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志上卷

鞍鋼志上卷

《鞍鋼志上卷》是鞍鋼史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鞍鋼志上卷
  • 作者:鞍鋼史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1991年12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鞍山鋼鐵公司的生產技術、基本建設情況以及科技研究情況。

作品目錄

封面
鞍鋼志 1916-1985/上卷
鞍鋼志 1916-1985 上卷
著作權頁
鞍鋼史志編纂委員會
《鞍鋼志》(上卷)編撰人員
序言
凡例
目錄
鞍鋼地理位置圖
鞍鋼廠區平面示意圖
鞍鋼礦山一瞥
沙河
鞍鋼廠區
鞍鋼廠區原始地貌
附圖
西鞍山原始地貌(1919年)
大孤山原始地貌(1918年)
資料圖片
鞍鋼生產指揮中心——大白樓(1985年)
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親切接見老英雄孟泰(1960年5月50日)
毛澤東主席就“三大工程”開工寫給鞍鋼全體職工的賀信(1953年12月24日)
毛澤東主席批示《鞍鋼憲法》手跡(1960年5月22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視察鞍鋼(1962年6月12日)
周恩來總理為鞍鋼“三大工程”開工題詞(1953年12月21日)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為鞍鋼全體職工的題詞(1953年9月23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劉少奇視察鞍鋼(1955年11月8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董必武和中共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林楓視察鞍鋼(1959年6月5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彭沖視察鞍鋼(1978年9月18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陳雲視察鞍鋼(1957年)
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司令員李德生視察鞍鋼(1978年8月18日)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慶齡視察鞍鋼(1953年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視察鞍鋼後在鞍鋼職工大會上作動員報告(1958年9月24日)
中共中央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鄧穎超視察鞍鋼(1962年6月12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視察鞍鋼後賦詩手跡(1965年10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真視察鞍鋼(1959年5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視察鞍鋼
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視察鞍鋼(1983年3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視察鞍鋼(1985年3月16日)
重工業部部長王鶴壽在鞍鋼“三大工程”開工典禮上為先進人物發獎(1953年12月26日)
冶金工業部副部長呂東視察鞍鋼(1958年8月)
