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秉乾

靳秉乾是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沙腰村人,1913年出生在一戶中農家庭,家裡有40來畝土地,生活比較富裕。他從小就隨父母下田幹活,樣樣農活都很精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靳秉乾是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沙腰村人
  • 別名:靳秉乾是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沙腰村人
  • 主要成就:家裡有40來畝土地
靳秉乾是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沙腰村人,1913年出生在一戶中農家庭,家裡有40來畝土地,生活比較富裕。他從小就隨父母下田幹活,樣樣農活都很精通
抗日戰爭爆發後不久,八路軍在靳秉乾的家鄉周圍建立了沁南抗日根據地。在黨和抗日政府的教育下,靳秉乾的思想覺悟有了很大提高,認識到:共產黨是為老百姓服務的,八路軍是堅決抗日的部隊,這樣的部隊應該擁護和支援。於是,八路軍開到他的家鄉後,他主動捐出糧食20石,送到了部隊。
1943年,抗日根據地進入了極為困難的時期,為了戰勝困難,爭取抗戰勝利,當地抗日政府號召農民組織起來,生產自救。沙腰村在靳秉乾的組織下,成立了第一個生產互助組,這個互助組共有5戶人家,除靳秉乾外,其餘4戶人家都是沒糧吃、沒耕地、沒農具、沒耕牛的貧苦人家。在靳秉乾的幫助下,這4戶人家都有了新開墾的土地,秋後有了收成,渡過了難關。
靳秉乾的互助組取得了好成績,使沙腰村的農民看到了組織起來的好處。1944年春,全村35戶人家,除兩家常年在外,其餘33戶人家全部參加了互助組。靳秉乾家是當地比較富庶的人家,不僅家裡勞力多,耕地多,而且,各樣農具齊全。可他說:組織生產互助組,不分貧富,不分有地無地,只要願意參加互助組的,一律同等對待。因此,參加互助組的有地主、富農和中農以及貧僱農。大家互助互濟,共渡難關。在靳秉乾的帶領下,互助組不僅在農業生產上變工互助,而且,農閒時間,還組織婦女紡花織布,男子上山採藥材。僅1944年冬天3個月時間,村裡的婦女就通過紡花織布,掙了40多石小米,增加了收入,婦女們把這些收入全部交了公糧。
團結起來力量大。1944年,沙腰村糧食產量達到了654.45石,婦女紡線206斤,織布84.5尺,摘蠶繭1310斤,挖藥材1000餘斤。為了改善勞動條件,靳秉乾組織村里男子修通了村裡的東西、南北兩條大路,互助組還買了牲畜、農具,為來年擴大生產奠定了基礎。
靳秉乾帶領的互助組取得的各項成績,引起了全太岳區的轟動,成為太岳區的模範互助組,沙腰村也成為太岳區第四專屬的互助模範村。不僅如此,靳秉乾的家庭也成為太岳區著名的模範家庭。全家人在他的帶領下,和睦共處,團結互助,積極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他在家裡還制訂了生產發家計畫,他負責領導村里組織的互助組,他的大哥負責田地里的活,大嫂負責做飯,年老的母親專門負責照顧孩子們,其餘的婦女們除了做軍鞋,還要參加夏鋤、秋收、紡花織布、養蠶,小孩子除了念書外,課餘時間還要出去拾糞積肥。靳秉乾全家人的生產互助熱情帶動了全村人的生產積極性。
靳秉乾不僅是發展生產的帶頭人,而且是擁軍優屬的積極分子。他領導的互助組無償給抗屬家庭種地,秋後,還給他們送糧食,送柴火。他自己經常多交公糧,僅1944年秋季,他就自願多交公糧43斤。
1945年1月,靳秉乾出席了太岳區第一屆群英會,榮獲“勞動模範”的稱號。同年8月,太岳區召開各界代表會議,選舉出席解放區代表大會的代表,靳秉乾被選為太岳區出席解放區代表大會的12名代表之一。1946年9月,靳秉乾帶頭報名參加開闢晉南新區的工作,離開家鄉到了晉南。1947年1月,他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此後,他參加了開闢晉南解放區的艱苦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他長期奮戰在中條山林業建設事業中,直到1994年病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