合馬 ,結束了蒙古人的統治。 由於蒙古人被打敗,原先他們占領的奧卡河-伏爾加河地區則被俄國人占領,這樣,使俄國的版圖向東擴了一大片,並為以後沙皇
伊凡四世 越過烏拉爾山向東擴張給予了水路方便。
俄國吞併 15世紀末期,韃靼人在俄羅斯的統治歷史結束了,但是,韃靼人的歷史並沒有結束。以前說過,韃靼族是蒙古人的一個部落民族,在蒙古統治消亡後,韃靼人分兩路留在了俄國。一路是原先與俄國上層有過聯姻關係或其他密切關係的韃靼人,他們說土耳其話,繼續對俄國的政治軍事活動產生影響。在俄國歷史上不少著名的家族都是韃靼人後代,像打敗拿破倫的
庫圖佐夫 ,“沙皇的爸爸”
鮑里斯 。戈東諾夫和著名哲學家沙阿達耶夫等。另一支韃靼人,也是大多數韃靼人,在金帳汗國發生內訌時宣布獨立,脫離了蒙古人,在伏爾加-卡馬河一帶留了下來,自成喀山汗國。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有50%居民是韃靼人後代 ,他們仍舊保留著獨有的生活習俗。19世紀後,有一部份韃靼人遷移至我國新疆,稱“塔塔爾族”,有4千多韃靼人在那裡生活,俄羅斯帝國從16世紀起,開始沿伏爾加河以東,翻越烏拉爾山,向東擴張。最先滅掉的就是韃靼人的“喀山汗國”。1552年,伊凡四世以“保衛東正教”為名,驅使俄國士兵攻打“不信上帝的喀山人”, 經過七周的浴血對抗,喀山汗國被俄國人占領,城中全部男人被殺,婦女兒童淪為農奴。自此韃靼人的政權全部消失。
韃靼斯坦 韃靼人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另有一些人信東正教。韃靼本是一蒙古部落的名稱。13世紀蒙古西征後,尤其是在金帳汗國,許多民族都自稱韃靼。16世紀後,這些歐洲的突厥人長期與
蒙古人 雜居,同化了部分蒙古人以及當地其他民族,形成韃靼人。喀山汗國、克里木汗阿斯特拉罕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就是韃靼人建立的封建國家。16世紀中葉以後這些汗國陸續被俄國征服。十月革命後在喀山地區建立了韃靼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20年5月27日),屬俄羅斯聯邦。韃靼人主要從事農業,該共和國盛產石油,曾有“第二巴庫”之稱。位於
東歐平原 東部、伏爾加河中游地段、俄羅斯中央地區和伏爾加河流域地區的結合部。面積6.8萬平方公里,人口365.8萬(1990年),首都喀山。有韃靼人、俄羅斯人、
楚瓦什 人和莫爾多瓦人等。其中50%居民有韃靼人血統,
列寧 的祖母也是韃靼人。今天,人口110萬的喀山是俄韃靼共和國首都,以水陸交通樞紐和機械製造、化學工業而聞名。此外,喀山還擁有生產“米”系列直升機的喀山航空設計製造綜合體。
韃靼族 社會 韃靼人在各個汗國境內都發展到一種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貴族階層保持其政治和軍事領導地位,到俄羅斯統治時代仍無改變;平民中的明顯階級分別是商人和農民。以
喀山汗國 為例,政府首腦是喀山汗,他的部分家族成員納入俄羅斯貴族行列,這些都是根據16世紀雙方直接協定而定的。韃靼人社會內部這種階層畫分形式,一直延續到俄羅斯革命才告終結。
自9世紀至15世紀期間,韃靼人的經濟活動變得以農牧業混合為主,迄今仍是這樣。韃靼人還發展了手工業傳統,有木器、陶器、皮革製品、布疋、金屬器皿等。他們還以善於經商著稱。
在18∼19世紀時,他們在不斷擴張中的
俄羅斯帝國 範圍內獲得有利地位,在新獲得的中亞領土上充任商業代理人和政治代理人、教師、乃至行政官吏。
原蘇聯共有六百多萬韃靼人,分喀山韃靼人、
克里米亞韃靼人 、
西伯利亞韃靼人 等很多種,是今俄羅斯聯邦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國新疆境內的稱
塔塔爾族 ,他們大多是遜尼派穆斯林,少數改信東正教(稱楚瓦什人,主要在俄聯邦楚瓦什共和國境內),還有部分信原始的薩滿教。大約有150萬喀山韃靼人仍然生活在窩瓦河地區及
烏拉山 地區。構成韃靼共和國人口的半數左右。他們現被稱為窩瓦韃靼人,並且是韃靼諸群體中最為富有、產業工人中最為先進的一支。大約100萬或更多的韃靼人居住在