中共中央委員、冶金工業部部長唐克視察鞍鋼(1982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司令員李德生、中共中央委員、冶金工業部部長李東冶,中共中央委員、機械工業部部長周建南和中共遼寧省委第一書記郭峰等視察鞍鋼(1984年7月8日)
中共中央委員、中共遼寧省委第一書記任仲夷.省委書記沈越視察鞍鋼(1981年)
冶金工業部部長戚元靖視察鞍鋼
中共遼寧省委書記全樹仁視察鞍鋼
遼寧省省長李長春視察鞍鋼(1985年11月2日)
圖片
東鞍山腳下的鞍山驛堡遺址(明萬曆六年重修。攝於30年代)
東鞍山鐵礦原貌(1917年)
弓長嶺鐵礦採礦所(1954年)
王家堡子鐵礦豎井(1957年)
弓長嶺鐵礦第二礦區(1938年)
鞍山制鐵所第1、2號高爐(1918年)
鞍山制鐵所第1號高爐奠基儀式(1917年)
鞍山制鐵所焦爐生產(1921年)
鞍山制鐵所選礦工場(1925年)
鞍山制鐵所燒結工場(1928年)
昭和制鋼所制鋼工場(1935年)
昭和制鋼所的鋼片生產(1935年)
昭和制鋼所薄板工場(1936年)
昭和制鋼所動力工場(1937年)
昭和制鋼所首山水源地(1936年)
溥儀巡視昭和制鋼所(1936年6月25日)
1916年-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對鞍山鐵礦資源進行了瘋狂掠奪.圖為王家堡子礦開採後的遺蹟(1937年)
經濟衰退時鞍山制鐵所積壓的大批生鐵(1929年)
苦難的中國勞工(1935年)
在日軍監視下敷設鞍山-弓長嶺鐵路線的中田工人(1934年)
弓長嶺鐵礦童工(1938年)
中國共產黨接收鞍山鋼鐵廠初期的負責人——柴樹藩
鞍山鋼鐵廠之印鈐(1948年)
鞍山解放時,鞍鋼巳成一片廢墟。右上為被炸毀的4號高爐;下為被折卸一空的第二制鋼工場;左上為廠區與住宅區(1948年)
鞍山市政府、鞍山衛戍司令部關於接收鞍鋼的布告(1948年4月)
修復中的鞍山鋼鐵廠(1948年12月)
鞍鋼開工紀念章
1949年7月9日,鞍鋼舉行盛大的開工典禮。圖為工人民眾走向大白樓前的會場
東北行政委員會主席林楓在鞍鋼開工典禮上講話(1949年7月9日)
鞍鋼經理李大璋在煉鐵廠1號高爐砌磚典禮上講話(1949年6月2日)
工人獻交器材(1949年1月)
修復焦爐(1949年)
自1952年起,鞍鋼開始大規模進行地質資源勘察。圖為勘探隊員在野外作業
蘇聯專家幫助中田設計人員設計圖紙(1953年)
鞍鋼著名勞動模範孟泰(1950年)
鞍鋼著名勞動模範張明山(1952年)
全田各地支援鞍鋼的物資(1953年)
1952—1955年,國家分配給鞍鋼數千名大學生.圖為化工總廠女見習技術員
鞍鋼“三大工程”開工典禮會場.右上角為“三大工程”開工紀念章(1953年12月26日)
鞍鋼代總經理華明在工程驗收簽字儀式上講話(1953年12月)
由國家郵政部門發行的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及自動化高爐等3枚特種郵票(1954年)
大型軋鋼廠軋出第一根圓鋼坯(1953年11月)
無縫鋼管廠軋出我國第一根無縫鋼管(1953年10月)
煉鐵廠7號高爐流出第一爐鐵水(1953年12月)
由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大石橋鎂礦鎂磚車間建成投產(1957年12月25日)
我國第一座自動化高爐——煉鐵廠8號高爐建成投產(1955年5月11日)
萬能工具胎的發明者——王崇倫(1954年)
金屬結構工程公司的技師、技術員和工人在一起切磋技藝(1953年)
由鞍鋼自行設計和由我國自製設備的大型軋板廠——第二中板廠正在熱試軋(1957年12月)
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1958—1960年曾在鞍鋼工作)
鞍鋼開工10周年(1949—1959年)紀念章
鞍鋼自行設計施工的煉鐵廠10號高爐(1958年)
鞍鋼經理袁振為第三煉鋼廠20號平爐建成剪彩(1958年6月1日)
鞍鋼與鞍山冶金建築總公司領導參加弓長嶺鐵礦破土動工儀式(1958年6月10日)
