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笞巨嘴鳥(鞭笞鵎鵼)

鞭笞巨嘴鳥

鞭笞鵎鵼一般指本詞條

鞭笞巨嘴鳥是鴷形目巨嘴鳥科巨嘴鳥屬鳥類。體長60-70厘米,較瘦小;喙粗壯,幾乎相當於體長的1/3;腳趾兩隻在前,兩隻在後。虹膜為褐色,眼睛周圍為一個天藍色的圓圈,圓圈的外面為黃色;羽色大多以黑色為主;臉頰下方、喉部和上胸部純白色;肛門附近的羽毛呈大紅色;喙顏色主要為橙黃色,基部有一條黑色的豎斑紋,上喙的端部有一個圓形的黑斑。

鞭笞巨嘴鳥分布於南美洲的蓋亞那、巴拉圭、玻利維亞、阿根廷北部,以及巴西的北部、東部和南部一帶。棲息於熱帶雨林中。喜歡成群活動,常常成群結隊地棲居在大樹頂上。雜食性,主要植物的果實、種子等為食,也吃昆蟲、鳥卵和雛鳥等。在樹洞中營巢,每窩產卵2-4枚,白色。孵化期為15天左右。雛鳥為晚成性。

鞭笞巨嘴鳥因黑色的羽翼、亮橙色的喙而聞名於世。

基本介紹

  • 外文名:Toco Toucan
  • 別名:鵎鵼、鞭笞鵎鵼、巨嘴鳥
  • 中文學名:鞭笞巨嘴鳥
  • 拉丁學名:Ramphastos toco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鴷形目
  • :巨嘴鳥科
  • :巨嘴鳥屬
  • :鞭笞巨嘴鳥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Müller, 1776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鞭笞巨嘴鳥的體長60-70厘米,但身體顯得比較瘦小,一張大嘴又粗又壯,長度為17-24厘米,寬度為5-9厘米,幾乎相當於體長的三分之一。它的虹膜為褐色,眼睛周圍為一個天藍色的圓圈,圓圈的外面為黃色。羽色大多以黑色為主,只有臉頰下方、喉部和上胸部形成一片大大的純白色區域,另外肛門附近的羽毛呈大紅色。它的嘴的顏色主要為橙黃色,非常鮮艷,嘴的基部有一條黑色的豎斑紋,上嘴的端部則有一個橢圓形的黑斑,使整個身體組成了一幅色調調和而又多彩的美麗圖畫。它的腳趾兩隻在前,兩隻在後。
鞭笞巨嘴鳥儘管嘴巴的體積很大,但是其重量很輕,還不到30克。這個巨嘴的嘴骨的構造很特別,它並不是一個緻密的實體,而是上下兩片均為一層薄而輕的硬殼,中間貫穿著極為纖細的、多孔隙的海綿狀骨質組織,間隙里充滿了空氣,猶如蜂巢一樣,所以雖然看來像是沉甸甸的,實際上卻很輕,因此它在活動時絲毫沒有感到沉重的壓力。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地雨林中,有時會出現在鄰近有稀疏樹木的空曠地上。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很少看到它們的蹤影。

生活習性

鞭笞巨嘴鳥喜歡成群活動,常常成群結隊地棲居在大樹頂上,昂著頭高聲鳴叫,聲音粗厲,嘶啞低沉,似“鵎空、鵎空……”的聲音,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到,因此它又被叫做“鵎鵼 ”。但不管玩耍時如何歡樂,卻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總是有一隻鞭笞巨嘴鳥像哨兵一樣守衛在群體的四周,以防敵害的突然襲擊。鞭笞巨嘴鳥雖然與其他攀禽一樣,具有兩前兩後的4個腳趾,但它在樹上活動時,不是攀援向前,而是不斷跳躍前進。在地面上活動時,兩隻腳則劈得很寬,很笨拙。
由於鞭笞巨嘴鳥的嘴和身軀的比例很不相稱,像鐮刀一樣的嘴似乎很重,以至於使它的行動變得十分笨拙,其實,這個巨大的嘴不僅沒有成為鞭笞巨嘴鳥的負擔,而且恰恰相反,它在活動的時候卻顯得泰然自若、毫不費力,特別是在鑿木的時候更顯得十分靈活,或者用尖端上具有逆鉤或分叉的舌頭來鉤取樹幹上的昆蟲, 或者一邊取食樹上的野果,一邊輕鬆自如地整理羽毛,上下左右,舉仰自如。
主要以植物的果實、種子等為食,進食的習慣也十分奇特。它總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起一塊,然後仰起脖子,把食物高高地向上拋起,再張開大嘴,準確地將食物接入喉嚨里,而不必經過它那長長的大嘴,通過這種方式大大地簡化了進食的過程。鞭笞巨嘴鳥還喜歡捕捉昆蟲為食,有時也掠奪一些小型鳥類的巢穴,吃掉巢中的卵或雛鳥。它特別對捕食白蟻有特殊的嗜好,每當白蟻的巢穴崩坍時,它就會立即趕來,總是要將全巢的白蟻舔個精光才離開。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法屬蓋亞那、蓋亞那、巴拉圭、秘魯和蘇利南)。
鞭笞巨嘴鳥(鞭笞鵎鵼)
鞭笞巨嘴鳥分布圖

繁殖方式

鞭笞巨嘴鳥以樹洞為巢,鐘愛的洞為木質良好、開口寬度剛好使成鳥鑽入,洞深17厘米-2米。 若樹幹根部附近若有合適的洞穴,也會吸引通常營巢於高處的鳥將巢營於近地面處。—次產2-4枚卵。光滑白蛋即堆於未襯裡的穴中,大約16天孵化;孵出的雛鳥全身赤裸,至少須經3個星期才能睜眼,孵後雛鳥則需要50天以上,幼鳥此後便獨立棲息於葉簇中開始過自己的生活。

亞種分化

鞭笞巨嘴鳥(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1
鞭笞巨嘴鳥指名亞種
Ramphastos tocotoco
2
鞭笞巨嘴鳥阿根廷亞種
Ramphastos tocoalbogularis

種群現狀

對瀕危鞭笞巨嘴鳥進行本地調查和生態生物學研究是實施有效保護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其中包括棲息地現狀調查、種群數量調查、繁殖生態調查、取食生態調查、種群生存力分析和行為學研究等。保護和挽救瀕危野生雉類,普遍採用的主要有兩個方法。
一是就地保護,在它們的原產地建立自然保護區,有效地保護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使它們在自然狀態下休養生息,恢復發展。
二是遷地保護,通過人工馴養和繁殖,擴大瀕危雉類的種群數量,保存瀕危物種的基因,形成人工種源。在適宜的條件下,將人工繁殖群體釋放到該物種的原分布區內,使之重新適應野外環境並存活下來的再引入工作,是恢復和擴大瀕危物種的野外自然種群的另一個重要途徑。
嚴格控制野生雉類的濫捕亂獵和市場交易也是保護瀕危雉類的有效途徑之一。另外,對當地居民進行素質教育和野生動物保護宣傳也能收到良好的保護效果。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