鞸

鞸念bi,刀劍柄上或鞘上近口處的裝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鞸
  • 拼音:bì
  • 聲母:b
  • 部首:革部 
基本信息,漢語字典,字源字形,康熙字典,

基本信息

部首筆畫:9筆
筆畫:10劃 總筆畫數:19筆
筆順:橫豎豎橫豎折橫橫豎豎折橫橫橫豎豎橫橫豎
簡要解釋:
古同“韠”:“端委鞸帶。”
bǐng
古同“鞞”:“鞸琫有珌。”
  • 五筆86:AFJF
  • 五筆98:AFJG
  • 五行:水
  • UniCode:U+97B8
  • 四角號碼:46554
  • 倉頡:TJWTJ
  • GBK編碼:ED53
  • 規範漢字編號:

漢語字典

[①][bì]
[《廣韻》卑吉切,入質,幫。]
亦作“2”。
古代朝覲或祭祀時遮蔽在衣服上的一種服飾。後亦借指朝服。
[②][bǐng]
[《古今韻會舉要》補鼎切,上迥]
同“1”。
刀劍鞘。參見“2琫”。

字源字形

鞸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字部】鞸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1
《廣韻》𤰞吉切《集韻》壁吉切,音畢。《集韻》本作韠。詳韋部韠字注。 又《集韻》簿必切,音邲。同。詳字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