50年代後期,鞍鋼大批鋼材支援全國各地。圖為在大連港等待裝船外運的各種鋼材
新建的化工總廠第5煉焦車間(1960年1月)
為避免廢料污染河水,淤積河道和占用農田,鞍鋼修建了一條8.5公里長的管道,將燒結總廠的尾礦排放到尾礦池(1964年)
“電機華佗”宋學文(1965年)
煉鋼能手李紹奎(1965年)
開發齊大山鐵礦(1969年)
建設中的11號高爐(1971年)
建設中的煉鐵廠新7號高爐(1977年)
給水廠北大溝污水處理工程(1985年)
半連續軋板廠改造工程(1985年)
第二煉鋼廠1、2號小方坯連鑄機基礎工程(1985年)
第三煉鋼廠3號轉爐工程(1984年)
滑模砌築煙囪新工藝.圖為施工中的耐火材料廠活性白灰工程
制氧工程(1985年)
鞍鋼開工35周年(1949—1985年)紀念章
大孤山鐵礦采場
弓長嶺鐵礦井下礦
井下鐵礦石開採
齊大山鐵礦與齊大山選礦廠鳥瞰
眼前山鐵礦鳥瞰
礦山研究所參加研製的國產牙輪鑽機
大孤山鐵礦機械化露天採礦
東鞍山鐵礦皮帶運輸通廊
甘井子石灰石礦
弓長嶺選礦廠內景
齊大山選礦廠強磁選礦系統
土城子石灰石礦
大孤山選礦廠遠眺
瓦房子錳礦煉錳鐵高爐
燒結總廠鳥瞰
燒結機
東鞍山燒結廠
燒結總廠三燒車間機尾電除塵
化工總廠北配煤車間
化工總廠污水生物脫酚工程
出焦
化工總廠鳥瞰
煉鐵廠高爐群
煉鐵廠鳥瞰
出鐵
鑄鐵機鑄鐵
水沖渣
鑄鐵管生產
轉爐出鋼
平爐出鋼
小方坯連鑄
煉鋼鑄錠
轉爐操作
平爐看火
平爐補爐
平爐取鋼樣
第二初軋廠功勳軋機
第一初軋廠英雄軋機
第二初軋廠新型節能加熱爐
大型鋼材生產線
中型鋼材生產線
小型鋼材生產線
半連續軋板廠軋板生產線
半連續軋板廠計算機控制系統
著名勞動模範趙成順
中板廠中板軋機
無縫鋼管生產線
鋼絲繩生產線
異型鋼管生產車間
連續爐焊管生產線
第一薄板廠電焊管生產線
第二薄板廠矽鋼片生產線
冷軋薄板生產線
50公斤重軌
汽車輪輞鋼
603特厚鋼板
深沖冷軋板
三角股鋼絲繩
雙層鑄鐵管
12—27球扁鋼
鍍鋅管
電鏟用鋼絲繩
平爐用鎂鋁磚
耐火材料廠隧道窯
耐火磚生產
車制軋輥
電氣設備修理
機械製造公司2500噸水壓機
大型齒輪加工
15米車床
礦山機修廠鳥瞰
發電廠鳥瞰
供電廠電網
給水廠儲水池
燃氣廠煤氣輸送管線維護
氧氣廠制氧機空分塔
運輸部靈山調車場
運輸部機車廠車庫一角
無縫石油管稱重測長系統
半連續軋板廠水幕冷卻裝置
鋼鐵研究所彩色塗層鋼板生產線
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大型電子螢幕
設計研究院製圖室
鋼鐵研究所大型透射電子顯微鏡
科技館
技術表演賽
總述
第一章 自然、社會環境
第一節 地理條件
第二節 資源及社會狀況
第二章 歷史沿革
第一節 鞍山地區的古代冶鐵
第二節 日本帝國主義對鞍山鋼鐵資源的掠奪
第三節 國民黨政府接收期間的鞍山鋼鐵有限公司
第四節 解放後鞍山鋼鐵公司的發展
第三章 企業基本狀況
第一節 領導體制及組織機構
第二節 職工隊伍
第三節 固定資產及生產設備
第四節 生產能力
第五節 主要產品產量、品種、質量及技術經濟指標
第四章 地位、作用與貢獻
第一節 鞍鋼的重要地位
第二節 主要作用與貢獻
大事記
大事記(1916—1985)
專業志·上
第一篇 基本建設
概述
第一章 總體規劃
第二章 勘察設計
第三章 基建施工
第四章 投資與供應
第五章 施工隊伍
第六章 基本建設工程
第七章 技術改造工程
第八章 民用設施建設
第二篇 生產技術
概述
第一章 採礦
第二章 選礦
第三章 燒結、團礦
第四章 焦化
第五章 煉鐵
第六章 煉鋼
第七章 軋鋼
第八章 軋輥、鋼錠模
第九章 鑄管
第十章 耐火材料
第十一章 機械製造與電氣修造
第十二章 動力
第十三章 運輸
第十四章 建築材料與綜合利用
第三篇 科技研究
概述
第一章 科研體制
第二章 科技規劃與管理
第三章 采、選礦科研
第四章 冶金科研
第五章 機修、動力、運輸科研
第六章 自動化科研
第七章 設計研究
第八章 情報研究與技術引進
第九章 “兩革一化”
圖片資料供稿人員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