哈薩克 和中亞地區;西伯利亞的韃靼人散居於該地區西部,人數僅10萬左右。
文化傳統 語言文字 韃靼族有631.7萬(1979年),占當時全蘇人口2.4%。韃靼族是俄羅斯韃靼自治共和國的基本居民(164.2萬人),其餘分布在巴什基爾、彼爾姆、阿斯特拉罕、哈薩克、中亞和西伯利亞等地。根據歷史、住地、生活習慣等特點,韃靼人分為喀山韃靼人、阿斯特拉罕韃靼人、克里木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等。韃靼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基普查克語支,古代文字用阿拉伯字母,1927年改用拉丁語,1939年又改用俄文字母。
住宅 烏拉爾 地區韃靼族的傳統住宅是用圓木柱架成的壁桁式木屋,牆上繪有各種色彩艷麗的壁畫。阿斯特拉罕韃靼人較多地保持著草原畜牧業的傳統特點,夏季住帳篷。男女喜愛穿肥大襯衫和燈籠褲,外罩無袖長袍。男子戴繡花小圓帽;婦女戴絲絨小帽和各色頭巾,並喜歡佩戴金屬胸飾。民間口頭創作形式多樣,長篇歷史傳說深受民眾歡迎。建築藝術和裝潢藝術保持著許多民族特色。農業以生產穀物(小麥、燕麥)為主。
歷史名城 喀山位於卡贊河與伏爾加河的交匯處,如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樣,伏爾加河也哺育了俄羅斯族以及包括韃靼人在內的眾多民族,大約至少4萬年前,這裡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遺蹟了。而喀山的歷史則可以上溯到1000年前,大約11世紀初,當時統治卡贊河流域伏爾加-保加爾公國為了抵禦外敵入侵,在卡贊河的東岸的一個山坡上修建了一座木質的關隘,這也就是喀山的雛形。
在韃靼語中,“喀山”的意思就是“大鍋”,這是因為當時這座城堡的形狀如同一個倒扣著的大鍋而得名。與此同時,伊斯蘭教也傳入韃靼人居住的地區,在此後的一千年間,儘管這塊土地幾經易主,但韃靼人的信仰始終沒有改變。
13世紀初,蒙古人的鐵騎宣告了伏爾加-保加爾公國的滅亡,這個當時東歐最強大的政權,在蒙古騎士的鐵蹄下,頃刻間土崩瓦解。
1242年,一個西至多瑙河、東至額爾齊斯河的幅員遼闊的蒙古國家——金帳汗國宣告成立。兩百年之後,內訌不止的金帳汗國終於分裂成為若干個小汗國,其中之一,就是韃靼貴族於1438年建立的喀山汗國。而與此同時,在西方一千公里外的地方,一個名為莫斯科公國的國家也開始悄悄的崛起,由此揭開了韃靼人與俄羅斯人之間一場持續100多年的戰爭。
喀山克里姆林宮 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中葉,俄羅斯人同韃靼人之間的連年征戰,互有勝負,韃靼人曾俘虜御駕親征的莫斯科大公,而俄羅斯人也曾經一度占領喀山城。
直到1530年,一個名叫伊凡的俄羅斯王子的降生,改變了這一切,他就是後來的第一位俄羅斯沙皇——伊凡四世。伊凡出生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喀山王妃伊琳娜從夢中驚醒,驚魂未定的她對喀山汗說:“莫斯科出生了一位皇子,他有兩幅牙齒,一幅會吃掉我們韃靼人,另一幅則會吃掉莫斯科公國”。
1548年,年僅18歲的伊凡加冕為俄羅斯的君主,並改稱沙皇,莫斯科公國也從此改稱沙皇俄國。這位以暴戾和智慧而著稱的年輕人,被後人稱為“伊凡雷帝”。正是他,宣告了俄羅斯人與韃靼人之間這場百年戰爭的終結。
1552年,22歲的伊凡率領15萬大軍和150門大炮渡過了喀贊河,在喀山城下同韃靼人展開血戰。韃靼人退回城內死守,伊凡雷帝下令堅壁清野,切斷水源,欲不戰而勝。然而十天、二十天過去了,韃靼人依舊生龍活虎,令伊凡雷帝百思不得其解,最終一個韃靼人的叛徒道出其中秘密:韃靼人在城內的水塔下修建了一條密道,通往數百米之外的喀贊河。伊凡雷帝立即下令集中火力炸毀水塔,然後對喀山城發起強攻。幾天之後,喀山淪陷,喀山汗國這個韃靼人的政權,也就此滅亡。
今天的喀山,是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都,在過去一千年中積澱下來的歷史遺產,使喀山與莫斯科、聖彼得堡並列為全國僅有的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