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石入海

鞭石入海

鞭石入海是一個典故。出自《藝文類聚》中的《三齊略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鞭石入海
  • 類型:詞語
  • 出自:《藝文類聚》中的《三齊略記》
  • 讀音:bianshirenhai
成語典故
秦始皇站在琅琊山東麓的一個石台上,瞭望著遠方煙波浩淼的大海,又環顧海灘上的嶙嶙亂石,心裡盤算著:已經停工三天了,下一步該怎么辦呢?
原先,他派齊人方士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從琅琊乘船入海,去東海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尋求長生不死之藥,可是這幫人一去再也不回,杳無訊息。他大失所望之後,就與方士韓冬、侯公、石生等人商議,決定在琅琊山東邊的海面上架起一座30里長的石橋,一為到東海深處去尋找徐福的下落,二為可直接到仙山上去尋求長生不老藥,三為到海上去觀賞日出的勝景。於是調集10萬民夫,上山採石,下海築橋,在皮鞭鐵蹄驅使下日夜趕工。可是海面風大浪猛,剛磊起一段,就被沖塌,民夫不知淹死了多少,工程卻毫無進展。始皇只好下令暫停,另想別的辦法。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韓冬侯公石生三人陪著一位老者來到面前。三人稟告,他們把師傅從深山裡請來了。始皇打量來者,鶴髮童顏,銀須飄灑,精神矍鑠,一副仙風道骨,問道:“道長可有架橋良方?”老道微微一笑,說:“小事一樁耳。大王只需讓民夫把石頭運到海邊,不要一人入海,我自能架起長橋。”原來這老道是個神人,久居海邊山中,與海神有很深的交情,他事先已與海神約定,由海神指揮蝦兵蟹將幫忙架橋。秦始皇十分高興,坐在山坡上察看工程進度。只見那老道手執一根長大的皮鞭,驅趕著一塊塊方石,乖乖地移到海水裡去,有些石頭行動遲緩,他就揮鞭猛抽,以至於好多石頭被抽打得淚水直流,鮮血崩濺。那些石塊呻吟著進入海水,海面上泛出片片血泊。但一到水中,便自動似的築成橋墩,架起橋板,圍作欄桿。隨著噼里啪啦的皮鞭聲,一批批石頭流淌著血淚,踉踉蹌蹌奔入海中,石橋一天天加長,始皇心裡一陣陣喜悅。
不久30里長橋架設完畢,站在海邊橋頭,竟然望不到盡頭。秦始皇龍心大悅,重獎道長,道長一高興,就說出了海神暗中幫忙的實情。始皇非要面見海神,海神讓老道回話說,他形貌醜陋,不便見人,若非要見,大王必須只身前往,以免在眾人面前現形丟醜。始皇表面答應了他的條件,卻派一些隨從、畫匠暗暗行事,以便把海神與他會面的情景描繪下來。到了石橋的另一端,海神發現暗中有人,就惱怒地說:“大王欺騙了我,你趕快回去吧!”一陣驚濤駭浪,就無影無蹤了。這時只聽橋上橋下的石頭悽慘地哭號起來,一塊石板張開大嘴斥責道:“大王只顧個人長生不死,命10萬人搬石入海造橋,多少人屍橫荒山,多少人葬身魚腹!又讓妖道用皮鞭驅趕我等入海,遍體鱗傷,疼痛難忍,你卻全然不顧。現在我們不幹了!”只聽嘩啦哐啷一陣巨響,30里長橋先後坍塌了,幸虧秦始皇馬快,連蹦加飛逃上岸去,可憐畫匠隨從們都沉入了大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