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掃燈花 是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和漢調二簧淨、旦行的表演特技。有鞭掃燈花和“紙擺子”(把紙擰成繩子一樣的條子)掃燈花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鞭掃燈花
內容介紹,主要角色,作品賞析,演出狀況,
內容介紹
鞭掃燈花;《太和城》中的孫武子與《黃河陣》中的聞仲用此技。前者是表現孫武子得勝後的興奮情緒;後者是表現聞仲盛怒與神威,二者都有烘托舞台氣氛、增強演出效果的作用。其表演法是:先用黃表紙在鞭梢紮成約四寸多長的紙花,然後加足燈油,拉長燈捻(用紙裹香做成),使其多出燈花。演員(聞太師)在兵卒下場後,跨右腿,左轉身,躦步,左前弓後箭,面向觀眾,對著舞台左前角吊的油燈,在打擊樂[腳底風]伴奏中,雙鞭從下向上,反手交叉挽面花,雙鞭梢前面的紙花,反覆掃向燈捻上所結的燈花,使其擴散,灑向空中。接著,跨左腿,右轉身躦步,右前弓後箭,面向觀眾,對著吊在舞台右前角的油燈,動作要求與鑼鼓經同上,只是方向不同。接著,舞一套雙鞭,在[倒四錘]中,到舞台右前角扎勢亮相。這時,舞台空間火星閃閃,四下飄落,忽明忽暗,撲朔迷離。靠近演員亮相的那盞燈,因燈花被掃掉而燈光由暗轉亮,使觀眾清晰地看到演員面部的表情與眼神。
主要角色
“紙*(左扌右要)子”掃燈花:《二敢子打架》中的賣藝女用此特技。顯示賣藝女武藝非凡。其表演方法是;將白防風紙裁成三、四寸寬的條子,粘成一條長約一丈的紙帶(即“紙擺子”),捲起來,演員掖在腰間,上場表演時取出抖展開,像舞動長水袖和綢練那樣,依次掃向舞台前邊懸吊著的五盞燈。一時間,舞台上白練飄動,流光溢彩,觀眾陣陣喝彩。西府秦腔藝人王彥魁、魏甲合,同州梆子藝人王麥才,西安和家彥等,都擅長此技。
作品賞析
掃燈花,在添油、撥捻子、結燈花、掃燈花上,均需掌握好時間,恰到好處,配合默契,才能顯示出技巧的高超。
演出狀況
舊時演出用清油燈照明,用此特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照明條件的改變,此特技已無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